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空城計是諸葛亮的首創!錯,早他400年前就有人使用過了

話說滎陽大戰中, 被圍困在滎陽城的劉邦聽從陳平之計, 派屬下花重金去賄賂楚軍士兵, 結果達到了楚軍將士離間項羽的目的。 結果受猜忌的範增一怒之下選擇了告老還鄉, 並最終客死它鄉。

而範增死了, 項羽醒了, 痛定思痛的他明白了這一切原來都是劉邦的反間計作怪。 雖然有點遲了, 但好歹還算是懸崖勒馬。 這個時候他又表現出果斷英勇的一面, 馬上把鐘離昧等人都招來, 用很真誠的語氣向他們道歉。

手下的部將們都被他的真誠的舉動感動得個個熱淚迎眶, 紛紛表示誓死效忠楚國, 全力攻克漢軍大本營, 替範增報仇血恨。

冰釋前嫌後, 項羽此時就像是一隻發怒的獅子, 楚軍此時就像是一群饑餓的野狼, 立即化悲傷為力量, 對滎陽進行了瘋狂的大轟炸。 這架勢就好比美國轟炸伊拉克一樣, 一個猛攻猛打, 一個默默地挨打。

劉邦的日子更加不好過了,

因為城門隨時都有被楚軍攻下來的可能。 他站在城上, 見楚軍不斷地向城裡發起進攻, 心情異常的沉重, 他仿佛聞到了死亡的氣息。 是啊, 滎陽城此時已是山窮水盡, 劉邦除非長了翅膀, 否則逃生的機會幾乎為零。

正在他愁眉苦臉的時候, 有一個人站出來, 獻了一條妙計——李代桃僵。

獻計的人叫紀信, 他和劉邦是老鄉, 據說也是最早跟隨劉邦的人, 當年還親眼目睹過劉邦斬那條白蛇的義舉。 紀信的“李代桃僵”計謀的具體做法分兩步。

一是“李代”:讓人假扮成大王, 假裝投降, 用來迷惑項羽。

二是“桃僵”:大王乘機出城逃走。

對於紀信的妙計, 對於病急亂投醫的劉邦來說, 自然舉雙手加雙腳贊成, 只是問題是, 誰願意來當這個替死鬼呢?

劉邦的苦惱很快變成了驚喜, 因為紀信拍著胸脯表示, 他願意來當這個替死鬼。

犧牲別人的生命來救自己, 這叫捨生忘死;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別人, 這叫捨己救人。 從這一點來看, 紀信的思想品德的確是很高尚的, 雖然他當時的解釋很坦然、很平靜,

也有點理所當然:城破了臣也是一死, 如果我一人之死能換取千萬人的性命, 那麼我這一死也就很值得了。 他果然不愧是跟隨劉邦最早參加革命的人, 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 練就了高人一等的人品。

劉邦是幸運的, 危險時刻, 紛亂關頭, 總有敢於赴湯蹈火的人挺身而出, 綻放璀璨而悲壯的生命火花。

有了紀信甘當替死鬼, 陳平想出了突圍的萬全之計, 在李代桃僵之計中又加上了一條空城計。

而項羽接到劉邦送來的“投降信”後, 臉上頓時像盛開了一朵花。 他大笑起來, 這笑聲震天動地, 直透雲霄。

《西遊記》裡面有一個真假孫悟空的故事情節:兩個孫悟空長得一模一樣, 無論從外表和聲音都察覺不出絲毫破綻來。 這連他師傅唐僧都沒法分辨。 《紅樓夢》裡也有這樣的一句話:假做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劉邦詐降成立的前提就是弄了一個假冒他的紀信來做替死鬼。

不過這個假不是說紀信打扮得跟他一模一樣, 連項羽都分辨不出來, 被他蒙混過關了, 他這個假只是幌子。為什麼說只是一個幌子呢?我們接著看故事吧。

投降這一天選擇在晚上。

準確地說是一個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西元前204年5月的那個晚上,緊閉了數月之久的滎陽城門終於在一聲“吱呀”聲中打開了。清脆的聲音驚醒了鐘離昧,他睜開惺忪的睡眼後,知道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此時,楚兵們高舉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先期出來的是一群老弱病殘和婦女,稀稀落落,走了大半夜,一直持續到天亮,不要以為劉邦這邊的效率太低,這就是他們精心打造的“美人計”。

