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到底是自己帶 還是父母帶好

關於孩子由誰來帶的問題,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直也困擾著年輕的父母們。 我認為父母帶也好, 自己帶也罷, 關鍵是怎樣帶。

一、孩子在一歲之內, 最好是自己和父母一起帶。 孩子在哺乳期, 國家規定也有六個月的假期。 剛出生的寶寶需要母乳餵養和媽媽呵護, 孩子才有安全感, 才能健康成長。 這個階段最好是媽媽帶, 實在忙不過來, 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可以打個“下手”。

二、孩子在一歲以後, 就要牙牙學語、跚跚學步了, 自己帶很重要。 年輕的父母有知識、語言發音準, 會講普通話, 對孩子學說話有很大幫助。 有很多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尤其是農村的老人帶, 學了一口的“土話”, 以後很難糾正。 再有孩子學走路, 老人們也不願放手, 生怕孩子摔著、碰著, 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就遲一些。

三、孩子三歲以後開始記事了, 大人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這個時候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不管是自己帶還是父母帶, 都要盡到“啟蒙老師”的天職。 一言一行家長起到的都是示範作用, 要有好的家風和家教, 文化知識的灌輸不重要, 重要的是教會孩子玩、講文明懂禮貌, 教會孩子怎麼做人做好人。

四、帶孩子不要過分溺愛。 人們常說“隔輩親”, 老人們疼愛孫子或外孫勝過自己的孩子, 這也並不是壞事, 這樣寶寶的父母更放心。 但有一點是過分的寵愛, 一味的遷就孩子, 孩子在老人面前說一不二, 儼然一個小皇帝或小公主。 久而久之, 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 把孩子慣的一身的惰性和任性, 對成長沒好處。 所以老人帶孩子千萬要注意這一點,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父母不會犯雷同的錯誤。

五、父母要合理安排入學兒童的假期。 寒暑假有不少父母讓孩子回老家渡假, 自己也省心。 有文化有知識的老人還能輔導孩子作業, 但也有些力不從心。 如果是在農村, 老人文化低, 就會把孩子“放牛”,

仼孩子隨便玩耍, 有時在河裡游泳很不安全。 這就要求孩子的父母有合理的安排, 開學時一定要提前召回孩子, 督導孩子的學習, 不致于開學後成績“掉隊”。

綜上所述, 我認為自己帶孩子好處多一些。 不得已的情況下父母帶, 自己也不要太放心、太放手,

直接或是通過電話、視頻的方式, 經常與老人溝通, 探討孩子教養方面的問題;與孩子溝通, 通過孩子的一言一行, 從細微處觀察, 發現問題儘早矯正。 (圖片來自網路)

“言勸”已經是當爺爺的人了, 認知上不如年輕人, 如果大家有不同觀點, 歡迎評論。 先謝謝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