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位皇帝,竟因為玩核桃遺忘了國事

一說到文玩, 我腦海中第一呈現的就是文玩核桃。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多了北京文化的事蹟, 大多數老北京人手中, 都會有那麼一個核桃用來把玩。

核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盛行把玩的?網上只是有不確定的說法。 一種是從漢朝時期核桃開始當做把玩用品, 這一觀點, 是依據徐州出土的漢墓石刻畫像“戲丸圖”。 還有一種說法, 是著名的學者們認為的, 稱核桃是在明朝時期開始把玩的。

在古代, 有這麼一群技師, 靠著琴技生活, 因此他們格外保養自己的手指。 為了不讓手指漸漸的不靈活, 琴師就借著核桃來鍛煉自己的手指, 長期輔助下去, 就發覺核桃對手指的靈活性很有幫助, 慢慢的, 也就傳到了民間。 此外, 大家發現長期把玩核桃的時候, 核桃會變得周身通紅, 包漿圓潤、如玉如瓷。 正因如此, 把玩核桃也逐漸變成了一種文化, 傳入各個地方。 也出現了許多對核桃的研究者, 不論是形狀、大小、紋理、功效, 都把它一一記錄了下來。

木匠皇帝朱由校

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就特別喜歡把玩核桃, 不管是吃飯還是幹什麼, 只要一有空就開始把玩, 他特別迷戀核桃, 並且還自己親手雕刻核桃。 也因此, 就有了“玩核桃遺忘國事, 朱由校禦案操刀”的核桃野史流傳至今的事蹟。

一提到玩, 清朝算是鼎盛時期, 國家稍稍安穩、富足了。 在那個時期, 乾隆皇帝就特別喜歡核桃, 使得整個時期的人都愛把玩核桃。 在後世也流傳了許多關於文玩核桃的詩句, 來表達大家對核桃的喜愛,

其中就有“掌上旋日月, 時光欲倒流。 周身氣血湧, 何年是白頭”。 文玩核桃作為文化的一種, 也成為了文房擺件的一種, 也稱為文人雅士的四雅之一。

文玩核桃在經歷鼎盛時期後, 由於戰爭和後續的文革期間, 逐漸在世人生活面前淡出,

也只能偶爾見老人把玩核桃, 把玩的原因也大多數是因為強身健體, 因此, 從前的核桃文化大家卻不再記得。

現如今, 大家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消失已久的核桃文化又再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 隨著把玩時間長久, 核桃會出現包漿, 變得如琥珀一般的美麗。 在此把玩期間, 我們領悟了核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心境和無窮的樂趣, 也因為核桃的原因, 結交了志趣相同的朋友, 還有最關鍵的原因, 是能起到強身健體、疏通經絡的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