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北京大名府——全國唯一可展示的北宋都城遺址

北京大名府——全國唯一可展示的北宋都城遺址

基本概況

北京大名府又稱大名府故城、舊大名府城, 位於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城東北1-8公里處,

現是北宋時期北京大名府遺址。 以大街、魚營(即原禦營)、雙台三個村為中心, 東門口、南門口、鐵川口(即原鐵窗口)、北門口四個村為大名府故城的主要城門。 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為了抵禦遼國南侵而由宋仁宗欽定大名府為北京,升大名府為北宋陪都——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故城與今天大名縣城的位置

故城始建于十六國時的前燕建熙元年(西元360年), 因洪水毀于明建文三年(西元1401年), 共經歷九個朝代, 歷時1042年, 曾兩次做為國都, 七次成為陪都。 一直是州、郡、府治所。 宋代欽定“北京大名府”, 其聲譽聞名古今中外。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1993年公佈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階段的考古工作已探明勘測城址的範圍、形制和平面佈局。 故城遺址的四十八裡京城城牆基址的已勘探定位, 準確標界了外城城周基址、各城門位置、兩水關的位置及遺存情況。 經探測故城呈不規則形狀, 周長22.2公里, 南北長6.8公里, 東西寬5.7公里, 面積約26.1平方公里, 宮城居中, 呈長方形。 由於該城系一次性水毀, 區內留存有豐富的文化層。 見下圖下表。

大名府故城遺址圖

“大名”二字是興旺強大的意思。 據《左傳》、《史記.晉世家》載:獻公十六年(西元前661年)興兵滅掉了它們國境西南方的魏國等三個小國。 勝利後, 獻公把魏國賜予畢萬。 對此, 占卜師蔔偃作了占卜, 結語曰:“畢萬之後必大。 ‘萬’, 盈數也!‘魏’, 大名也!此是始賞開天之矣…”。 意思是說, 萬是盈數, 魏有大名, 這樣賞賜, 是開天其福, 畢萬之後必然要興旺起來。 從此“大名”二字就成為一個興旺強大起來的吉詞。

大名府故城的歷史演進

故城春秋時屬衛, 與齊、魯接壤, 為齊桓公所築五城之一, 時稱五鹿城。 後五鹿城崩, 沙鹿城隨之崛起。 戰國時代三家分晉後, 屬魏地, 魏武侯以為別都, 其子公子元食邑於此。 築城廓建館舍, 稱之為元城。 這是故城歷史上首次作為陪都而出現, 開啟了其輝煌陪都歷史的先端。

西漢前期, 高祖十二年(西元前195年), 置魏郡, 建元城縣, 魏縣, 縣境屬魏郡。 後期, 這裡是王莽得故鄉。 故城因王莽家族“家凡九侯五大司馬, 因以貴鄉稱之”。

十六國前燕建熙元年(西元360年), 把元城縣內的的貴鄉(一個鄉), 從元城縣分離出來, 另建貴鄉縣, 縣治設在孔思集寺(今大街一帶), 這是大名府故城的創建開始, 同時建貴鄉郡, 郡治也在這座城。

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西元535年),分館陶西部複置貴鄉縣,縣治在古趙城。周建德七年(西元578年),因古趙城庳濕,移貴鄉縣治於貴鄉廢治的孔思集寺。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年)在這裡建起了魏州,州治、縣治同廓,從此這座名城得以複生。

隋朝時,大業元年(西元605年),把魏州改為武陽郡,郡治仍在這座名城裡,當時管轄14個縣。大運河的開通為這座城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使此座城得以快速發展。首先是政治中心地位的提高,其次是經濟的繁榮。

唐朝是大名府的興盛時期,唐初,這裡已是河北道的治所。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裡取代了邯鄲和鄴城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成為黃河以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唐朝後期中央權力削弱,形成地方藩鎮割據的局面。唐肅宗時,在魏州設立節度使,設置大都督府,與成德、盧龍、淄青並稱“河朔四鎮”,魏博居四鎮之首。最盛時轄七州,成為北方之雄鎮。唐僖宗光啟四年(888年)時任魏博節度使的樂彥禎,將這座城擴大到城周80裡。共分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大城、羅城和牙城。大城周長80裡,羅城周長40裡,牙城規模較小,整座城的總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這麼大規模的都城在我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大城和羅城均為土城。唐朝時大城有8個門。大城之內是羅城,大致呈圓形,有5個門。羅城之內是牙城,牙城共有東西南北4個門。

