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凡懂得易經的四點智慧,絕非普通之人

歲月靜靜流過, 無論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遭遇, 我們都應該從中汲取智慧。 人的一生, 如果得不到智慧, 那不過是和動物一樣, 被時間驅趕著走向死亡。 而智慧的人卻能做時間的主人, 靜品時光, 擁有一生。

1

厚德載物

《周易》上說, “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之人首先是心存善念, 心存仁愛之心。 有智慧的人總會把厚德是立身之本, 處世之基。 而那些自以為“聰明”的人, 雖然機關算盡、投機倒把, 最終也不能有善果。 反而聰明的厚道人, 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 往往是不求而得。

厚德是最好的智慧, 也是我們最好的人品。

厚德需要我們不斷地積累善行, 我們經常說, “日行一善”, “日新其德”, 這就是說, 厚德的境界需要不斷的積累才能達到。

2

懂得進退

智慧之人, 懂得進取。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一個智者首先要懂得不斷進取。 只有進取的人才能做成一番事業, 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如果畏畏縮縮, 甚至懶惰, 那就只能虛耗時光。

智慧之人, 懂得退守。 《周易》上說, “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 ”一個人如果只知道進取、前進, 不知道退守, 很可能就會給自己帶來災禍, 也就不能算真正的有智慧。 真正的智者, 總是會把握進退的時機, 該進的時候奮力前進, 該退的時候立馬收手。

3

低調處世

老子說, 君子盛德而容貌若愚。 君子擁有大德、大智慧, 卻在外表上顯得愚笨。

這就是告訴我們, 處世要低調。 低調的人擁有深廣的智慧, 他的修養告訴他不能也沒有必要去炫耀自己。 和光同塵、低調處世, 才是智者的本真狀態。 低調不會掩蓋人的才華, 反而會讓他“光而不耀”, 讓他的智慧更加成熟。

“滿罐水搖不響, 半罐水響叮噹”, 這句樸實的話語表達出了一個樸實的道理, 那就是有辦法有真本事的人, 往往是最沉得住氣不事張揚的。 一個人如果為人處世如果太過高調, 怨恨、嫉妒必然隨之而來。

4

見微知著

智慧的人, 都有遠見, 也都能看清事情的走向。 而這正是因為他們能夠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 看到微小的苗頭, 就知道可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 見端以知末,

故見象箸而怖, 知天下不足也。 ” 班固《白虎通·情性》:“智者, 知也。 獨見前聞, 不惑於事, 見微知著者也。 ”

可見, 見微知著是智者必備的品質。 一個人如果能做到見微知著, 就能提前看到時機的來臨, 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能在災禍沒有發生之前, 就看到苗頭, 防微杜漸, 將災禍消泯於無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