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西充縣常林鄉亭子埡村:落後山鄉蛻變記

四川新聞網南充3月29日訊(李同周)從一盤散沙到凝心聚力, 從矛盾村到和諧村, 從髒亂差到美麗村, 從落後村到先進村……西充縣常林鄉亭子埡村的這些變化都得益於一位女支書——蹇秀華。 在她的帶領下, 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抓隊伍:啟動一潭春水

亭子埡村是常林鄉的一個落後山村, 緊緊毗鄰西充縣城, 地理上的優勢卻沒讓村民們富起來。

西充縣常林鄉黨委副書記何青告訴記者, 該村黨支部現有黨員42人, 長期以來, 由於村“兩委”班子凝聚力、戰鬥力不強、發展思路不清晰、群眾矛盾糾紛多等原因,

一直是全鄉發展最為緩慢的村。 為了改變現狀, 2016年12月, 常林鄉副鄉長蹇秀華, 主動請纓來到亭子埡村, 並在村“兩委”班子換屆中被選舉為該村歷史上第一位女支書。

長期在基層一線的蹇秀華有著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 一到亭子埡村, 她就通過走村進戶和開壩壩會的方式與黨員群眾交心談心, 不僅找准了困擾村黨支部的自身問題, 同時也贏得了黨員群眾的信任。

“眼界不開闊, 思想覺悟低, 只顧眼前利益, 不看長遠發展, 強烈的‘小農’意識導致該村群體糾紛層出不窮……”蹇秀華介紹, 過去, 由於有的村幹部不善於處理複雜問題, 化解矛盾, 留下很多問題, 一些棘手問題沒有得到及時解決, 致使問題逐步惡化, 也使該村的經濟始終徘徊不前。

“農村富不富, 關鍵靠支部;集體強不強, 要看領頭羊。 支部一盤沙, 工作就無人抓。 要發揮村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就必須統一思想, 並充分發揮每一個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 ”蹇秀華表示, 檢驗村支書最大的一個方法, 就是看是否深入基層, 聯繫群眾, 只有坐在同一條板凳上, 才能夠拉近心與心的距離。

為了增強黨支部戰鬥力, 一上任, 蹇秀華就組織村“兩委”幹部學習培訓。 同時, 村支部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目標考核制度、定期通報制度等村務工作制度, 並規範了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的程式。 在蹇秀華一系列的舉措之下, 該村黨員幹部的管理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了。

“誤會消除了, 矛盾化解了, 思想統一了,

創新理念和服務意識不斷增強了……”何青感慨, 蹇秀華務實的作風不僅贏得了民心, 也使亭子埡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亭子埡村, 村‘兩委’班子真正的扭成了一股繩, 遇事不推諉、不扯皮, 大家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 成為全鄉群眾滿意度最高的一個村。

抓陣地:改善基礎設施

“村裡有一條主路是泥巴路, 路面坑窪不平, 一下雨就泥濘不堪, 到了雨季, 根本沒法走。 ” 蹇秀華表示, 不能辜負了群眾的信任, 就把修建村中這條道路作為為群眾辦的第一件實事。 要修路, 談何容易!村集體經濟帳面資金為零, 修路的錢從哪裡來?道路取直, 涉及到村民的拆遷, 土地補償等問題, 怎麼補償?歷屆村幹部在這些問題面前知難而退。

只要肯做事, 辦法總比困難多。 蹇秀華一次次跑相關部門, 軟磨硬泡, 請求給予幫助。 在她的努力之下, 爭取到了專項資金。 可就在準備動工的時候, 她卻碰了一個大釘子。 原來這條路被村民龐華東的老房和其他幾戶村民的菜地所阻擋。

“想不賠錢就動我的老房子, 門兒也沒有!”龐華東指著她鼻子說道。 面對村民的抵制, 蹇秀華受了不少委屈, 但她並不生氣。 為了解開龐華東的心結, 她和村幹部多次到他家裡做工作, 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可是龐華東說什麼也不同意。

沒有解不開的心結, 也沒做不通的思想工作!蹇秀華說, 龐華東不同意, 那就發動他的親屬對其勸說。 得知龐華東的兒子龐浩在西藏工作後, 蹇秀華撥通了龐浩的電話,

把村裡修路的事情告訴了他, 希望他能做其父親的思想工作。

“兒子天天都給我打來電話, 每次都提到修路的事, 他勸我說修路不僅能方便大家的出行, 也能促進村裡的發展, 是造福子孫的好事……”龐華東告訴記者, 那些天, 父子倆一聊就是半天, 每次龐浩都勸他一定要支持蹇書記, 支持村裡的發展。

“給蹇書記和村裡添麻煩了, 我的老房子, 拆了就是了, 不需要賠錢!”在蹇秀華和龐浩軟磨硬泡的耐心勸說下, 龐華東的心結終於解開了, 他從最大的反對者變成了堅定的支持者。 在村民代表大會上, 龐華東不僅表態要全力支持修路, 還去做其他幾戶村民的思想工作。 在他的帶動下, 其他幾戶村民也紛紛表態全力支持。 今年2月份,這條路開始動工修建。

修路的難題解決了,可是亭子埡村屬於典型的丘陵旱山村,十年九旱,雖有升鐘農渠,但由於地勢較高無法正常通水。為了解決缺水問題,蹇秀華又四處奔波,極力爭取資金和專案。“我們將建設分支管網,確保每戶農戶都能享用到安全飲水;整治隧洞、河堰和新建蓄水池確保村民生產用水。” 蹇秀華說。

