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時德國那麼強大,為何打不過蘇聯?

文/寂寞的紅酒

德國和蘇聯是二戰時期歐亞大陸最強大的兩個國家。 1941年6月22日, 德國出動550萬大軍突然進攻蘇聯, 引發蘇德戰爭。 蘇德戰爭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陸上戰場, 雙方投入了上千萬兵力, 蘇聯境內到處都是狼煙。 蘇德戰爭打了4年, 最終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 德國那麼強大, 為何會敗給蘇聯?

第一, 德國並非敗給了蘇聯, 而是敗給了盟國。 二戰並非蘇德的戰爭, 而是德國為首軸心國和英美蘇中等幾十個盟國的較量。 作為軸心國的老大, 德國一個國家硬扛美國、英國、蘇聯三大世界頂級強國的圍攻, 幾乎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世界。 美國出錢出武器, 英國出礦出資源, 蘇聯出兵出人力, 三打一還花了四年才把德國打趴下, 德國之強大可見一斑。 二戰中, 雖然蘇聯頂著德國大部分陸軍, 但德國真正輸在了英美的戰略轟炸和海量的資源供給, 英美的轟炸摧毀了德國70%以上的工業產能和礦場,

英美牽制了德國40%的陸軍、60%的空軍、100%的海軍。 蘇聯能扛住德國也離不開美英的支援, 沒有美英的武器和物資, 蘇聯連1942年的冬天都撐不過。

第二, 蘇聯擁有龐大的戰略縱深, 遼闊的國土面積讓德國的閃電戰效果大打折扣。

漫長的戰線和泥濘的道路造成德國後勤補給困難, 遼闊的國土讓德國不得不分兵駐守分散了戰鬥兵員。 蘇聯利用國土縱深將德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事實上, 想打贏蘇聯這樣的龐然大物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歐洲、亞洲、中亞、西亞全線作戰, 讓蘇聯首尾不能相顧, 日本沒有參加對蘇作戰是一個遺憾。

第三, 蘇聯擁有強大的工業和有效的動員體制。 作為歐洲第一工業國, 蘇聯強大的工業是蘇聯能扛住德國進攻的重要因素, 而蘇聯的集權體制又將蘇聯的人力資源優勢全部壓榨出來, 喝伏特加的俄國人本就彪悍, 加上機槍的逼迫, 個個悍不畏死, 連女人都上了戰場, 德國想贏蘇聯真不容易。

第四, 蘇聯惡劣的天氣和糟糕的地形。 蘇聯的嚴寒和泥濘的道路可以說是德軍最大的敵人。 由於義大利拖了後腿, 致使德國進攻蘇聯推遲了一個月, 直接導致德國遭遇了蘇聯的嚴寒, 嚴寒使得德軍後勤跟不上、傷亡慘重、戰鬥力銳減, 最終輸掉了莫斯科戰爭, 讓蘇聯獲得了喘息之機。

第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閒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五,德國低估了蘇聯,德國又出現了戰略失誤。由於德國低估了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決心,也沒有料到美國的插足,所以非常草率的就進攻了蘇聯。1942年德國和蘇聯打的白熱化時,德國仍然在實行悠閒的八小時工作制,有的軍人還在休假,直到兩年後才進行了戰爭的總動員。假如德國開始就出全力,蘇聯恐怕會被一波推。此外,德國屢屢出現戰略失誤,特別是德國的三線作戰,把德國坑慘了。此外,德國的盟友不給力,總給德國幫倒忙也是德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