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生必讀!先抓習慣,再談成績!

要談成績, 先抓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學習成績才能穩步提升, 看看下面這些好習慣你有沒有!跟高考圈小編一起學習學習~

欣賞老師的習慣

親其師, 信其道。 學生要尊重老師, 適應老師, 並學會欣賞自己的老師。 從現在適應老師, 長大了適應社會。 不要稍不如意就埋怨環境。

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 預習是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方法。 學生提前預習教材, 自主查找資料, 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 發現疑難問題, 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 掌握聽課的主動權, 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專心聽課的習慣

學生在課堂上要專心聽老師講課, 聽同學發言, 邊聽邊思考, 抓住重點、攻克難點。 就算預習過也要認真聽, 要把教師的思路、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 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同時要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觀察思考的習慣

“觀”是看, “察”是想, 看了不想, 不是真正的觀察, 對認識客觀事物毫無意義。 要做到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 不但要善於提出問題, 還要積極思考學習中碰到的問題, 以及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 通過總結得出事物的一般規律和特徵。

善於提問的習慣

要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題, 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 問同學, 問家長。 學習就要開口問, 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 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 能提出問題的學生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學生, 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切磋琢磨的習慣

“獨學而無友, 則孤陋而寡聞”, 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 展開討論。 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

彌補自己的不足, 象蜜蜂似的, 不斷吸取精華, 經過反復加工, 釀造知識。

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 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 或應付家長, 而是為了鞏固所學的知識。 有的學生做作業, 會做的馬馬虎虎, 不會的一筆不動;簡單的會而不對, 複雜的對而不全, 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仔細審題的習慣

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材料內容, 學會抓字眼, 抓關鍵字, 正確理解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 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上的內涵與外延。 同時培養從作業和考試中發現自己錯誤, 及時糾正的能力。

練後反思的習慣

從六個層次反思:一是怎樣做出來的?(解題方法);二是為什麼這樣做?(解題原理);三是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解題思路);四是有無其它方法?(解題途徑);五是哪種方法更好?(求異思維);六是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思維發散)。

複習歸納的習慣

複習就是消化知識, 加深理解和記憶, 達到舉一反三。 它是有規律的, 必須有計劃的不間斷地複習每學習一個專題, 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 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 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 思維活躍。

整理錯題的習慣

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 經常看看, 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 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 並找些可以接受的類型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 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客觀評價的習慣

學生應養成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 正確對待成功與挫折, 正確對待考試分數的好習慣。 只有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 才能評出自信, 評出不足, 從而達到正視自我, 不斷反思, 追求進步的目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