抓產業:帶富一方村民

為了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蹇秀華帶領黨員、幹部開始全面整治農村環境衛生。 村裡,每家每戶都配了個垃圾桶,每組辟出一塊地建垃圾站,並安排一名保潔員,生活垃圾能迴圈利用的就建沼氣池,為村民提供燃料,不能利用的就集中銷毀掩埋。

同時,為了形成良好社會風氣,蹇秀華在村裡開展“好鄰居”、“好媳婦”等各項評選活動,隨著一批尊老愛幼戶、遵紀守法戶、衛生戶、誠信戶、文明戶、文明村,好公婆、好兒媳、好妯娌被評選出來,全村掀起了宣導真善美的熱潮和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

如今,亭子埡村漂亮了,村民文化廣場有跳舞的,有三五成群聊天的,有年輕的母親帶著寶貝玩耍的。村民茶餘飯後談論的是健康、關注的是科學、追捧的是文明。

“亭子埡村有農戶423戶,1097人。耕地面積833畝,村的產業一直以來比較單一,村民們大多數從事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等傳統農業產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創業能人缺乏,這不僅成為經濟落後的原因,更制約了村民增收致富。” 蹇秀華說,要改變亭子埡村落後的面貌,就必須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引導村民增收致富。

在仔細研究琢磨後,蹇秀華發現亭子埡村的優勢在於生態良好,毗鄰縣城,完全可以利用生態和地理上的優勢發展種植業和鄉村旅遊。她和村支部一班人馬謀劃出一個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路子,那就是要盤活土地,讓土地生金,讓村民增收致富。

為了開闊眼界,今年2月初,蹇秀華組織村“兩委”一班人赴義興、古樓、鳳鳴等地考察參觀,積極學習外地村社的成功經驗。在參觀學習之後,“亭子埡村果蔬專業合作社”也隨之成立了,按照“支部+專合組織+農戶”的模式,搞水果蔬菜種植。

“下一步,我們打算把村裡的大部分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整理,整理後進行流轉招商,招引企業來村裡搞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業。” 蹇秀華表示,土地流轉不僅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還能將農民轉化成了工人,村民也可以在園區裡當打工,不用離鄉背土,就能在家門口得到穩定的工資收入。

“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土地盤活了,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蹇秀華告訴記者,該村力爭在2017年底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全面達到小康水準。

今年2月份,這條路開始動工修建。

修路的難題解決了,可是亭子埡村屬於典型的丘陵旱山村,十年九旱,雖有升鐘農渠,但由於地勢較高無法正常通水。為了解決缺水問題,蹇秀華又四處奔波,極力爭取資金和專案。“我們將建設分支管網,確保每戶農戶都能享用到安全飲水;整治隧洞、河堰和新建蓄水池確保村民生產用水。” 蹇秀華說。

抓產業:帶富一方村民

為了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蹇秀華帶領黨員、幹部開始全面整治農村環境衛生。 村裡,每家每戶都配了個垃圾桶,每組辟出一塊地建垃圾站,並安排一名保潔員,生活垃圾能迴圈利用的就建沼氣池,為村民提供燃料,不能利用的就集中銷毀掩埋。

同時,為了形成良好社會風氣,蹇秀華在村裡開展“好鄰居”、“好媳婦”等各項評選活動,隨著一批尊老愛幼戶、遵紀守法戶、衛生戶、誠信戶、文明戶、文明村,好公婆、好兒媳、好妯娌被評選出來,全村掀起了宣導真善美的熱潮和敬老愛老的濃厚氛圍。

如今,亭子埡村漂亮了,村民文化廣場有跳舞的,有三五成群聊天的,有年輕的母親帶著寶貝玩耍的。村民茶餘飯後談論的是健康、關注的是科學、追捧的是文明。

“亭子埡村有農戶423戶,1097人。耕地面積833畝,村的產業一直以來比較單一,村民們大多數從事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等傳統農業產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創業能人缺乏,這不僅成為經濟落後的原因,更制約了村民增收致富。” 蹇秀華說,要改變亭子埡村落後的面貌,就必須轉變觀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引導村民增收致富。

在仔細研究琢磨後,蹇秀華發現亭子埡村的優勢在於生態良好,毗鄰縣城,完全可以利用生態和地理上的優勢發展種植業和鄉村旅遊。她和村支部一班人馬謀劃出一個帶領全村脫貧致富的路子,那就是要盤活土地,讓土地生金,讓村民增收致富。

為了開闊眼界,今年2月初,蹇秀華組織村“兩委”一班人赴義興、古樓、鳳鳴等地考察參觀,積極學習外地村社的成功經驗。在參觀學習之後,“亭子埡村果蔬專業合作社”也隨之成立了,按照“支部+專合組織+農戶”的模式,搞水果蔬菜種植。

“下一步,我們打算把村裡的大部分土地集中起來,進行整理,整理後進行流轉招商,招引企業來村裡搞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業。” 蹇秀華表示,土地流轉不僅可以增加村民的收入,還能將農民轉化成了工人,村民也可以在園區裡當打工,不用離鄉背土,就能在家門口得到穩定的工資收入。

“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土地盤活了,農民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蹇秀華告訴記者,該村力爭在2017年底實現整村脫貧,2020年全面達到小康水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