五代時期,魏博鎮的地位更高,無論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堪稱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城市。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後唐李存勖在此登上皇帝位,初把魏州當做國都(後改洛陽),這是第一次當做國都。改魏州城為東京興唐府,並把三層城的17個門的名字全改了。如圖

而後在政治上,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期都考慮到魏州的戰略地位而置陪都,當時形成了得魏州者的天下的局面。在五代53年(907年一960年)短暫的政權混戰、經濟衰退的舞臺上,魏州城曾一度成為當權者的北方陪都約40餘年。

宋代是大名府的鼎盛時期,為了抵禦北方契丹南侵,升大名府為東京汴梁的陪都-北京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欽定為北京。當時在宰相呂夷簡主持下,對故城改修外城,增建宮城,置百官,使宮殿規模宏大猶如都城,成為保衛京都汴梁的北部天然屏障。這時將外城收縮與羅城合併,改建成羅城周長48裡206步,皇城周長3裡198步。皇城佈局仿照正都東京汴梁。羅城共9個門,2水關。皇城共6門。

如圖下圖。

北宋時期大名府作為陪都共70餘年,為鞏固北宋統治,抵禦契丹南侵,起到了巨大作用,成為其陪都史上最長、最輝煌、最光彩的一幕。北京大名府規模宏大,十分壯觀。從城池建築上可見當年的雄偉氣派。此時期河北路、河北東路治所及安撫使均駐此城,曾管轄三府、十一州、五個軍,共57個縣。

金代時期,金朝的藩國——大齊的國都設於此城,這是第二次當做國都,同時大名府路的治所也在此城。

元代時期,大名路總管府設在此城,管轄3州5個縣。

明初時期,大名府治所仍在此城。明建文三年(西元1401年)漳、衛兩河水齊發,水位高於城牆,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圮水。

故城從建成到水毀,共經歷9個朝代,歷時1042年,在漫長的歲月裡,先後做過郡、道、州、藩鎮、路、陪都、國都、府等;大都督府、總管府、大都府、節度使、安撫使等重要軍事政治機構都先後駐紮此城。管轄過今北京市、遼寧省大部及黃河以北山東、河南兩省廣大地區。

大名府故城與京杭大運河的聯繫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對其沿線城市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名府故城的發展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它的興衰演變與歷史上京杭大運河沿線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隋代時期的京杭大運河途經大名府故城,就是當時的永濟渠。現在的衛河就是當時京杭大運河的故道。大運河的開通為大名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開元盛世”後,大名府已經成為河北最繁華的地區、北方與江淮水運交通的樞紐和都會。唐末五代時期,在各魏博節度使的精心經營下,大名府成為了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城市。

北宋時期,大名府為陪都是京都汴梁的北大門,有著特殊軍事戰略地位。

金朝時期,大名府成為金朝藩國齊國的國都,是金朝向南方擴張的大本營。

從隋到金代,大名府依託京杭大運河水運樞紐城市的地位,由中原地區的經濟中心發展成為了宋、金時期南北對峙的軍事戰略重鎮。

元朝建立以後,中原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北京,京杭大運河的改道東移,使山東臨清取代了大名府的戰略位置,大名府從此衰落為一個府城,直至明初1401年被漳衛洪水淹毀。

大名今天的衛河(京杭大運河故道)

大名府與北宋四京的城市群格局

北宋時期,北方遼國,對宋的北方構成強大威脅。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國家採取東、西、南、北四京制,以東京開封府作為首都,其他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為陪都。四京分別承擔不同的城市職能。東京開封府地處黃淮之間,控治接引汴河、惠民河、廣濟河和金水河,具有良好的漕運條件,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西京是今天的洛陽,位於黃河中游南岸,北依邙山、黃河,南望洛河、伊河,西據秦嶺、潼關,東靠虎牢、黑石。地形利於防守,設為陪都以備戰時之需。北京位於今天的河北省大名縣,西依太行山,東臨齊魯,南接中原,北望幽燕。府城在當時京杭大運河的西岸,為南北水陸交通要衝。宋考慮過對遼採取進攻戰略,把北京大名府作為與遼對峙的前沿陣地,大名府在當時的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京為今天的河南商丘,為宋太祖帝業肈基之地,以汴河北連東京開封,南接淮河,具有溝通江淮之利。因此,北宋的四京就形成了當時獨特而重要的城市群格局:以東京開封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西京河南府為全國的次中心,以北京大名府為軍事重鎮要地抵禦外敵,以南京應天府為樞紐城市加強與江淮的經濟聯繫。

