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果你有個3~12歲的孩子,那就一定不要錯過這篇文章!

文 / 網路整合

圖 / 千圖網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考個好成績嗎?當然不僅僅是這樣。

教育在於培養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在3~12歲之間, 培養習慣更是非常重要。

小時候的教育, 是一生的根基。 在孩子12歲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 他會受益一輩子, 父母也會省心很多。

怎麼做呢?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 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 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 收穫一種命運。 ”

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能不能擔重任, 會不會辦事, 能力如何, 都跟習慣緊密相關。

圖 / 千圖網

來看看這則故事:

20世紀60年代, 蘇聯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 宇航員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加加林。 挑選第一個上太空的人時, 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當時, 幾十名精挑細選出來的宇航員去參觀飛船, 進艙門的時候, 其他人都大大咧咧地走了進去, 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

加加林的這個動作, 讓主設計師非常感動, 他想:飛船要交給愛惜它的人。 在他的推薦下, 加加林成為人類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宇航員。

機會只有一次, 因為不好的習慣, 他們和太空失之交臂;因為好的習慣, 加加林成為第一個走向太空的人。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很多,

主要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以及一些必要的禮儀習慣。

圖 / 千圖網

首先, 這些生活習慣, 爸爸媽媽們看看吧, 然後教給孩子, 讓孩子受用一生!

一、心態

人生是一條漫漫長路, 心態決定你的走向。

1、積極

積極的態度對生活很重要。 事情可能會很糟,

但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停止抱怨, 尋找辦法, 最重要的是, 相信自己。

2、動力

學會給自己設定一些小目標, 完成之後自我獎勵。 這樣可以體會到完成目標的喜悅, 自己就有了前進的動力。

3、高效

成年人常常拖延, 小孩也是。 一些時候, 人們可以悠閒享受。 但是, 做某些事情的時候, 一定要克服拖延症, 保持高效!

二、社交

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產物。 ”生而為人, 就永遠離不開社交。

1、愛心

告訴孩子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用善意的眼光看待這世界。

2、合作

告訴孩子結交朋友勝於製造敵人, 人們可以合作共贏。 幫助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也會幫助自己。

3、謹慎

善良的人很多,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友好, 要謹慎, 要警惕世界上的惡意, 保護好自己,

遠離壞人。

4、傾聽

要讓孩子學會真正地傾聽他人的聲音, 從而讓孩子能夠理解他人。

5、交談

交談與傾聽是緊密關聯的。 我們需要相互交談, 而不是單一的教導。 讓孩子學會正確的交談, 而不僅僅是聽話。

三、技能

怎麼樣生活得舒適有條理, 是父母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1、維護

保養和維修房屋的各種物件, 包括管道、電器、冷暖設備、油漆等等。 掌握基礎維護的工作和方法, 並且知道什麼時候該請專人維修。

2、清潔

太多的成年人沒有學會如何送洗衣物, 如何清潔房間, 如何使房子井井有條。 要讓孩子真正學會這些, 長大之後他才會有一個整潔的家。

3、條理

讓孩子學會如何擺放文件, 如何讓事物各就各位, 如何建立待辦事宜, 如何建立工作流程, 以及如何集中精力在重要工作上。

圖 / pixabay

除了這些生活習慣,爸媽們還要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這關乎孩子未來的升學與發展!

學生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初期。小學,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更要注意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不愛學習的,往往就是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入學的孩子,要重視習慣培養,為孩子後繼學習打好基礎。

小學一年級:

1、按時完成作業。

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知道三個一。

3、能閱讀拼音小故事。

小學二年級:

1、每天預習半小時。

2、獨立完成作業。

3、認真聽講。

小學三年級:

1、每天預習。

2、閱讀課外書。

3、作業乾淨整潔。

小學四年級:

1、自主學習。

2、積極獨立思考。

3、每天預習複習。

小學五年級:

1、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2、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很多,上面的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以後的學習就會很省心了。

圖 / pixabay

除了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還有禮儀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也尤為重要!

要讓孩子養成這8個良好的禮儀習慣:

1、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千萬不要狼吞虎嚥,既不利於消化,又有損形象。麵條要咬斷吃,不要往肚裡吸;喝湯用小勺。

2、到別人家做客時,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亂翻東西。

3、到別人家做客,不管主人燒的飯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4、用餐完畢,最好幫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對方不讓幫忙,也要有這個舉動,表示感謝。

5、接打電話,第一句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讓對方先掛電話;如果對方讓你先掛,說過“再見”後,停頓3秒再掛。

6、別人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7、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8、對人友善,時刻保持微笑。這是世界通行證,不分國界,永不過時。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具體體現,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也要自己做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範。

良好的習慣,是良好生活的開始。為了孩子的未來,從現在開始,教他養成好習慣!

以及如何集中精力在重要工作上。

圖 / pixabay

除了這些生活習慣,爸媽們還要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這關乎孩子未來的升學與發展!

學生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初期。小學,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更要注意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不愛學習的,往往就是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入學的孩子,要重視習慣培養,為孩子後繼學習打好基礎。

小學一年級:

1、按時完成作業。

2、養成正確的讀書寫字姿勢。知道三個一。

3、能閱讀拼音小故事。

小學二年級:

1、每天預習半小時。

2、獨立完成作業。

3、認真聽講。

小學三年級:

1、每天預習。

2、閱讀課外書。

3、作業乾淨整潔。

小學四年級:

1、自主學習。

2、積極獨立思考。

3、每天預習複習。

小學五年級:

1、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2、閱讀科普讀物與文學作品。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很多,上面的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在孩子12歲以前養成,會為孩子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家長要有耐心,堅持做下去,這樣孩子以後的學習就會很省心了。

圖 / pixabay

除了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還有禮儀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也尤為重要!

要讓孩子養成這8個良好的禮儀習慣:

1、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千萬不要狼吞虎嚥,既不利於消化,又有損形象。麵條要咬斷吃,不要往肚裡吸;喝湯用小勺。

2、到別人家做客時,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亂翻東西。

3、到別人家做客,不管主人燒的飯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4、用餐完畢,最好幫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對方不讓幫忙,也要有這個舉動,表示感謝。

5、接打電話,第一句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讓對方先掛電話;如果對方讓你先掛,說過“再見”後,停頓3秒再掛。

6、別人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7、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8、對人友善,時刻保持微笑。這是世界通行證,不分國界,永不過時。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具體體現,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也要自己做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範。

良好的習慣,是良好生活的開始。為了孩子的未來,從現在開始,教他養成好習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