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史前戰爭——亞歷山大東征

“把戰爭帶給亞洲, 把財富帶回希臘”

正當伯羅奔尼薩斯戰爭使希臘諸城邦大傷元氣的時候, 北方近鄰馬其頓國家卻逐漸強大起來, 其國王腓力憑藉其強大的軍事力量, 趁希臘各城邦混亂不堪、無力外禦的時候, 先後奪取了一個個衰落的希臘城邦。 西元前338年, 馬其頓軍隊大敗希臘聯軍于喀羅尼亞城下, 確立了在全希臘的霸主地位。 下一步侵略目標, 便是東方的波斯及其它文明世界。 然而, 西元前336年, 腓力二世遇刺身亡, 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受軍隊的擁戴登上王位, 時年20歲。 他決心繼承父業, 實現其稱霸世界的目的。

亞歷山大曾拜希臘著名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為師, 自幼接受希臘文化教育。 他酷愛希臘文化, 夢想不僅要征服世界, 而且要使世界希臘化。 他I6歲起, 就跟隨父親參加軍事征戰, 學到不少作戰技術和軍事知識。 在著名的喀羅尼亞戰役中,

18歲的亞歷山大曾指揮馬其頓軍隊的左翼取得輝煌的戰果。 亞歷山大繼承王位之後, 即著手仿效希臘人的制度, 實行政治、軍事改革, 削弱氏族貴族的勢力, 加強君主的權力;改革貨幣, 獎勵發展工商業;最重要的是軍事改革, 他創立了包括步兵、騎兵和海軍在內的馬其頓常備軍, 將步兵組成密集、縱深的作戰隊形, 號稱馬其頓方陣, 中間是重裝步兵, 兩側為輕裝步兵, 每個方陣還配有由貴族子弟組成的重裝騎兵, 作為方陣的前鋒和護翼。 亞歷山大通過這些改革, 使馬其頓迅速成為軍事強國。 他在平定國內叛亂和希臘反馬其頓起義之後, 便開始了對東方的遠征。

西元前334年春, 亞歷山大率領馬其頓和希臘各邦的聯軍, 包括步兵3萬人,

騎兵5000人和160艘戰艦, 渡過達達尼爾海峽, 向波斯進軍。 當時波斯帝國已極度衰弱, 大流士三世昏庸無能, 政治腐敗, 內部矛盾重重。 亞歷山大以快速的攻勢輕易地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 西元前333年, 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伊蘇斯大敗波斯軍隊, 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 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 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 輜重全部丟失。 此役後, 聯軍獲得戰爭主動權, 打開了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 西元前332年, 亞歷山大揮軍南下, 沿地中海東岸前進, 攻佔敘利亞, 順利進入埃及, 被埃及祭司宣佈為“阿蒙神之子”(國王), 他自封為法老。 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 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西元前331年春, 亞歷山大又率軍從埃及回師亞洲, 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 尋波斯軍主力決戰。 10月初, 在底格裡斯河東岸的高加米拉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 大流士此時已組織了較強的新軍, 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 號稱百萬, 有刀輪戰車200輛, 戰象15只。 聯軍僅有步兵4萬,

騎兵7000人, 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 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迅速入敵陣, 直逼大流士大營。 大流士逃遁, 波斯軍慘敗。 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 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利斯, 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 摧毀了大流士政權, 擄掠金銀和其它戰利品無數。 據羅馬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記象, 馱運財寶的騾子大約有2萬頭, 駱駝約5000只。 西元前330年春, 亞歷山大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 大流士被其部將謀殺, 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馬其頓軍隊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領土, 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建立起來。

西元前327年, 亞歷山大率軍由裡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 經安息(帕提亞)、阿裡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裡亞(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佔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兵士疲憊不堪。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兵士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畫,西元前325年7月從印度撤兵。前324年,其陸軍回到波斯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裡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歷時10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在東侵過程中,沿途建了許多新城,有好幾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今天已經發展為埃及最大的海港。亞歷山大建都巴比倫,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規劃。但是在西元前323年,他發燒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也隨之瓦解。他的部將展開爭權鬥爭,經長期混戰,在原來帝國版圖內形成了幾個獨立的王國,其中以馬其頓、埃及和西亞三個王國領域最大。

亞歷山大東侵與有些戰爭相比,時間並不算長,但其獨特的進攻和遠距離機動作戰方式,卻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鬥,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戰勝優勢之敵。他在諸兵種運用,特別是騎兵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鬥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做法。

亞歷山大遠征,洗劫和燒毀了亞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將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掠為奴隸,以野蠻、殘忍、落後的手段毀滅了許多東方文明。

