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幫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李義府,幹盡壞事,最終還是鬱鬱而終

當年支持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大臣, 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李義府和許敬宗,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李義府, 以後再介紹許敬宗。

李義府這個人, 非常狡猾, 口蜜腹劍, 表面上待人隨和有禮, 跟人說話時總是和言悅色, 面帶笑容, 可他心胸狹窄好嫉妒, 為人狠毒殘忍。 在他當上大官後, 凡是對他言語稍有觸犯者, 都會被他陷害, 結局悲慘, 當時的人都說他笑中有刀, 實在是一個可怕人物。

在唐朝講究出身的風俗下, 李義府出身不算好, 他的祖父只擔任過縣丞。

貞觀八年(634年), 李義府因文章寫得好被劍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薦為門下省典儀, 然後又得到劉洎、馬周的舉薦, 改任監察禦史, 並隨侍晉王李治。

從這一點看, 李義府的仕途不錯, 有人提拔。 有能力不如有機遇, 李義府遇到了機遇, 自然官運亨通了。 李治後來成為皇太子, 李義府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崇賢館直學士。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 唐太宗病逝, 太子李治繼位為皇帝。 一朝君來一朝臣, 這朝不用那朝人。 李治當然會提拔自己的人。 李義府作為太子府的舊人, 改任中書舍人。 永徽二年(651年), 李義府又當了弘文館學士。

此時的李義府, 真是春風得意了, 跟對主子了。 可是永徽六年(655年), 李義府倒楣了, 因為他得罪宰相長孫無忌, 被貶為壁州司馬。

但是狡猾的李義府消息特別靈通, 他被貶的敕書尚未下達門下省, 他就秘密獲知了, 於是他急忙找中書舍人王德儉商量對策。

王德儉給他出了一個主意:“皇帝想立武昭儀為皇后, 但又害怕大臣們不同意, 所以還沒有正式提出。 如果你能推助此事成功, 一定能轉禍為福。 ”

李義府聽後大喜, 就代替王德儉值夜班,

然後趁機叩門上表, 請求廢掉王皇后, 改立武昭儀(即武則天)為皇后。

當時正為此事煩惱的糊塗皇帝李治大喜過望, 召見李義府, 並收回貶官敕書, 將他留居原職。

對於李義府來說, 誰當皇后都一樣, 別說皇帝立庶母當皇后, 就是皇帝立他的親生祖母當皇后,

都不關李義府的事, 只要保證李義府的榮華富貴就行。 至於王皇后的死活, 更不關李義府的事, 李義府沒有那麼多的同情心。

同年十月,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 押對寶的李義府被拜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 封廣平縣男。

從此之後,

李義府成為武則天的嫡系奴才, 他與許敬宗、王德儉、崔義玄、袁公瑜、侯善業等人引為同類, 狼狽為奸, 貶殺大唐的忠臣, 使得武則天一步一步掌握朝權。

顯慶元年(656年), 李義府又升官了, 多了一個職務就是太子右庶子, 進爵廣平縣侯。 人要是官當大了就需要美女了。

這時洛州女子淳於氏因罪被關入大理寺監獄, 據說她犯的罪是因為婚外戀毒殺家人。 李義府聽聞淳於氏貌美無比, 是個難得的大美人, 就暗中指使大理丞畢正義將她釋放, 然後把她接到家裡納為妾室。

對於李義府來說,女人長得漂亮就行,品德無所謂,反正再狠毒也比不過他狠毒,再狠毒的婦人被他管著就不敢放肆了。

大理寺卿段寶玄把這件事據實上奏,李治命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審理此案。李義府怕自己罪行敗露,竟逼大理丞畢正義在獄中自殺,殺人滅口。

皇帝李治雖然知道實情,但想到李義府是他愛妻武則天的寵臣,看在武則天的面子上,沒有追究李義府的罪行。

顯慶二年(657年),武則天升李義府為中書令、檢校御史大夫、太子賓客、河間郡公,並為他修建宅第。

當時的李義府權勢滔天,家中子弟都被有了重要官職。李義府太得意了,他貪婪的本性使他和妻子、子婿大肆賣官鬻爵,把朝廷弄得亂七八糟。

後來李義府因為跟一個有權的大臣爭執不休,讓皇帝李治看著煩,兩個人都貶官到地方任職了。

顯慶四年(659年),李義府又東山再起,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都說武則天和李治打擊士族,提拔寒族,可是也就打擊了長孫無忌一派。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士族在社會上還是受崇敬,而武則天提拔的寒族還想加入士族。李義府就想加入貴族大戶。

