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島嶼爭奪戰,士兵遺體變成白骨,72年後才安葬

【軍武次位面】FredrichLau 編譯整理

在太平洋戰爭的戰火燃燒到吉伯特群島之前, 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名叫塔拉瓦的小島。 然而, 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慘烈的登陸戰, 美日雙方在這個1.18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為了戰局的走向展開廝殺。 充滿硝煙的戰場上不乏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場戰役後獲得榮譽勳章的小亞歷山大.邦尼曼的戰鬥經歷。

塔拉瓦之戰是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的一場慘烈的戰役, 整場戰鬥開始於1943年11月20日, 結束於1943年11月23日。 美日雙方在吉伯特群島的塔拉瓦環礁展開了慘烈的拉鋸戰, 爭奪的主戰場主要位於最大的貝蒂歐島。 最終大約6400餘名日本兵, 朝鮮勞工還有美軍士兵因此喪生。

據報導, 36名在二戰中犧牲的海軍陸戰隊員, 包括一名榮譽勳章的獲得者小亞歷山大.邦尼曼的遺體於2015年7月被帶回了美國。 這次的迎接儀式在夏威夷火奴魯魯的希凱姆空軍基地舉行。

陸戰隊發言人說, 美國的History Flight組織負責鑒定這些遺骸, 並交由美國國防部戰俘及失蹤軍人統計署負責後續工作。 這些戰死的士兵將在鑒定完成後將會重返各個家庭與家人團聚。

島上的士兵遺骸

塔拉瓦戰役是美軍在中太平洋戰場上的首次攻勢。 這也是美軍在戰場上首次面對到日軍兇猛的抵抗, 而在這之前美軍僅遇到過微弱的抵抗甚至沒有抵抗,

信心滿滿的美軍在這裡遇到的將是裝備精良, 訓練有素並擁有充足彈藥和堅固的防禦工事的日軍士兵。 他們決心捍衛島嶼直到一兵一卒, 這給美國海軍陸戰隊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雖然這次戰役的傷亡情況同為期半年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差不多, 但是這次美軍可是在76個小時內就陣亡了1700余名士兵。

在戰鬥中被用壞的勃朗寧機槍

榮譽勳章的獲得者小亞歷山大.邦尼曼(上圖)

關於他的讚揚如下:在1943年11月20-22日對駐守吉伯特群島的日軍發動攻擊期間,亞歷山大作為一名海軍陸戰隊第2師第8團2營海岸後勤工作隊的參謀,在面對危險時凸顯出了勇氣和大無畏精神以及強烈的使命感。在己方的突擊部隊被日軍岸防部隊的壓制火力釘在貝蒂歐碼頭動彈不得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數次不顧敵軍炮火的兇猛打擊組織被壓制的己方部隊轉移陣地。隨後在大規模進攻前他還自願扛起了火焰噴射器和爆破裝置,指揮他的後勤工作隊充當先鋒爆破手突擊敵軍工事並親自炸毀了好幾個….

第二天,當指揮官決定在敵軍堅固的防線上炸開一個口子後,亞歷山大自願請纓。在從己方陣地出發,爬行了大約40碼(37米)後他將爆破裝置放置在一個堅固的炮陣地的入口處。這是他隨後進一步行動的開始。頑強的守島日軍在這些堅固的軍事設施中不斷地反擊,已經在美軍進攻時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亞歷山大隨後僅在需要補充彈藥的時候才折返回後方,其餘時間都在指揮手下不斷地發動進攻。他無懼身旁的爆炸和呼嘯而過的子彈英勇的沖向敵軍陣地,在引爆了之前放好的炸藥炸塌入口後他帶人沖到這個防彈掩體的頂端放倒了超過100名日軍並協助消滅了掩體中另外150名日軍。隨後就在作戰任務完成之後他遭到了殘餘日軍的襲擊….

