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摩托車輪胎的基礎知識

你知道輪胎的「4大基本功能」嗎?

首先, 再重新複習一次輪胎的功用, 如果沒輪胎的話摩托車就無法行走, 幾乎毫無例外的, 所有的摩托車幾乎都需要輪胎,

這麼重要的輪胎, 你究竟瞭解多少呢?

為什麼會有輪胎呢?輪胎究竟又是什麼樣的東西呢?以下就為各位重新說明輪胎的功用。

輪胎必須具備「支撐車子與負重」、「傳達驅動力、制動力」、「改變、保持車子方向」, 以及「緩和來自路面的沖撃」這4大基本功能。

具備這4項基本功能的東西被稱為「具有彈力的空氣容器」, 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注入空氣的輪胎。

支撐車體重量與負重

支撐車體、人員、行李等重量, 主要利用輪胎內的空氣量與壓力, 支撐車體的重量與負重, 因此保持適當的空氣內壓十分的重要。

傳達驅動力、制動力

為了使車子前進或停止, 需要將引擎、煞車的動力傳達到路面, 這主要是透過輪胎橡膠的摩擦力, 在急速起步或緊急煞車等超過輪胎的極限時, 就容易發生車子空轉、打滑的情形, 十分危險。

改變、保持車子方向

車子在騎士的操控下往想去的方向轉彎或保持直線前進, 這項功能主要是透過輪胎橡膠的摩擦力與彈力以及輪胎結構的堅固性執行,

一旦轉彎時速度過快超過輪胎的極限, 就會發生無法往想要轉彎方向前進, 十分的危險, 因此騎乘時請留意行車速度。

緩和來自路面的沖撃

這也就是所謂的「騎乘舒適度」的性能, 可以緩和凹凸路面所造成顛簸衝擊, 這項功能主要是透過輪胎內的空氣量與壓力、橡膠的彈性以及輪胎結構的彈性, 因此輪胎的胎壓過高或過低都不行, 請維持在適當的胎壓。

摩托車輪胎的基礎知識?看懂輪胎尺寸規格標記

說明摩托車輪胎規格的標記方式

摩托車輪胎規格的標記屬性基本上和汽車輪胎一樣, 不過也有部分特殊的標記屬性, 首先先來介紹這些數字究竟是標示輪胎哪些部位的規格。

基本的規格標記有:

①輪胎的外徑

②輪胎的總寬度(包含胎面[tread]寬度在內, 輪胎的最寬處)

③輪胎高度(從胎圈[bead]處到輪胎中央處的長度)

④輪圈直徑等四項尺寸。

根據這四項基本資料, 輪胎上會出現如下的規格標記:(輪胎的總寬度)/(輪胎的扁平比:輪胎高度與總寬度間的比率)-輪圈直徑(表記範例:請參考下圖), 這些資料並未標記到精細的1mm單位, 只概略地標示而已。

一般輪胎尺寸規格的標記範例

這是一般輪胎尺寸規格的標記範例, 數位的寬度、記號主要依據用途或車款, 有各式各樣的數值, 這樣的標記方法是統一的, 並不會因為製造廠商的不同而有變化。

標記處一般通常都會在輪胎的側面部同時標記出製造廠名、品牌名等。

※以灰色標記的部分也是標示輪胎特性的重要資訊。

摩托車輪胎的標記, 一般輪胎的總寬度通常以10mm為單位, 扁平比則是以5%為一單位標記。

如標記屬性為190/55ZR17, 這表示輪胎的總寬度約為190mm, 扁平比為55%, 所以輪胎的高度就是190×0.55=105mm。

因此, 輪胎的外側直徑就是兩側輪胎高度:105mmx2再加上輪框直徑17寸, 所以概略地計算外側直徑的話就是(105mmx2)+17寸x25.4mm≒642mm,正確的尺寸規格還必須確認各輪胎廠商提供的資料(Bridgestone普利司通記載在產品型錄裡)。

※因為扁平比55%是以百分比計算,所以乘上輪胎的總寬度的話就會得出概略的「輪胎高度」

※以1英寸=25.4mm計算

有關輪胎的尺寸規格,各種尺寸大小輪胎的外側直徑、總寬度範圍JATMA(日本自動車輪胎協會)都有詳細規定,因此各輪胎廠牌都根據此規格設計研發。

另外為了避免與汽車輪胎的標記混淆,摩托車輪胎的標記特別以10mm作為單位標記。(賽車用輪胎的標記又是另一種標示。)

所以概略地計算外側直徑的話就是(105mmx2)+17寸x25.4mm≒642mm,正確的尺寸規格還必須確認各輪胎廠商提供的資料(Bridgestone普利司通記載在產品型錄裡)。

※因為扁平比55%是以百分比計算,所以乘上輪胎的總寬度的話就會得出概略的「輪胎高度」

※以1英寸=25.4mm計算

有關輪胎的尺寸規格,各種尺寸大小輪胎的外側直徑、總寬度範圍JATMA(日本自動車輪胎協會)都有詳細規定,因此各輪胎廠牌都根據此規格設計研發。

另外為了避免與汽車輪胎的標記混淆,摩托車輪胎的標記特別以10mm作為單位標記。(賽車用輪胎的標記又是另一種標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