大名府故城的特色及價值分析

大名府故城的特色及價值分析

全國唯一可開發、具有壟斷性的、保護較完整的北宋都城遺址

故城由於是一次性水毀,區內保存豐富的文化層。古城遺址地表多為大面積農田,村莊較為稀疏,沒有大型的工廠企業,有利於故城遺址的完整發掘與對外展示,與北宋時期其他都城遺址相比,開封宋城遺址被當今的城市壓在下面,洛陽唐宋城遺址南半部也同樣被壓在地下,商丘是明朝重建。因此大名府故城是唯一可開發的、保護較完整的北宋都城遺址。

十分純粹、保護完整的宋代文化遺存

具歷史資料考證,未曾發現大名故城在金、元及明代遭到嚴重的戰亂毀壞及大規模建設的記錄,其宋代文化的保存相對可能更加純粹,也更加完整。

最具考古價值的北宋都城,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大名府故城因一次性水毀,遺址保存完好,其建築基址、宮室佈局、街區格局保存優於其他廢棄的城池。經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後認為,大名府故城是中國最具發掘價值的北宋都城,對之進行發掘,不但對研究北宋北京都市文化有極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必將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氣勢恢弘的古城規模

故城周長22.2公里,外城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5.7公里,總面積26.1平方公里,呈不規則形狀。內城即宮城居中,呈距形,周圍約3裡.站在雙台村宮城遺址之上四周望去,方圓遼闊。

結構嚴謹、防禦嚴密的內外兩重城

故城由宮城和外城兩重城組成。宮城居中,共6門,處在整個城的中軸線上。外城呈不規則形狀,共9門,2個水關。故城佈局符合周禮城制營建思想。

城河互動的完美城市形態

京杭大運河(今衛河)在故城東門外呈s型由南向北穿流而過。大運河既是故城的母親河又是故城的繁華河,同時又像一條飄帶裝點著不規則形的故城,從而形成了城河互動的完美城市形態。

與古羅馬帝國龐貝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大名故城為一次性水圮,城內建築、街區格局等,在大約十七個小時內被泥沙淤沒,類似古羅馬帝國龐貝古城被火山迅速淹沒。由於城池在淤沒後沒有在原址重建,可能較好的保存了城池原貌。若對之進一步發掘,便是中國的龐貝古城。

極具開發旅遊文化的獨特優勢

與北宋時期其他三京開封、洛陽、商丘相比,大名府是唯一可開發完整展示的北宋都城,是極具開發旅遊文化的獨特優勢,可開發成中國唯一的北宋都城遺址文化風景公園。

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

這座城從建到廢共歷時1042年,經歷了9個朝代。在漫長的歲月裡,先後做過郡、道、州、藩鎮、路、陪都、國都、府等;大都督府、總管府、大都府、節度使、安撫使等重要軍事政治機構都先後駐紮此城。管轄過今北京市、遼寧省大部及黃河以北山東、河南兩省廣大地區。

宋太宗、真宗在此駐蹕,狄仁傑、寇准、包拯、韓琦、文彥博、王欽若、歐陽修、蘇轍、黃庭堅等曾在此為官,李白、高適曾在此遊覽,並留下著名詩篇,這些都是這座古城厚重的歷史。

十分豐富的文物遺存

大名府故城一千年多年的發展,留下了豐富而珍貴的文物遺存。文物遺存、宮殿遺址、城牆遺址、古河道遺址、衛河古碼頭遺址、村落古地名、盧俊義莊園遺址 、臨濟興化寺遺址、紅羅寺遺址、地下遺存。


文物古跡

五禮記碑:俗稱五禮碑,為天下第一碑。原立於大名府故城皇宮門外雙台之上(即現雙台村)。碑高12.34米,寬3.04米,厚1.08米,總重140.3噸。原為唐魏博節度使何進滔的德政碑,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親自撰寫碑文,後宋徽宗改刻為“禦制大觀五禮之記”碑。因而稱“唐宋碑”1989年修復後移立於石刻博物館院內。