李義府自稱出身趙郡李氏,被給事中李崇德列入族譜。他貶官普州時,李崇德覺得他沒有前途了,將他除了族譜,李義府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義府東山再起回朝後,命人羅織罪名,將李崇德下獄。

不幸的李崇德就因得罪了李義府,因為開除了李義府的假冒的族籍,最終被李義府害死,只能在獄中自殺。

龍朔二年(662年),李義府改任司列太常伯、同東西台三品。他奏請皇帝李治,將他的祖父改葬到永康陵側,並而徵調七縣的很多民丁,晝夜不停的運土修墳。

滿朝大臣為了巴結李義府,爭相饋贈奠儀,送葬隊伍綿延七十裡,極盡奢華。李義府家不但活人發了跡,連死人都跟著他沾光。

同年十一月,李治封武則天的親生子皇八子李旭輪(即李旦)為殷王,命李義府兼任殷王府長史。凡是跟武則天有關的重要職務,一定要有李義府的參與。李義府和武則天關係密切,密切地讓李治看著心煩。

一個人不能太囂張,太囂張遲早倒楣,李義府依附武則天,連皇帝李治都瞧不起。但李治也不是好惹的,他最討厭的事就是大臣不把他放在眼裡。

龍朔三年(663年),李義府升任右相,仍舊主持銓選。他在武則天面前奴顏婢膝,出外則肆意亂法,朝廷百官都怕他,但沒人敢說他的過錯。

皇帝李治對李義府很不滿,對他說:“聽說你的兒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你該對他們多加管教。”

李義府臉上勃然變色,很不恭敬地說:“是誰告訴陛下的?”

李治說:“你別問是誰告訴我的,你只說有沒有這種事。”

李義府很生氣,拂袖而去。

皇帝李治很生氣,武則天的寵臣對他這樣沒禮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罰治李義府,讓他知道,皇后雖然厲害,皇帝也不是好惹的。

不久之後,李義府請術士算命看風水。術士說道:“您的宅第怨氣沖天,如果積蓄二千萬錢,可以將怨氣壓制。”

李義府深信不疑,瘋狂地搜刮錢財,還趁哭吊亡母之時,與術士微服出城。

當時的人都說李義府在窺測災異,圖謀不軌。

這時,李義府又向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延索取七百貫,授給他司津監的官職,結果被人告發了。看長孫家已經敗落至此,想當官還要向權臣行賄,真是富貴不出三代啊。

皇帝李治終於抓住李義府的把柄了,當年四月,李治將李義府下獄。不久,李治下詔,將李義府長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其子婿也都遭到流放。朝臣大快人心,都認為除了一害。

武則天看到她的第二任丈夫李治實在是生氣,想想李義府不過是個奴才,沒必要因為他和皇帝生氣。李義府被武則天拋棄了,就象扔掉一張擦過嘴的餐巾紙一樣。

乾封元年(666年),武則天和李治封禪泰山,大赦天下,可是李治實在是討厭李義府,卻不赦免他。李義府很生氣,想到他一直對武則天忠心耿耿,武則天卻忘記了他,於是氣病交加,發病而死,時年五十三歲。

上元元年(674年),李義府的妻子、兒女遇到大赦被赦免,返回洛陽。

如意元年,武則天突然想到李義府對她的輔助之功,追封他為揚州大都督,後賜實封三百戶。

後來李義府的兒子李湛參與了推翻武則天的神龍兵變,讓武則天第一次嘗到別人對她的忘恩負義。

幫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奸臣李義府原不是好人,被武則天利用後,還是被武則天拋棄,最終氣得病故,他害了那麼多條命,用他這一條命來償還,他也算是值了。

李義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多行不義畢自斃!”

