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日軍的軍銜和編制究竟是怎樣的?

在抗日劇中, 經常會聽到日本士兵稱上司為“少佐”“大佐”, 而日軍的部隊編制也與我們熟知的編制大相徑庭, 那麼二戰時期日軍的軍銜和編制究竟是怎樣的呢?

首先來講軍銜。

日本軍銜從大到小依次為:

陸軍大臣:元帥、大將, 不過元帥實際上並不是軍銜, 而是天皇授予資深而又戰功卓著的大將的榮譽稱號。

將官:少將、中將、大將(相當於我軍的上將)。

佐官:依次為少佐、中佐、大佐(相當我軍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尉官:依次為少尉、中尉、大尉(相當於我軍的上尉)。

日軍列兵軍銜按照從大到小依次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新兵;軍士按照從大到小依次為:曹長、軍曹和伍長, 這相當於我軍當時的上士、中士和下士。

再來看看日軍的編制, 日軍陸軍的編制是參照連舊德國陸軍, 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 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

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從小到大依次為:

日軍每班13人, 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 有一挺輕機槍, 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 這四人是配備自衛手槍的, 在戰鬥中有時也攜帶步槍;其餘8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

小隊

日軍的一個小隊有54人, 包括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

中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有180人, 下含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 執行官, 3個軍士, 4個衛生員, 軍官的勤務兵, 司號員, 8個通信員, 此外還有3個54人的小隊。

大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大隊約有1000人, 包括2個30人的大隊, 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 3個180人的步兵中隊,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 一個55人的炮排, 一個122人的炮連。

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 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藥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藥;3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 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

師團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 它是日本陸軍最高一級的固定編制單位。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 一個野戰炮兵聯隊, 一個偵察聯隊, 一個工兵聯隊, 一個運輸聯隊, 通訊隊。

其中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偵察聯隊編制730人, 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 從理論上來說, 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 而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 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 然而在日本卡車資源並不富有, 許多師團的卡車數量都跟不上這個標準, 還有一些師團連卡車都沒有。

還有一些師團連卡車都沒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