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諸葛亮名垂千古,但他先祖卻落井下石,被皇帝視為奸邪小人

一提起諸葛亮的大名, 可謂是無人不知, 無人不曉, 他出山輔佐劉備, 可謂是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堪稱千古名臣。 但許多人不知道, 其實諸葛亮的先祖也非常有名, 是以剛直不阿、秉公執法而著稱的, 但此人卻做了一件錯事, 顯得有些卑鄙, 因而被皇帝視為奸邪小人,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那麼諸葛亮的這位先祖叫什麼名字呢?根據《三國志》的記載, “諸葛亮字孔明, 琅邪陽都人也, 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 這句話十分清楚的告訴我們諸葛亮的祖先是漢朝的司隸校尉諸葛豐。

根據史料記載, 諸葛豐在年青的時候, 因明習經學而步入仕途, 擔任郡文學, 相當於市教育局局長。

應該說諸葛豐的仕途還算順利, 他後來被御史大夫貢禹看中, “除豐為屬, 舉侍御史”。 漢元帝時期, 諸葛豐官拜司隸校尉。 別看司隸校尉只是一個兩千石的中級官員,

但權力很大, 它有皇帝欽命使者的身份, 持節“督察三輔、三河、弘農”, “糾上檢下, 嚴刑必斷”, 因此即使“公卿貴戚至長安, 皆恐懼莫敢犯禁”。

司隸校尉的權威, 加上諸葛豐“特立剛直”的性格, 因此京城一帶對他十分敬畏, 當時京師有句俗語“間何闊, 逢諸葛”, 意思世說, 為啥這麼久沒見面, 是因為遇到諸葛豐了, 可見諸葛豐為人剛直, “刺舉無所避”, 京師一帶對他還是十分敬畏的。 連漢元帝也對諸葛豐進行嘉獎, 加封他為光祿大夫。

但之後的一件事, 讓諸葛豐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原來侍中許章以外戚的身份, 得到漢元帝的信任, 因而“奢淫不奉法度”, 一次“賓客犯事, 與章相連”。 諸葛豐絲毫不給皇帝面子, 拿著皇帝的符節, 趁著許章外出的機會, 準備擒拿, 結果許章駕車跑到了皇宮裡。 漢元帝知道事情的原委後, 收回了諸葛豐的符節, 諸葛豐怒而辭職, 但皇帝沒有允許。

諸葛豐在司隸校尉任上得罪了許多人, 因此人們都準備抓諸葛豐的把柄, 偏偏這個時候, 諸葛豐犯了一個錯誤,

也在他的人生中留下了一個污點。 原來諸葛豐被調到城門校尉的任上, 此時他上書彈劾光祿勳周堪、光祿大夫張猛。 漢元帝受到奏章後, 十分不滿, 下詔斥責諸葛豐:

城門校尉豐, 前與光祿勳堪、光祿大夫猛在朝之時, 數稱言堪、猛之美。 豐前為司隸校尉,

不順四時, 修法度, 專作苛暴, 以獲虛威, 朕不忍下吏, 以為城門校尉。 不內省諸己。 而反怨堪、猛, 以求報舉, 告案無證之辭, 暴揚難驗之罪, 毀譽恣意, 不顧前言, 不信之大者也。 朕憐豐之耆老, 不忍加刑, 其免為庶人。

原來諸葛豐之前曾當眾稱讚過周堪、張猛, 如今倆人遭到政敵的攻擊, 岌岌可危, 諸葛豐也來個落井下石, 彈劾兩人, 皇帝認為諸葛豐很不厚道, 無異於奸邪小人, 但是呢, 諸葛豐畢竟年紀大了, 所以不再追究刑責, 免為庶人。 諸葛豐最終老死家中。

平心而論,諸葛豐是個正直的人,但他卻不怎麼懂得官場的規則,得罪的人太多,甚至把皇帝都得罪了。他雖然在彈劾周堪、張猛這件事上,前後行為不一致,有些不厚道,甚至有落井下石之嫌,但應該說他不是奸邪小人,還是一個不錯的官員,只因他得罪了皇帝。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平心而論,諸葛豐是個正直的人,但他卻不怎麼懂得官場的規則,得罪的人太多,甚至把皇帝都得罪了。他雖然在彈劾周堪、張猛這件事上,前後行為不一致,有些不厚道,甚至有落井下石之嫌,但應該說他不是奸邪小人,還是一個不錯的官員,只因他得罪了皇帝。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