亞歷山大在指揮突擊時留下的珍貴照片

在部隊面臨絕境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展現了非凡的英雄氣概。他無懼生死,在被擊中受到致命傷倒下之前還奮力殺死了3名日軍。在他大無畏戰鬥精神,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和強有力的領導能力的鼓舞下,美軍在3天的艱苦作戰中絲毫沒有鬆懈。他們數次擊退敵人反撲,撕開被嚴密防守的防線並在一段時間竟沒有出現傷亡。

現在,這位將生命獻給了反法西斯事業的戰士終於魂歸故里

戰役結束後,在駐防的3636名日軍中,僅有一名軍官和16名士兵倖存,被強征而來修建工事的1200名朝鮮勞工僅有129名倖存。因此,共計4690名守島人員被打死。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有894人戰死,還有84名受到致命傷的傷患隨後不治身亡

此外,在12000名第2師官兵中還出現了2188名傷患,因此第2師共計傷亡3166名士兵,這些傷亡基本上是在進攻貝蒂歐島的76小時中造成的。

儘管戰役造成巨大傷亡的消息傳回美國國內造成了不小的爭議和批評,但是賈斯特.尼米茲對此的解釋是:“塔拉瓦之戰的勝利為我們在中太平洋踹開了日本防禦圈的前大門。”

最後,為那些70年前為了反抗法西斯主義而犧牲的士兵獻上我們的敬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在戰鬥中被用壞的勃朗寧機槍

榮譽勳章的獲得者小亞歷山大.邦尼曼(上圖)

關於他的讚揚如下:在1943年11月20-22日對駐守吉伯特群島的日軍發動攻擊期間,亞歷山大作為一名海軍陸戰隊第2師第8團2營海岸後勤工作隊的參謀,在面對危險時凸顯出了勇氣和大無畏精神以及強烈的使命感。在己方的突擊部隊被日軍岸防部隊的壓制火力釘在貝蒂歐碼頭動彈不得的時候,他挺身而出。數次不顧敵軍炮火的兇猛打擊組織被壓制的己方部隊轉移陣地。隨後在大規模進攻前他還自願扛起了火焰噴射器和爆破裝置,指揮他的後勤工作隊充當先鋒爆破手突擊敵軍工事並親自炸毀了好幾個….

第二天,當指揮官決定在敵軍堅固的防線上炸開一個口子後,亞歷山大自願請纓。在從己方陣地出發,爬行了大約40碼(37米)後他將爆破裝置放置在一個堅固的炮陣地的入口處。這是他隨後進一步行動的開始。頑強的守島日軍在這些堅固的軍事設施中不斷地反擊,已經在美軍進攻時造成了大量的傷亡。亞歷山大隨後僅在需要補充彈藥的時候才折返回後方,其餘時間都在指揮手下不斷地發動進攻。他無懼身旁的爆炸和呼嘯而過的子彈英勇的沖向敵軍陣地,在引爆了之前放好的炸藥炸塌入口後他帶人沖到這個防彈掩體的頂端放倒了超過100名日軍並協助消滅了掩體中另外150名日軍。隨後就在作戰任務完成之後他遭到了殘餘日軍的襲擊….

亞歷山大在指揮突擊時留下的珍貴照片

在部隊面臨絕境的時候,他的所作所為展現了非凡的英雄氣概。他無懼生死,在被擊中受到致命傷倒下之前還奮力殺死了3名日軍。在他大無畏戰鬥精神,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和強有力的領導能力的鼓舞下,美軍在3天的艱苦作戰中絲毫沒有鬆懈。他們數次擊退敵人反撲,撕開被嚴密防守的防線並在一段時間竟沒有出現傷亡。

現在,這位將生命獻給了反法西斯事業的戰士終於魂歸故里

戰役結束後,在駐防的3636名日軍中,僅有一名軍官和16名士兵倖存,被強征而來修建工事的1200名朝鮮勞工僅有129名倖存。因此,共計4690名守島人員被打死。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有894人戰死,還有84名受到致命傷的傷患隨後不治身亡

此外,在12000名第2師官兵中還出現了2188名傷患,因此第2師共計傷亡3166名士兵,這些傷亡基本上是在進攻貝蒂歐島的76小時中造成的。

儘管戰役造成巨大傷亡的消息傳回美國國內造成了不小的爭議和批評,但是賈斯特.尼米茲對此的解釋是:“塔拉瓦之戰的勝利為我們在中太平洋踹開了日本防禦圈的前大門。”

最後,為那些70年前為了反抗法西斯主義而犧牲的士兵獻上我們的敬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