亞歷山大遠征,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蘇薩一次盛大奢華的“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親自帶頭同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女兒斯塔提拉結了婚,許多馬其頓的將領都娶了波斯顯貴的女兒,同日參加婚禮的有1萬對之多。在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鄭重宣佈,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親自饋贈給新娘新郎許多禮物,以示鼓勵。他下令讓3萬名波斯男童,學習希臘語文和馬其頓的兵法。亞歷山大以後,希臘文化依然在亞洲得到不斷傳播。歷史學家稱此現象為希臘化文化,將從亞歷山大起到埃及被羅馬征服為止這一段時間(前323—前3年),稱之為希臘化時代。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圖書館裡收藏的從各地收集來的手稿,光是藏書目錄就多達120冊,這些珍藏吸引著東西方各地好學之士到這裡來從事研究。城裡還集中了各種動物,以供學者研究動物學。正是從這時起,希臘人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才更為豐富地發展起來,使希臘文化與科學幾乎在各個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如今天人們都非常熟知的歐幾裡德發明的幾何學,阿基米德的力學、數學和物理學,艾拉托斯特尼的天文學和數學,提奧弗拉斯的農學、植物學,受到馬克思高度評價的伊壁鳩魯唯物Z義哲學,還有醫學、力學、建築學、地理學和解剖學等,都有很高成就。這些文化成就帶來的就是一系列科學發明,如當時用於戰爭中的許多機械性武器,用於生產上的抽水機、水磨、洗滌器等,用於建築工程方面的起重機等。這些發明創造又在東西方各國得到了運用,推動了物質文明發展。這些科學的發明和運用,不能完全歸功於亞歷山大的東征,但卻是與這次東征有一定關係的。這當然是一種客觀後果。

經安息(帕提亞)、阿裡亞、德蘭古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裡亞(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佔領印度河流域,他還企圖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經過多年遠途苦戰,兵士疲憊不堪。由於印度人民的頑強抵抗,加之瘧疾的傳染,毒蛇的傷害,兵士拒絕繼續前進,要求回家。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東進計畫,西元前325年7月從印度撤兵。前324年,其陸軍回到波斯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裡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東征是一次掠奪性遠征,歷時10年,行程逾萬里,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幹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在東侵過程中,沿途建了許多新城,有好幾座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最著名的是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城,今天已經發展為埃及最大的海港。亞歷山大建都巴比倫,部署入侵阿拉伯的規劃。但是在西元前323年,他發燒死去,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龐大的亞歷山大帝國也隨之瓦解。他的部將展開爭權鬥爭,經長期混戰,在原來帝國版圖內形成了幾個獨立的王國,其中以馬其頓、埃及和西亞三個王國領域最大。

亞歷山大東侵與有些戰爭相比,時間並不算長,但其獨特的進攻和遠距離機動作戰方式,卻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鬥,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戰勝優勢之敵。他在諸兵種運用,特別是騎兵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鬥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自己獨到的做法。

亞歷山大遠征,洗劫和燒毀了亞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將成千上萬的勞動人民掠為奴隸,以野蠻、殘忍、落後的手段毀滅了許多東方文明。

亞歷山大遠征,客觀上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在蘇薩一次盛大奢華的“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親自帶頭同波斯國王大流士的女兒斯塔提拉結了婚,許多馬其頓的將領都娶了波斯顯貴的女兒,同日參加婚禮的有1萬對之多。在結婚典禮上,亞歷山大鄭重宣佈,馬其頓人與亞洲女子結婚,可以享受免稅權利。他還親自饋贈給新娘新郎許多禮物,以示鼓勵。他下令讓3萬名波斯男童,學習希臘語文和馬其頓的兵法。亞歷山大以後,希臘文化依然在亞洲得到不斷傳播。歷史學家稱此現象為希臘化文化,將從亞歷山大起到埃及被羅馬征服為止這一段時間(前323—前3年),稱之為希臘化時代。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圖書館裡收藏的從各地收集來的手稿,光是藏書目錄就多達120冊,這些珍藏吸引著東西方各地好學之士到這裡來從事研究。城裡還集中了各種動物,以供學者研究動物學。正是從這時起,希臘人的科學技術與文化才更為豐富地發展起來,使希臘文化與科學幾乎在各個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如今天人們都非常熟知的歐幾裡德發明的幾何學,阿基米德的力學、數學和物理學,艾拉托斯特尼的天文學和數學,提奧弗拉斯的農學、植物學,受到馬克思高度評價的伊壁鳩魯唯物Z義哲學,還有醫學、力學、建築學、地理學和解剖學等,都有很高成就。這些文化成就帶來的就是一系列科學發明,如當時用於戰爭中的許多機械性武器,用於生產上的抽水機、水磨、洗滌器等,用於建築工程方面的起重機等。這些發明創造又在東西方各國得到了運用,推動了物質文明發展。這些科學的發明和運用,不能完全歸功於亞歷山大的東征,但卻是與這次東征有一定關係的。這當然是一種客觀後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