1956年11月、1966年4月李先年、周恩來總理先後視察此碑。古碑經歷兩代帝王的興建,保存著兩代手法名家的真跡,是研究唐、宋時期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故城西南角。初立于大周聖曆元年(698年),後祠堂及碑因戰亂而毀。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在原址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現祠堂已不存在,僅殘留此碑於原址。該碑青石質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寬1.46、厚0.46米。碑首為六龍戲珠圓首,碑額陽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此碑為研究武則天時唐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大量的唐、宋、元、金、明瓷器,器形有壺、罐、碗、盤、杯、瓶、燈、玩偶等瓷器。

北京大名府是京杭大運河的水運樞紐城市、曾發展成為華北地區最繁榮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都城。在古代城市發展歷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興衰見證了北宋以來歷史的發展、見證了北宋陪都城市建設的狀況,同時也見證了全國政治中心從中原向北京遷移的過程。故城遺址上現存的建築遺址、生活遺址、瓷器文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寶貴結晶,對於我們研究中國歷史、都城發展史、瓷器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家都在看

郡治也在這座城。

南北朝時期,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西元535年),分館陶西部複置貴鄉縣,縣治在古趙城。周建德七年(西元578年),因古趙城庳濕,移貴鄉縣治於貴鄉廢治的孔思集寺。北周大象二年(西元580年)在這裡建起了魏州,州治、縣治同廓,從此這座名城得以複生。

隋朝時,大業元年(西元605年),把魏州改為武陽郡,郡治仍在這座名城裡,當時管轄14個縣。大運河的開通為這座城的發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使此座城得以快速發展。首先是政治中心地位的提高,其次是經濟的繁榮。

唐朝是大名府的興盛時期,唐初,這裡已是河北道的治所。經過“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這裡取代了邯鄲和鄴城區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成為黃河以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唐朝後期中央權力削弱,形成地方藩鎮割據的局面。唐肅宗時,在魏州設立節度使,設置大都督府,與成德、盧龍、淄青並稱“河朔四鎮”,魏博居四鎮之首。最盛時轄七州,成為北方之雄鎮。唐僖宗光啟四年(888年)時任魏博節度使的樂彥禎,將這座城擴大到城周80裡。共分三層,從外到內分別是大城、羅城和牙城。大城周長80裡,羅城周長40裡,牙城規模較小,整座城的總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這麼大規模的都城在我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大城和羅城均為土城。唐朝時大城有8個門。大城之內是羅城,大致呈圓形,有5個門。羅城之內是牙城,牙城共有東西南北4個門。

五代時期,魏博鎮的地位更高,無論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堪稱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城市。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後唐李存勖在此登上皇帝位,初把魏州當做國都(後改洛陽),這是第一次當做國都。改魏州城為東京興唐府,並把三層城的17個門的名字全改了。如圖

而後在政治上,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時期都考慮到魏州的戰略地位而置陪都,當時形成了得魏州者的天下的局面。在五代53年(907年一960年)短暫的政權混戰、經濟衰退的舞臺上,魏州城曾一度成為當權者的北方陪都約40餘年。

宋代是大名府的鼎盛時期,為了抵禦北方契丹南侵,升大名府為東京汴梁的陪都-北京大名府。宋仁宗慶曆二年(西元1042年)欽定為北京。當時在宰相呂夷簡主持下,對故城改修外城,增建宮城,置百官,使宮殿規模宏大猶如都城,成為保衛京都汴梁的北部天然屏障。這時將外城收縮與羅城合併,改建成羅城周長48裡206步,皇城周長3裡198步。皇城佈局仿照正都東京汴梁。羅城共9個門,2水關。皇城共6門。

如圖下圖。

北宋時期大名府作為陪都共70餘年,為鞏固北宋統治,抵禦契丹南侵,起到了巨大作用,成為其陪都史上最長、最輝煌、最光彩的一幕。北京大名府規模宏大,十分壯觀。從城池建築上可見當年的雄偉氣派。此時期河北路、河北東路治所及安撫使均駐此城,曾管轄三府、十一州、五個軍,共57個縣。

金代時期,金朝的藩國——大齊的國都設於此城,這是第二次當做國都,同時大名府路的治所也在此城。

元代時期,大名路總管府設在此城,管轄3州5個縣。

明初時期,大名府治所仍在此城。明建文三年(西元1401年)漳、衛兩河水齊發,水位高於城牆,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圮水。

