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道聖旨請出的“牛青天”是擒審石達開的第一人?是誰在說謊?

1862年7月,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西征軍在大渡河畔被清軍圍困。 石達開為拯救部下性命到清軍曾仕和部詐降, 不料清軍早有準備, 石達開被解送成都淩遲處死, 其部下也被清軍斬殺於大樹堡。

曾仕和只是清軍的一名將領, 並無權力處置石達開。 石達開被俘後, 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清軍方面為何要迅速處死石達開?四川總督駱秉章為何在奏摺中前言不搭後語, 漏洞百出?

石達開(劇照)

要回答這些問題, 我們就不得不從這個人的經歷談起。 此人一直名不經傳, 卻在當時有著青天的美譽;此人在石達開被俘事件中承擔關鍵重要的角色, 此人便是牛樹梅。

牛樹梅, 字雪樵, 甘肅通渭人。 道光二十一年恩科進士, 歷任四川雅安縣、隆昌縣、漳明縣等地的知縣。 同治元年, 因為在地方政績突出, 被朝廷屢次考評為“循良第一”。 牛樹梅在當縣官時, 清明廉潔, 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愛戴和支持,

老百姓稱其為“牛青天”。

1862年, 石達開率西征軍入川, 清廷大為震恐。 四川天府之國, 膏腴之地。 胡林翼說:“西蜀之富, 五倍於兩淮, 十倍於江西, 二十倍於湖北……是失蜀則禍大, 保蜀則福大。 ”胡林翼多次奏請讓曾國藩率軍入川, 曾國藩卻“志在平吳, 不入四川”。

牛樹梅

清廷無奈之下, 只得急調湖南巡撫駱秉章入蜀, 並擢升駱為四川總督。 然而, 駱秉章入川之行並不順利。 首先是手下將領蕭啟江“甫至, 以疾卒於軍。 其部無統屬, 大掠成都市, 居民驚呼蕭兵變, 皆閉戶奔走。 ”(趙爾巽《清史稿》列傳·一百九十三, 駱秉章)手下大將剛到成都就病死, 手下部隊渙散, 大肆搶掠。 其次, 還發生了黔軍將領顏佐才與湘軍發生內訌, 將湘軍將領殺死一事。 清廷為早日剿滅石達開, 急尋一個有威望的人署理四川。 於是嚴令早已回到老家甘肅養老的牛樹梅出山出任四川按察使, 協同駱秉章剿滅石達開。

清廷為讓牛樹梅早日出發, 連下三道聖旨, 時年六十四歲的牛樹梅無法只得再入四川。

清廷為何讓牛樹梅再度出山?原因在於牛樹梅在四川的威望, 牛樹梅素有“牛青天”之稱。 在牛樹梅抵達四川後, 懲治貪官, 安撫民心, 不少依附石達開的難民紛紛放下武器, 加速瓦解了石達開的隊伍。

駱秉章

後世不少學者認為, 牛樹梅是擒審石達開的第一人,

事實真是如此嗎?若是這樣, 那為何歷史只見駱秉章的功績而不見牛樹梅?

我們首先來看下牛樹梅是如何記錄擒獲石達開的, “夏四月, 擒粵逆石達開, 磔之。 達開狡悍善戰, 與洪秀全等同時起事, 在偽六王中之中最為雄傑。 鴟張十二年, 蹂蹭十二省。 蓄謀窺川非伊朝夕, 比年自楚自黔連犯川疆未得逞志, 乃複自滇之米糧壩徑渡金沙, 由寧遠府直趨腹地。 先以中旗賴裕新(即賴剝皮)一股冒險內竄, 晝夜狂奔直走漢南。 而自率大隊數萬乘之, 意將使川兵疲於北而失備于南也。 已而知越雋大路仍有重兵扼截, 乃由冕越小路, 走土司王應元所轄之子打地。 我兵阻河為防, 四路把絕。 河水又複暴漲, 該逆陷入絕地。 殺馬而食, 並以桑葉充饑,乃就擒,所率數萬人殲焉。石逆轎帷風帽皆用黃,上繡五龍,妻妾數人抱子投水,並擒者一五歲子耳。”(牛樹梅《省齋全集》卷2-2)

