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做作業,讓家長操碎了心:原來是我們做錯了

關注【裡希奧嬰童用品】, 每天推送最實用的育兒孕嬰知識......

孩子在上課認不認真, 課堂上是不是積極發言, 這些家長們都插不上手, 所以輔導孩子做作業, 就成了家長們“樂此不疲”的事情。

但, 往往這也是讓家長們最頭疼的事情:

1.做作業重來都不主動, 每次都要家長千叮萬囑。

2.做作業的時候, 東張西望, 一點都不專心, 磨磨蹭蹭的耗時間, 一點效率都沒有。

3.不會自己思考, 一遇到不會做的就馬上向家長求救。

4.做作業敷衍了事, 重來不檢查, 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 其餘一概不做。

媽媽們往往會盯著孩子做作業, 孩子做慢了就吼:“快做!東張西望的!”

孩子好不容易專心做了, 媽媽們又指著喊道:“這道題這麼回事, 又錯了!”

孩子速度又放下來了, 媽媽們馬上又氣極道:“這麼簡單的題, 要想這麼久嗎?這麼養了你這麼個笨孩子!”

......

最終, 只要做作業時, 媽媽站在旁邊, 孩子就瑟瑟發抖。

孩子做作業時, 三種愚蠢的輔導方法

1.監視型

很多家長都“喜歡”盯著孩子做作業, 心裡還覺的自己簡直不要太負責了, 太操心了, 簡直就是中國好媽媽。

真的是好媽媽嗎?舉個例子:

你正在開車, 副駕駛坐著一個人, 不停的在那裡指指點點:

“打轉彎燈,

打轉彎燈, 你怎麼又忘了!”

“加油門, 加油門, 沒看見後面堵了那麼多車啊!”

“刹車, 踩刹車!你沒看見前面有人過馬路嗎?!”

......

時間一長, 你是不是會有一種衝動:“閉嘴!”

監視型的輔導, 往往會讓孩子壓力突增。 孩子做對時, 家長默不作聲, 只要一做錯, 家長馬上跳出來指責, 孩子總是聽到負面評價, 容易失去學習的信心。

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家長總是打斷孩子的思維, 容易導致孩子思路中斷。

2.騷擾型

有些家長們, 又要陪孩子做作業, 應酬又多。

一會兒是微商消息嘀嘀嘀的響個不停, 一會兒又是誰誰誰的電話聊個沒完, 一會兒口渴了去倒杯水, 一會兒水喝多了去趟衛生間......

這樣的陪伴沒有任何意義, 反而會影響孩子做作業。

3.服務型

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 充當服務員的角色:

“寶貝口渴了吧, 來, 先喝口水。 ”

“乖, 這是你最喜歡吃的櫻桃, 先吃幾顆, 吃完了就要好好做作業喲。 ”

“呀, 鉛筆禿了吧, 我給你削削。 ”

......

這畫面看起來好美好有愛, 但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嚴重干擾, 會讓孩子分心走神, 不能專注的做作業。

其實很多小朋友面對父母的端茶送水, 關注的點只有一個, 那就是:父母什麼時候能夠離開!

很多在父母看來“操碎了心”的行為, 其實往往都是“吃力不討好”的, 就像上面這三種做法, 累了自己, 也“害”了孩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