故城從建成到水毀,共經歷9個朝代,歷時1042年,在漫長的歲月裡,先後做過郡、道、州、藩鎮、路、陪都、國都、府等;大都督府、總管府、大都府、節度使、安撫使等重要軍事政治機構都先後駐紮此城。管轄過今北京市、遼寧省大部及黃河以北山東、河南兩省廣大地區。

大名府故城與京杭大運河的聯繫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京杭大運河的通航對其沿線城市的發展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名府故城的發展就是一個最有力的證據,它的興衰演變與歷史上京杭大運河沿線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隋代時期的京杭大運河途經大名府故城,就是當時的永濟渠。現在的衛河就是當時京杭大運河的故道。大運河的開通為大名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開元盛世”後,大名府已經成為河北最繁華的地區、北方與江淮水運交通的樞紐和都會。唐末五代時期,在各魏博節度使的精心經營下,大名府成為了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的城市。

北宋時期,大名府為陪都是京都汴梁的北大門,有著特殊軍事戰略地位。

金朝時期,大名府成為金朝藩國齊國的國都,是金朝向南方擴張的大本營。

從隋到金代,大名府依託京杭大運河水運樞紐城市的地位,由中原地區的經濟中心發展成為了宋、金時期南北對峙的軍事戰略重鎮。

元朝建立以後,中原的政治中心遷移到北京,京杭大運河的改道東移,使山東臨清取代了大名府的戰略位置,大名府從此衰落為一個府城,直至明初1401年被漳衛洪水淹毀。

大名今天的衛河(京杭大運河故道)

大名府與北宋四京的城市群格局

北宋時期,北方遼國,對宋的北方構成強大威脅。出於戰略上的考慮,國家採取東、西、南、北四京制,以東京開封府作為首都,其他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應天府為陪都。四京分別承擔不同的城市職能。東京開封府地處黃淮之間,控治接引汴河、惠民河、廣濟河和金水河,具有良好的漕運條件,成為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西京是今天的洛陽,位於黃河中游南岸,北依邙山、黃河,南望洛河、伊河,西據秦嶺、潼關,東靠虎牢、黑石。地形利於防守,設為陪都以備戰時之需。北京位於今天的河北省大名縣,西依太行山,東臨齊魯,南接中原,北望幽燕。府城在當時京杭大運河的西岸,為南北水陸交通要衝。宋考慮過對遼採取進攻戰略,把北京大名府作為與遼對峙的前沿陣地,大名府在當時的軍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京為今天的河南商丘,為宋太祖帝業肈基之地,以汴河北連東京開封,南接淮河,具有溝通江淮之利。因此,北宋的四京就形成了當時獨特而重要的城市群格局:以東京開封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以西京河南府為全國的次中心,以北京大名府為軍事重鎮要地抵禦外敵,以南京應天府為樞紐城市加強與江淮的經濟聯繫。

大名府故城的特色及價值分析

大名府故城的特色及價值分析

全國唯一可開發、具有壟斷性的、保護較完整的北宋都城遺址

故城由於是一次性水毀,區內保存豐富的文化層。古城遺址地表多為大面積農田,村莊較為稀疏,沒有大型的工廠企業,有利於故城遺址的完整發掘與對外展示,與北宋時期其他都城遺址相比,開封宋城遺址被當今的城市壓在下面,洛陽唐宋城遺址南半部也同樣被壓在地下,商丘是明朝重建。因此大名府故城是唯一可開發的、保護較完整的北宋都城遺址。

十分純粹、保護完整的宋代文化遺存

具歷史資料考證,未曾發現大名故城在金、元及明代遭到嚴重的戰亂毀壞及大規模建設的記錄,其宋代文化的保存相對可能更加純粹,也更加完整。

最具考古價值的北宋都城,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大名府故城因一次性水毀,遺址保存完好,其建築基址、宮室佈局、街區格局保存優於其他廢棄的城池。經文物考古專家考證後認為,大名府故城是中國最具發掘價值的北宋都城,對之進行發掘,不但對研究北宋北京都市文化有極大的歷史意義,而且必將填補我國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項空白。

