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馬關條約》約定賠款數2億兩,而日本實際從甲午戰爭獲利3.4億兩

甲午戰敗後, 中日於1895年4月17日, 簽署了史上最為屈辱的《馬關條約》。

主要內容有5項:

其一, 割遼東半島、臺灣全島與附屬島嶼。

其二, 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

其三, 增添沙市、重慶、蘇州和杭州為通商口岸。

其四, 日本人可以中國設廠, 與中國貨物同待遇。

其五, 允許日本駐軍威海衛, 每年中方提供軍費50萬兩白銀。

從紙面上看, 日本從甲午戰爭中獲利是2億兩, 但從後來的實際情況看, 日本最終獲利高達3.4億兩。

我們來一筆一筆算一下, 看日本人是如何挖空心思從晚清索取這麼多銀子的。

一、贖遼費:3000萬兩

《馬關條約》簽署後, 俄德法三國干涉日本還遼。

日本迫於三國壓力, 最後確定“對三國完全讓步, 對中國寸步不讓”的政策, 勒令中國再出3000萬兩白銀, 贖回遼東半島。

自己的土地, 自己花錢買回來。

如此一來, 2億就成了2.3億。

二、日本駐威海衛軍費:3年150萬兩

今天我們還經常能看到駐韓美軍、駐日美軍要求韓日政府支付軍費的新聞。

其實這樣的事, 晚清就有了。 日本駐軍威海衛, 還要中國人給他們軍費。

自己的土地, 別人霸佔著, 還要出錢養著。

如此一來, 2.3億就成了2.315億。

三、白銀成色補差:額外多支1325萬兩

日本人借機對中國的盤剝, 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根據《馬關條約》約定, 賠款以庫平銀作為賠款計量標準。

但白銀作為貨幣流通時, 成色是有所區別的, 日本於是借此大作文章。

日本駐華公使林董提出:中國賠償日本的白銀, 成色必須達到每千克含988.89克的純度。

而當時中國市面流通的白銀,

成色最高的康熙庫平銀, 大約為每千克含 935.27克純銀。

日本強令進行純度補平, 如此一來, 2.315億兩就變成了2.44億兩。

四、匯率盤剝:再多支付1500萬兩

賠款是以白銀計, 但日本提出要換算成英鎊來付款。

如此一來, 就又有了匯率差這個變數。 按說, 匯率有高有底, 不見得就一定對某一方有利。

但日本人提出了極為陰險的附加條件, 匯率要按當年6、7、8月倫敦的匯率來折中計算, 而當時正值國際銀價大跌之際。

如此一來, 日本利用國際匯率差價, 戰爭收益從2.44億兩變為2.59億兩。

五、戰爭掠奪

據日方記載, 日本從戰爭中直接掠奪的財富計2000萬兩。

晚清戰敗後,日本從中國繳獲得的軍艦、軍械和軍需等物資,累計更是高達6000萬兩。

這兩項加起來,日本從甲午戰爭中獲利又多了8000萬兩。

如此一來,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最終從晚清索取了3.4億兩白銀。

六、一夜暴富,連日本人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

3.4億兩白銀,折合當時的日金5.1億元,相當於1895年日本財政收入的6.4倍。

日本通過甲午一戰,可謂是一本萬利:確立了在東亞的國際強國地位、取得了中國的臺灣島、掙了如此多的銀子。

日本外務大臣井上馨這樣記錄道:

——在這筆賠款之前,日本財政部門根本想不到會有好幾億日元……

——一想到現在有了3.5億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頓覺得無比地富裕。

確實,有過一次的美妙而強烈的體驗後,發動侵略戰爭就如同毒癮一樣,成了日本人欲罷不能的瘋狂。

直至1945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才算暫時幫它戒了這癮。

然而,誰又能保證,這深埋在骨子裡的毒癮,會不會再次發作呢?

晚清戰敗後,日本從中國繳獲得的軍艦、軍械和軍需等物資,累計更是高達6000萬兩。

這兩項加起來,日本從甲午戰爭中獲利又多了8000萬兩。

如此一來,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最終從晚清索取了3.4億兩白銀。

六、一夜暴富,連日本人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

3.4億兩白銀,折合當時的日金5.1億元,相當於1895年日本財政收入的6.4倍。

日本通過甲午一戰,可謂是一本萬利:確立了在東亞的國際強國地位、取得了中國的臺灣島、掙了如此多的銀子。

日本外務大臣井上馨這樣記錄道:

——在這筆賠款之前,日本財政部門根本想不到會有好幾億日元……

——一想到現在有了3.5億日元滾滾而來,無論政府和私人,都頓覺得無比地富裕。

確實,有過一次的美妙而強烈的體驗後,發動侵略戰爭就如同毒癮一樣,成了日本人欲罷不能的瘋狂。

直至1945年,美國的兩顆原子彈,才算暫時幫它戒了這癮。

然而,誰又能保證,這深埋在骨子裡的毒癮,會不會再次發作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