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兒童食療|藥膳食療常用烹調方法

藥膳食療講究烹調方法。 這些方法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 根據常用食物的性味功能, 結合各地區傳統的獨特的烹調技術, 製作出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這些食品既能充分發揮它的營養作用, 益體強身, 又能預防和治療疾病。 為了更適應兒童生長發育的需求, 兒童保健食品以湯、粥、汁類為主, 故其烹調多採用煲、燉、蒸、焗等方法。 這些烹調方法簡便, 容易掌握, 並可結合當地產品和生活習慣, 因地制宜, 靈活運用。

煲一、煲湯

煲是將物料加入適量清水, 同放在鍋內煮。 一般來說, 煲湯時間較長,

滾湯時間較短。

常用的煲湯法有三種:

1.傳統的煲湯法

煲湯講究火候、時間。 廣東地區的人多喜愛飲用“老火靚湯”, 湯味濃郁可口。

煲法:將物料和配料洗淨, 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 先用武火煮滾, 轉文火煲2~3小時, 再放入食鹽、味精調味便成。

2.煎滾

煎滾其湯色奶白,

味道香濃。

煲法:先用武火起鑊(即燒熱鐵鍋)下油, 將物料(如魚類、三鳥類)在鑊內煎過(有些可加少許酒), 加入適量沸水和配料, 然後轉入沙鍋, 用文火煲, 煲的時間長短視物料而定。

例如:節瓜鯇魚尾湯:先用武火起鑊下油, 將鯇魚尾煎至淡黃色, 加入適量沸水, 然後轉入沙鍋, 再放入切件節瓜, 約煲30分鐘, 以食鹽、味精調味便成。

冬瓜煲老鴨:先用武火起鑊下油, 將鴨身煎過, 加少放酒, 加入適量沸水, 然後轉入沙鍋, 再放入切件冬瓜和少許薑片、紅棗、陳皮, 用文火煲2~3小時。 至鴨煲爛後加入食鹽、味精調味便成。

3.清滾

清滾湯色清淡, 味鮮氣香。

煲法:先將鍋內清水燒滾, 加入食鹽、油, 然後放入物料, 至物料滾熟便成。

例如:菜心肉片湯:先將鍋內適量清水燒滾, 加入食鹽、油、菜心, 待滾後, 再放入以調味料醃拌過的肉片, 待肉片滾熟便成。

二、煲粥

粥有清熱、健脾胃、易吸收的特點, 便於兒童食用。 其原料以大米、小米、大麥、小麥為主, 因配料和烹調方法不同, 大致可分白粥、味粥、藥粥三種。

1.白粥

明火白粥, 粥色奶白, 粘稠, 清香。

傳統煲法:以大米為原料, 配少許腐竹、白果, 均洗淨, 加入適量清水, 用武火煮滾, 轉文火煲至米爛粘稠, 成半流質便可。

2.味粥

以大米、小米、麥為原料, 與不同的配料(肉類、魚類、豆類)煲煮而成。

一般煲法:大米等原料與配料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 用武火煮滾, 轉文火煲至大米爛, 加入調味料便成。

例如:蠔豉皮蛋鹹瘦肉粥:大米洗淨, 蠔豉洗淨浸泡, 皮蛋去殼切碎, 豬瘦肉用鹽醃制。 上四味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清水煲至米爛粘稠, 以食鹽、麻油調味便成。

生滾法:在煮好大米白粥中加入以調味料醃拌過的魚片、肉片, 等肉片滾熟便成。

例如:豬肝粥:先將白粥煲好備用,豬肝適量,切成薄片,用薑絲、食鹽、味精,醃拌過。製作時將適量白粥煲滾,加入醃好的豬肝,煮至豬肝熟,隨即放入蔥花、麻油便成。

3. 藥粥

按保健處方的要求,以大米為原料,配一定的藥材,煲制而成。

例如:祛濕粥:以大米為原料,配以清熱祛濕的中藥木棉花、白扁豆、生苡仁、豬苓、澤瀉。煲制時將大米和木棉花等洗淨,同放入沙鍋內,煲至米爛成粥,揀去木棉花、豬苓、澤瀉,以食鹽或糖調味,便可食用。

廣東地區多採用原盅燉,保持原汁原味,湯色清淡,味鮮氣香。有清燉,也有加藥材同燉的。

方法:先將物料洗淨。有血污的(如三鳥類),先用沸水“飛”去血污(在沸水中燙過撈起),然後放入盅內(可同時加入藥材),加上湯或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燉,用文火(火候大小適中)燉2~3小時便成。

例如:清燉雞湯:將雞肉去皮切片(或剁爛),與少許薑片、紅棗同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燉1~2小時便成。

淮杞燉鵪鶉:先將鵪鶉宰好洗淨,用沸水“飛”去血污,與淮山、杞子、紅棗同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燉2小時便成。

蒸就是把物料放在容器內,隔水通過高溫蒸氣,便生的物料蒸至熟。蒸能保持原汁原味和菜肴的造型。其方法簡單,但必須掌握火候。

1. 蒸鮮魚類要用武火,這樣蒸出來的魚,其肉嫩滑,不會“黴木”。

例如:清蒸魚。把魚宰好洗淨,放在碟中,蔥條墊底,薑片放在上面,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蒸。用武火蒸熟,加滾油、生抽、蔥等調味料便成。

