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明末最後一支精銳,破李自成十萬大軍,不是關寧鐵騎

關甯鐵騎集全天下的精銳於一身, 而“夷丁突騎”是吳三桂的親兵, 集關甯軍精銳於一身, 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 從其名字上便可以看出, 夷是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所以它的兵員是以招募北方的少數民族為主。

為了保證“夷丁突騎”拼死賣力, 吳三桂採用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保證“夷丁突騎”享有高於普通士卒的糧餉和裝備, 甚至“過額兵十倍, 並在現有的條件下, 盡可能地滿足“夷丁突騎”的欲望, 甚至不惜巨大代價。 吳三桂縱容“夷丁突騎, 荼毒百姓, 公行剽賊, 有司不敢問”

《明季北略》記載:吳三桂部下有精兵八萬, 皆耐搏戰。 而夷丁突騎只有一千, 尤為彪悍, 敵望之逃遁。 這就是說敵人見到夷丁突騎掉頭就跑。 在改變歷史的大戰中, 吳三桂的“夷丁突騎”數次起到力挽狂瀾的作用。

《平吳錄》載, 年僅28歲的吳三桂統率這支訓練有素的“夷丁突騎”, 參加援錦解圍(松錦大戰), 衝鋒陷陣, 無往不利;《國榷》載, 李自成率十萬大軍進攻山海關, 戰鬥從早晨開始, 一直激戰到中午, 眼看就要攻破, 這時, 數百騎兵飛奔至城北, 魚貫而下, 偷襲農民軍, 吳三桂依靠這支數百的“夷丁突騎”殺出重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