從牛樹梅的這段文字,我們看到了石達開先鋒賴裕新兵敗被殺,石達開因河水暴漲陷入絕地,妻子投水自殺,自己與五歲的兒子被俘這樣的事實經過。

石達開(劇照)

但是,單憑這點自然是不能斷定牛樹梅是否是擒審石達開的第一人,不過牛樹梅還有以下幾點條件符合了這些要求。

首先,牛樹梅的日記詳實地記錄了石達開被俘的全部經過,牛樹梅的日記清楚地記錄了石達開被俘的過程,甚至連石達開身上穿的衣服什麼顏色,繡了什麼花紋都一清二楚。在日記中,牛樹梅記道,“我兵阻河為防,四路把絕”。這點也符合了石達開當時被困的情形,而“殺馬而食,並以桑葉充饑”道出了石達開缺少糧餉的殘酷現實。這些都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記載,如果不是親臨現場,自然不會有那麼深的記錄。再者,牛樹梅與曾國藩、駱秉章等人不同,此人愛好清名,視名譽如生命,享有“牛青天”之稱。如果不是朝廷嚴令下旨,六十四歲的他斷然不會出山,因此冒功求賞的可能性極低。

其次,牛樹梅曾親自領兵在第一線與石達開作戰,剿滅石達開的主力雖然是駱秉章,但在駱秉章還未到成都前,是牛樹梅率領清軍與石達開血戰。在石達開被困大渡河血戰時,只有牛樹梅率領的清軍和土司離石達開被困的大渡河最近。而且在石達開被擒獲兩天后,駱秉章才“劄藩司劉蓉,馳往大渡河,會同唐總兵等,妥辦善後事宜。”(牛樹梅《省齋全集》卷2-5)由此可知,駱秉章當時不在大渡河,而是得到石達開被擒獲的消息後,才派手下前去處理。

石達開西征軍

最後,是牛樹梅曾勸降過石達開,石達開到牛樹梅大營捨命以全三軍。石達開曾表示“(求榮而事二主)忠臣不為”,但卻希望清軍能“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赦免殺戮。則達願一人而自刎,全三軍以投安。然達捨身果得安全吾軍,捐軀猶稍可仰對我主,雖斧鉞之交加,死亦無傷。”(見《太平天國文書彙編》,第161頁),石達開要想以自己的死救全軍的性命,這一點確實是歷史事實。當時石達開穿著“轎帷風帽皆用黃,上繡五龍”與兒子去清軍大營投降,當時駱秉章遠在成都,石達開自然不會是去成都投降,而是在就近的牛樹梅大營。

石達開被俘(劇照)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在擒獲石達開的功勞上,只見駱秉章而不見牛樹梅?

牛樹梅與駱秉章本身有怨,二人在石達開被俘後矛盾加深。駱秉章與曾國藩的作風別無二致,手下兵馬所到之處燒殺之殘忍令人髮指。牛樹梅曾許諾石達開投降後不殺其手下,這也是石達開投降的條件。然而,駱秉章在命令部下趕到大渡河後,除了將石達開解送到成都淩遲處死外,還就地將二千多降兵殺害於大樹堡。牛樹梅認為這種行為與他的“青天”之名有損,自己要背負上背信棄義之駡名。於是與駱秉章矛盾加深,駱秉章甚至公報私仇上奏朝廷彈劾牛樹梅。駱秉章的隊伍在成都內訌後,到處燒殺搶掠引起了牛樹梅的不滿和多次抗議,駱秉章卻多次包庇手下於是二人矛盾更加緊張。

如此等等,才造成了駱秉章在上奏朝廷時將牛樹梅的功勞一筆勾銷,加之後來石達開入川的大部分資料都被人為銷毀,牛樹梅的功勞也從此銷聲匿跡。

石達開大渡河被俘(劇照)

由此,我們就不難明白了,為什麼駱秉章在奏摺中陳述石達開被俘的情形時,總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因為他本人根本不在現場,而且刻意抹去了牛樹梅的功績、殺降等細節。在整個石達開事件上,駱秉章是一個徹底的說謊者。

並以桑葉充饑,乃就擒,所率數萬人殲焉。石逆轎帷風帽皆用黃,上繡五龍,妻妾數人抱子投水,並擒者一五歲子耳。”(牛樹梅《省齋全集》卷2-2)