因為美人計這一耽擱,天快濛濛亮的時候,劉邦的投降儀式才正式開始。幾個沒精打采的士兵耷拉著腦袋緩緩推著一輛雕有龍鳳花紋的龍車出來了。龍車雖然慢得像蝸牛爬步,但在漫長的等待後,車越來越近,透過薄薄的車簾,劉邦的頭影若隱若現。

“漢王投降了!漢王投降了!項王萬歲,項王萬歲,萬萬歲!”楚軍開始歡呼起來。對於他們這些始終跟隨項羽征戰在第一線的戰士來說,劉邦的投降意味著解放,而解放就意味著功成名就,可以封妻蔭子,可以告老還鄉,可以安享晚年……這些正是他們拼死拼活所盼的結果啊。

到了營地,龍車戛然而止,楚軍都停止了歡呼,個個屏息斂氣,都翹首期盼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然而,輦車裡的漢王就是不見有下車的意思,空氣仿佛凝固了一樣,氣氛有點壓抑。於是有人把這個情報及時向項羽彙報了。

項羽一聽火冒三丈,於是親自走到龍車前扯下龍車的屏帷,把那“劉邦”從輦車裡轟了出來。

事實證明,假劉邦的易容術並不高明,除了有幾分朦朧的相像外,真偽一看便知。正在項羽不可置信,楚兵們面面相覷時。假冒劉邦的紀信開始說話了:“項羽老匹夫,你中計了,真正的漢王早從後門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他們現在已走遠了,你們想追也來不及了,哈哈哈。”

這是他最後的笑聲,因為隨後項羽為他安排了火葬。

紀信死了,他生前沒有得到了“利祿”(賞賜),身後也沒有得到“功名”(沒有被追封),但他的大名卻永永遠遠地印刻在了中國歷史的歲月長河中,成了一名無名英雄。

他這個假只是幌子。為什麼說只是一個幌子呢?我們接著看故事吧。

投降這一天選擇在晚上。

準確地說是一個漆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的晚上。西元前204年5月的那個晚上,緊閉了數月之久的滎陽城門終於在一聲“吱呀”聲中打開了。清脆的聲音驚醒了鐘離昧,他睜開惺忪的睡眼後,知道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了。此時,楚兵們高舉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先期出來的是一群老弱病殘和婦女,稀稀落落,走了大半夜,一直持續到天亮,不要以為劉邦這邊的效率太低,這就是他們精心打造的“美人計”。

因為美人計這一耽擱,天快濛濛亮的時候,劉邦的投降儀式才正式開始。幾個沒精打采的士兵耷拉著腦袋緩緩推著一輛雕有龍鳳花紋的龍車出來了。龍車雖然慢得像蝸牛爬步,但在漫長的等待後,車越來越近,透過薄薄的車簾,劉邦的頭影若隱若現。

“漢王投降了!漢王投降了!項王萬歲,項王萬歲,萬萬歲!”楚軍開始歡呼起來。對於他們這些始終跟隨項羽征戰在第一線的戰士來說,劉邦的投降意味著解放,而解放就意味著功成名就,可以封妻蔭子,可以告老還鄉,可以安享晚年……這些正是他們拼死拼活所盼的結果啊。

到了營地,龍車戛然而止,楚軍都停止了歡呼,個個屏息斂氣,都翹首期盼這一歷史性的時刻。然而,輦車裡的漢王就是不見有下車的意思,空氣仿佛凝固了一樣,氣氛有點壓抑。於是有人把這個情報及時向項羽彙報了。

項羽一聽火冒三丈,於是親自走到龍車前扯下龍車的屏帷,把那“劉邦”從輦車裡轟了出來。

事實證明,假劉邦的易容術並不高明,除了有幾分朦朧的相像外,真偽一看便知。正在項羽不可置信,楚兵們面面相覷時。假冒劉邦的紀信開始說話了:“項羽老匹夫,你中計了,真正的漢王早從後門腳底抹油,溜之大吉了,他們現在已走遠了,你們想追也來不及了,哈哈哈。”

這是他最後的笑聲,因為隨後項羽為他安排了火葬。

紀信死了,他生前沒有得到了“利祿”(賞賜),身後也沒有得到“功名”(沒有被追封),但他的大名卻永永遠遠地印刻在了中國歷史的歲月長河中,成了一名無名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