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又韌又滑的活索粉,吃到嘴裡真叫美味

活索粉

黃貞祥

898

“賣活索粉嘍!”, 兒時的夏季烈日高照, 下午三四點鐘時, 村頭巷尾會不時傳來幾聲小販的吆喝聲, 村民們聞訊後,

紛紛出門觀望。

當時是大集體年代, 農忙季節, 下午三四點鐘時, 恰是幹活村民中途休息的時刻, 回家後糊幾張麥衣, 吃點殘羹剩飯, 補充一下體力, 小販的吆喝聲適逢其時, 把村民們都勾了出來。

“出籠的包子, 新抽的索粉”是當時人們公認的美食。 活索粉是一種剛從機器中抽出來沒經過晾曬的粉絲, 以大米為原料, 碾成米粉蒸熟後抽成細絲, 這種活索粉又韌又滑, 村民們非常喜愛。

32323

小販頭戴斗笠, 挑著活索粉的擔子走村串巷, 招攬生意。 擔子上鋪著荷葉, 荷葉上面攤放著索粉, 那白白嫩嫩的活索粉, 散發著大米特有的清香, 非常誘人, 小孩子圍著貨擔, 口水長流, 久久不願離開。

貨主手拿盤秤, 先稱一下穀物的重量, 然後稱取所需的活索粉。 那活索粉一團團打著結, 每團一斤左右, 取用方便, 若份量不夠時, 用筷子把索粉結打開後再添加。

新買的活索粉拿回家後, 打一桶井水, 把活索粉浸入其中, 經過這樣處理後, 活索粉變得既冰涼又爽滑。 接著分裝成幾小碗, 每碗中加點醬油,

調勻後就可以直接食用。 大家拿起碗筷狼吞虎嚥, 三口兩口就已經報銷, 冰涼的活索粉滑入肚中, 涼爽無比, 回味無窮。 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 一碗活索粉讓人興奮不已, 成為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當年每到三荒春頭, 許多家庭無米下鍋, 靠借貸過日, 因此村民們平時輔以雜糧, 勤儉節約, 處處精打細算。 為了節約糧食, 民間還有“米不能磨粉食, 麥不能整粒食。 ”的說法, 意思是說, 若把米碾成米粉加工成索粉之類、或麥子不磨成粉直接食用, 這種吃法要多浪費糧食。

但每到麥收之前, 一些揭不開鍋的家庭, 把新麥匆匆打下後, 等不及磨成麵粉, 在石臼中先舂一下, 然後燒成一種麥頭粥, 以此來度過青黃不接的日子, 但鄉民們認為這種吃法太奢侈了,

只能偶爾為之。

如今溫飽問題早已解決, 對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 各種美食層出不窮, 人們開始追求“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