從牛樹梅的這段文字,我們看到了石達開先鋒賴裕新兵敗被殺,石達開因河水暴漲陷入絕地,妻子投水自殺,自己與五歲的兒子被俘這樣的事實經過。

石達開(劇照)

但是,單憑這點自然是不能斷定牛樹梅是否是擒審石達開的第一人,不過牛樹梅還有以下幾點條件符合了這些要求。

首先,牛樹梅的日記詳實地記錄了石達開被俘的全部經過,牛樹梅的日記清楚地記錄了石達開被俘的過程,甚至連石達開身上穿的衣服什麼顏色,繡了什麼花紋都一清二楚。在日記中,牛樹梅記道,“我兵阻河為防,四路把絕”。這點也符合了石達開當時被困的情形,而“殺馬而食,並以桑葉充饑”道出了石達開缺少糧餉的殘酷現實。這些都是符合歷史事實的記載,如果不是親臨現場,自然不會有那麼深的記錄。再者,牛樹梅與曾國藩、駱秉章等人不同,此人愛好清名,視名譽如生命,享有“牛青天”之稱。如果不是朝廷嚴令下旨,六十四歲的他斷然不會出山,因此冒功求賞的可能性極低。

其次,牛樹梅曾親自領兵在第一線與石達開作戰,剿滅石達開的主力雖然是駱秉章,但在駱秉章還未到成都前,是牛樹梅率領清軍與石達開血戰。在石達開被困大渡河血戰時,只有牛樹梅率領的清軍和土司離石達開被困的大渡河最近。而且在石達開被擒獲兩天后,駱秉章才“劄藩司劉蓉,馳往大渡河,會同唐總兵等,妥辦善後事宜。”(牛樹梅《省齋全集》卷2-5)由此可知,駱秉章當時不在大渡河,而是得到石達開被擒獲的消息後,才派手下前去處理。

石達開西征軍

最後,是牛樹梅曾勸降過石達開,石達開到牛樹梅大營捨命以全三軍。石達開曾表示“(求榮而事二主)忠臣不為”,但卻希望清軍能“宏施大度,胞與為懷,格外原情,宥我將士,赦免殺戮。則達願一人而自刎,全三軍以投安。然達捨身果得安全吾軍,捐軀猶稍可仰對我主,雖斧鉞之交加,死亦無傷。”(見《太平天國文書彙編》,第161頁),石達開要想以自己的死救全軍的性命,這一點確實是歷史事實。當時石達開穿著“轎帷風帽皆用黃,上繡五龍”與兒子去清軍大營投降,當時駱秉章遠在成都,石達開自然不會是去成都投降,而是在就近的牛樹梅大營。

石達開被俘(劇照)

那麼,既然如此為何在擒獲石達開的功勞上,只見駱秉章而不見牛樹梅?

牛樹梅與駱秉章本身有怨,二人在石達開被俘後矛盾加深。駱秉章與曾國藩的作風別無二致,手下兵馬所到之處燒殺之殘忍令人髮指。牛樹梅曾許諾石達開投降後不殺其手下,這也是石達開投降的條件。然而,駱秉章在命令部下趕到大渡河後,除了將石達開解送到成都淩遲處死外,還就地將二千多降兵殺害於大樹堡。牛樹梅認為這種行為與他的“青天”之名有損,自己要背負上背信棄義之駡名。於是與駱秉章矛盾加深,駱秉章甚至公報私仇上奏朝廷彈劾牛樹梅。駱秉章的隊伍在成都內訌後,到處燒殺搶掠引起了牛樹梅的不滿和多次抗議,駱秉章卻多次包庇手下於是二人矛盾更加緊張。

如此等等,才造成了駱秉章在上奏朝廷時將牛樹梅的功勞一筆勾銷,加之後來石達開入川的大部分資料都被人為銷毀,牛樹梅的功勞也從此銷聲匿跡。

石達開大渡河被俘(劇照)

由此,我們就不難明白了,為什麼駱秉章在奏摺中陳述石達開被俘的情形時,總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因為他本人根本不在現場,而且刻意抹去了牛樹梅的功績、殺降等細節。在整個石達開事件上,駱秉章是一個徹底的說謊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