對於李義府來說,女人長得漂亮就行,品德無所謂,反正再狠毒也比不過他狠毒,再狠毒的婦人被他管著就不敢放肆了。

大理寺卿段寶玄把這件事據實上奏,李治命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審理此案。李義府怕自己罪行敗露,竟逼大理丞畢正義在獄中自殺,殺人滅口。

皇帝李治雖然知道實情,但想到李義府是他愛妻武則天的寵臣,看在武則天的面子上,沒有追究李義府的罪行。

顯慶二年(657年),武則天升李義府為中書令、檢校御史大夫、太子賓客、河間郡公,並為他修建宅第。

當時的李義府權勢滔天,家中子弟都被有了重要官職。李義府太得意了,他貪婪的本性使他和妻子、子婿大肆賣官鬻爵,把朝廷弄得亂七八糟。

後來李義府因為跟一個有權的大臣爭執不休,讓皇帝李治看著煩,兩個人都貶官到地方任職了。

顯慶四年(659年),李義府又東山再起,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都說武則天和李治打擊士族,提拔寒族,可是也就打擊了長孫無忌一派。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士族在社會上還是受崇敬,而武則天提拔的寒族還想加入士族。李義府就想加入貴族大戶。

李義府自稱出身趙郡李氏,被給事中李崇德列入族譜。他貶官普州時,李崇德覺得他沒有前途了,將他除了族譜,李義府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義府東山再起回朝後,命人羅織罪名,將李崇德下獄。

不幸的李崇德就因得罪了李義府,因為開除了李義府的假冒的族籍,最終被李義府害死,只能在獄中自殺。

龍朔二年(662年),李義府改任司列太常伯、同東西台三品。他奏請皇帝李治,將他的祖父改葬到永康陵側,並而徵調七縣的很多民丁,晝夜不停的運土修墳。

滿朝大臣為了巴結李義府,爭相饋贈奠儀,送葬隊伍綿延七十裡,極盡奢華。李義府家不但活人發了跡,連死人都跟著他沾光。

同年十一月,李治封武則天的親生子皇八子李旭輪(即李旦)為殷王,命李義府兼任殷王府長史。凡是跟武則天有關的重要職務,一定要有李義府的參與。李義府和武則天關係密切,密切地讓李治看著心煩。

一個人不能太囂張,太囂張遲早倒楣,李義府依附武則天,連皇帝李治都瞧不起。但李治也不是好惹的,他最討厭的事就是大臣不把他放在眼裡。

龍朔三年(663年),李義府升任右相,仍舊主持銓選。他在武則天面前奴顏婢膝,出外則肆意亂法,朝廷百官都怕他,但沒人敢說他的過錯。

皇帝李治對李義府很不滿,對他說:“聽說你的兒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你該對他們多加管教。”

李義府臉上勃然變色,很不恭敬地說:“是誰告訴陛下的?”

李治說:“你別問是誰告訴我的,你只說有沒有這種事。”

李義府很生氣,拂袖而去。

皇帝李治很生氣,武則天的寵臣對他這樣沒禮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罰治李義府,讓他知道,皇后雖然厲害,皇帝也不是好惹的。

不久之後,李義府請術士算命看風水。術士說道:“您的宅第怨氣沖天,如果積蓄二千萬錢,可以將怨氣壓制。”

李義府深信不疑,瘋狂地搜刮錢財,還趁哭吊亡母之時,與術士微服出城。

當時的人都說李義府在窺測災異,圖謀不軌。

這時,李義府又向長孫無忌的孫子長孫延索取七百貫,授給他司津監的官職,結果被人告發了。看長孫家已經敗落至此,想當官還要向權臣行賄,真是富貴不出三代啊。

皇帝李治終於抓住李義府的把柄了,當年四月,李治將李義府下獄。不久,李治下詔,將李義府長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其子婿也都遭到流放。朝臣大快人心,都認為除了一害。

武則天看到她的第二任丈夫李治實在是生氣,想想李義府不過是個奴才,沒必要因為他和皇帝生氣。李義府被武則天拋棄了,就象扔掉一張擦過嘴的餐巾紙一樣。

乾封元年(666年),武則天和李治封禪泰山,大赦天下,可是李治實在是討厭李義府,卻不赦免他。李義府很生氣,想到他一直對武則天忠心耿耿,武則天卻忘記了他,於是氣病交加,發病而死,時年五十三歲。

上元元年(674年),李義府的妻子、兒女遇到大赦被赦免,返回洛陽。

如意元年,武則天突然想到李義府對她的輔助之功,追封他為揚州大都督,後賜實封三百戶。

後來李義府的兒子李湛參與了推翻武則天的神龍兵變,讓武則天第一次嘗到別人對她的忘恩負義。

幫武則天登上皇后寶座的奸臣李義府原不是好人,被武則天利用後,還是被武則天拋棄,最終氣得病故,他害了那麼多條命,用他這一條命來償還,他也算是值了。

李義府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多行不義畢自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