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60年代的蒙古國老照片 越看越像是蘇聯

圖片來源/新浪圖片

可以這樣說, 沒有蘇聯老大哥就沒有蒙古國小弟。 嚴格來講, “功勞”還不能完全算在蘇聯身上, 沙俄也是有份的。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不久外蒙古就借著這股春風宣佈“獨立”, 沙俄就是其“獨立”的積極推動者, 並以蒙古保護者自居。 隨後新建立的中華民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蒙古獨立的事就一直懸而未決。 1921年蒙古國取得事實上的獨立, 並把這年的3月18日定為蒙古人民軍的建軍日, 7月11日定為國慶日。 1924年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 但中國承認蒙古獨立則要推遲到1946年1月5日, 國民政府受蘇聯壓力,

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下面這些老照片都是60年代蒙古國的照片, 那時候他們對蘇聯簡直是俯首貼耳, 完全一個小弟模樣, 從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來。

1962年12月26日, 《中蒙邊界條約》在北京簽訂, 規定了兩國全部邊界線的走向。 圖為時任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會總S書記的澤登巴爾。

澤登巴爾在中蘇關係惡化期間緊跟蘇聯步伐, 使得外蒙古國內產生相當數量反華言論。

澤登巴爾1958年11月起任蒙古人民革命黨中央第一書記(1981年5月改稱總S書記)。 實行對外政策、經濟建設和意識形態與蘇聯共產黨全面協調一致的方針,

導致國家和經濟命脈捆綁在以蘇聯為核心的經濟體系中。

當時, 周恩來總理和尤·澤登巴爾主席分別代表中蒙兩國政府在條約上簽字。 本組圖集正拍攝於此一條約簽訂前夕。 圖為遊行隊伍中的赫魯雪夫與澤登巴爾的畫像。

遊行隊伍中的蘇赫·巴托爾與卡爾·馬克思畫像。 蘇赫·巴托爾是蒙古人民黨(後改稱蒙古人民革命党)創始人之一, 後來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首都烏蘭巴托舉行慶祝活動。

烏蘭巴托的慶祝活動中的分列式和遊行。

機械化的外蒙古制鞋業。

烏蘭巴托國家紡織廠工作的女工。

蘇聯氣息濃厚的烏蘭巴托大學。

由國家經營的外蒙古托兒所。

外蒙古政府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大會。

外蒙古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歌舞活動。

外蒙古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歌舞活動。

一名蒙古高音歌唱家。

一名穿皮裘的外蒙古男子正翻越戈壁。

班禪·額爾德尼駐錫之地。

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僧侶。1930年代與蘇聯同步發生的蒙古大清洗中,喇嘛教信仰受到過極大地衝擊和壓制。

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僧侶。

僧侶講經法會。

蒙古男人和他們傳統的長靴。

傳統蒙古牧民。

蒙古騎手。

國家農場裡的擠奶女工。

蒙古包內普通外蒙古家庭的食物。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組圖集的作者Howard Sochurek與一名外蒙古民眾合影。

烏蘭巴托的慶祝活動中的分列式和遊行。

機械化的外蒙古制鞋業。

烏蘭巴托國家紡織廠工作的女工。

蘇聯氣息濃厚的烏蘭巴托大學。

由國家經營的外蒙古托兒所。

外蒙古政府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大會。

外蒙古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歌舞活動。

外蒙古紀念俄國十月革命爆發45周年歌舞活動。

一名蒙古高音歌唱家。

一名穿皮裘的外蒙古男子正翻越戈壁。

班禪·額爾德尼駐錫之地。

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僧侶。1930年代與蘇聯同步發生的蒙古大清洗中,喇嘛教信仰受到過極大地衝擊和壓制。

信奉藏傳佛教的蒙古僧侶。

僧侶講經法會。

蒙古男人和他們傳統的長靴。

傳統蒙古牧民。

蒙古騎手。

國家農場裡的擠奶女工。

蒙古包內普通外蒙古家庭的食物。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以牛為運輸工具的外蒙古國家林場。

組圖集的作者Howard Sochurek與一名外蒙古民眾合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