2.蒸滑雞、蒸排骨類則要用中火蒸至肉熟。這樣蒸出來的雞或排骨,味鮮、肉滑、汁清。

例如:冬菇蒸滑雞。將雞斬件,冬菇浸泡切絲,用食鹽、味精、薑片、生抽、生粉拌勻,放在蝶中,淋上食油,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用中火蒸至雞熟便成。

3.蒸雞蛋羹則要用文火蒸至蛋熟。這樣蒸出來的蛋羹,嫩滑可口。如果用武火蒸,蛋羹就會變得粗糙。

例如:蝦皮雞蛋羹。雞蛋打散,加適量溫開水、食鹽調勻,拌入蝦皮,盛於碗內。用文火蒸至雞蛋熟,加入少許麻油便成。

先將茶肴物料用調味料醃拌,然後燒熱沙鍋,放油,燒至大熱時,放入物料加鍋蓋,慢火焗至料熟。取其原味、汁少、味濃氣香。

例如:田雞焗飯:將宰好洗淨的田雞切件,以食鹽、味精、紹酒醃過備用。大米煮飯,煮至七成熟時,將醃過的田雞放在飯面上,慢火焗至飯與田雞都熟透便成。

蔥油焗雞翼:雞翼洗淨,用調味料、食鹽、白糖、味精、紹酒醃過,然後燒熱沙鍋,放油。油大熱時,放入香蔥,再放醃過的雞翼於蔥面上,慢火焗至雞翼熟便成。

歡迎分享本文給您身邊的朋友!

等肉片滾熟便成。

例如:豬肝粥:先將白粥煲好備用,豬肝適量,切成薄片,用薑絲、食鹽、味精,醃拌過。製作時將適量白粥煲滾,加入醃好的豬肝,煮至豬肝熟,隨即放入蔥花、麻油便成。

3. 藥粥

按保健處方的要求,以大米為原料,配一定的藥材,煲制而成。

例如:祛濕粥:以大米為原料,配以清熱祛濕的中藥木棉花、白扁豆、生苡仁、豬苓、澤瀉。煲制時將大米和木棉花等洗淨,同放入沙鍋內,煲至米爛成粥,揀去木棉花、豬苓、澤瀉,以食鹽或糖調味,便可食用。

廣東地區多採用原盅燉,保持原汁原味,湯色清淡,味鮮氣香。有清燉,也有加藥材同燉的。

方法:先將物料洗淨。有血污的(如三鳥類),先用沸水“飛”去血污(在沸水中燙過撈起),然後放入盅內(可同時加入藥材),加上湯或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燉,用文火(火候大小適中)燉2~3小時便成。

例如:清燉雞湯:將雞肉去皮切片(或剁爛),與少許薑片、紅棗同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燉1~2小時便成。

淮杞燉鵪鶉:先將鵪鶉宰好洗淨,用沸水“飛”去血污,與淮山、杞子、紅棗同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沸水,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燉2小時便成。

蒸就是把物料放在容器內,隔水通過高溫蒸氣,便生的物料蒸至熟。蒸能保持原汁原味和菜肴的造型。其方法簡單,但必須掌握火候。

1. 蒸鮮魚類要用武火,這樣蒸出來的魚,其肉嫩滑,不會“黴木”。

例如:清蒸魚。把魚宰好洗淨,放在碟中,蔥條墊底,薑片放在上面,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蒸。用武火蒸熟,加滾油、生抽、蔥等調味料便成。

2.蒸滑雞、蒸排骨類則要用中火蒸至肉熟。這樣蒸出來的雞或排骨,味鮮、肉滑、汁清。

例如:冬菇蒸滑雞。將雞斬件,冬菇浸泡切絲,用食鹽、味精、薑片、生抽、生粉拌勻,放在蝶中,淋上食油,上蒸籠或放入鍋內,隔水用中火蒸至雞熟便成。

3.蒸雞蛋羹則要用文火蒸至蛋熟。這樣蒸出來的蛋羹,嫩滑可口。如果用武火蒸,蛋羹就會變得粗糙。

例如:蝦皮雞蛋羹。雞蛋打散,加適量溫開水、食鹽調勻,拌入蝦皮,盛於碗內。用文火蒸至雞蛋熟,加入少許麻油便成。

先將茶肴物料用調味料醃拌,然後燒熱沙鍋,放油,燒至大熱時,放入物料加鍋蓋,慢火焗至料熟。取其原味、汁少、味濃氣香。

例如:田雞焗飯:將宰好洗淨的田雞切件,以食鹽、味精、紹酒醃過備用。大米煮飯,煮至七成熟時,將醃過的田雞放在飯面上,慢火焗至飯與田雞都熟透便成。

蔥油焗雞翼:雞翼洗淨,用調味料、食鹽、白糖、味精、紹酒醃過,然後燒熱沙鍋,放油。油大熱時,放入香蔥,再放醃過的雞翼於蔥面上,慢火焗至雞翼熟便成。

歡迎分享本文給您身邊的朋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