氣勢恢弘的古城規模

故城周長22.2公里,外城南北長6.8公里,東西寬5.7公里,總面積26.1平方公里,呈不規則形狀。內城即宮城居中,呈距形,周圍約3裡.站在雙台村宮城遺址之上四周望去,方圓遼闊。

結構嚴謹、防禦嚴密的內外兩重城

故城由宮城和外城兩重城組成。宮城居中,共6門,處在整個城的中軸線上。外城呈不規則形狀,共9門,2個水關。故城佈局符合周禮城制營建思想。

城河互動的完美城市形態

京杭大運河(今衛河)在故城東門外呈s型由南向北穿流而過。大運河既是故城的母親河又是故城的繁華河,同時又像一條飄帶裝點著不規則形的故城,從而形成了城河互動的完美城市形態。

與古羅馬帝國龐貝城有異曲同工之妙

由於大名故城為一次性水圮,城內建築、街區格局等,在大約十七個小時內被泥沙淤沒,類似古羅馬帝國龐貝古城被火山迅速淹沒。由於城池在淤沒後沒有在原址重建,可能較好的保存了城池原貌。若對之進一步發掘,便是中國的龐貝古城。

極具開發旅遊文化的獨特優勢

與北宋時期其他三京開封、洛陽、商丘相比,大名府是唯一可開發完整展示的北宋都城,是極具開發旅遊文化的獨特優勢,可開發成中國唯一的北宋都城遺址文化風景公園。

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

這座城從建到廢共歷時1042年,經歷了9個朝代。在漫長的歲月裡,先後做過郡、道、州、藩鎮、路、陪都、國都、府等;大都督府、總管府、大都府、節度使、安撫使等重要軍事政治機構都先後駐紮此城。管轄過今北京市、遼寧省大部及黃河以北山東、河南兩省廣大地區。

宋太宗、真宗在此駐蹕,狄仁傑、寇准、包拯、韓琦、文彥博、王欽若、歐陽修、蘇轍、黃庭堅等曾在此為官,李白、高適曾在此遊覽,並留下著名詩篇,這些都是這座古城厚重的歷史。

十分豐富的文物遺存

大名府故城一千年多年的發展,留下了豐富而珍貴的文物遺存。文物遺存、宮殿遺址、城牆遺址、古河道遺址、衛河古碼頭遺址、村落古地名、盧俊義莊園遺址 、臨濟興化寺遺址、紅羅寺遺址、地下遺存。


文物古跡

五禮記碑:俗稱五禮碑,為天下第一碑。原立於大名府故城皇宮門外雙台之上(即現雙台村)。碑高12.34米,寬3.04米,厚1.08米,總重140.3噸。原為唐魏博節度使何進滔的德政碑,由著名書法家柳公權親自撰寫碑文,後宋徽宗改刻為“禦制大觀五禮之記”碑。因而稱“唐宋碑”1989年修復後移立於石刻博物館院內。

1956年11月、1966年4月李先年、周恩來總理先後視察此碑。古碑經歷兩代帝王的興建,保存著兩代手法名家的真跡,是研究唐、宋時期歷史、政治和書法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狄仁傑祠堂碑:位於故城西南角。初立于大周聖曆元年(698年),後祠堂及碑因戰亂而毀。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十一月,魏博節度使田弘正在原址為狄公重建祠堂及碑。現祠堂已不存在,僅殘留此碑於原址。該碑青石質地,由首、身、座三部分組成,碑體(除座)高4.46、寬1.46、厚0.46米。碑首為六龍戲珠圓首,碑額陽篆“大唐狄梁公祠堂之碑”,3行3字排列。碑體陽面楷書碑文,由馮宿撰文,胡澄書丹。碑文記述了狄公任魏州刺使時的政績和重修此碑的經過。此碑為研究武則天時唐史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出土大量的唐、宋、元、金、明瓷器,器形有壺、罐、碗、盤、杯、瓶、燈、玩偶等瓷器。

北京大名府是京杭大運河的水運樞紐城市、曾發展成為華北地區最繁榮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都城。在古代城市發展歷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興衰見證了北宋以來歷史的發展、見證了北宋陪都城市建設的狀況,同時也見證了全國政治中心從中原向北京遷移的過程。故城遺址上現存的建築遺址、生活遺址、瓷器文物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寶貴結晶,對於我們研究中國歷史、都城發展史、瓷器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家都在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