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卓尚基 ‖ 五華抗日醒獅隊(民間故事)

抗戰六十多年前

五華後方支前沿

民間藝術醒獅舞

激勵軍民戰鼓喧

話說, 1939年至1940年冬, 中共五華縣委組織的“鄉村服務劇團”, 由縣指派工委宣傳委員鐘思明為團長,

為了進一步把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農村, 他們以山歌、戲劇的形式到華城、岐嶺、新橋、董鐵、轉水、橫陂等鄉村進行宣傳演出。 尤其是活躍在五華山鄉的“醒獅隊”, 經常根據毛主席《論持戰》中論述的抗戰三個階段進行表演, 使人耳目一新, 群情振奮。 每到一處演出, 只見有位姑娘先唱一首山歌:

大家同志要爭光

團結抗日保家鄉

響應毛主席號召

不久全國就解放

接著, 金獅起舞, 鑼鼓喧天。 以獅子代表中國, 獅子的周圍有經過演員化裝成的各民主黨派、八路軍、新四軍、遊擊隊以及各階層代表, 此外還有國民黨軍人登場。

雄獅就系中國龍

八路遊擊幹勁雄

全國協作打日本

中華蘇醒東方紅

醒獅被上畫有抗戰地圖,

圖上標明我軍、國民黨軍、日軍的地點。 然後由一位講解員指著醒獅被上的地圖, 逐一向群眾解說抗日戰爭中防禦、相持、反攻三個階段, 並指明五華縣在什麼地方堅持抗戰, 軍民應怎樣配合;說明八路軍的壯大, 蘇聯紅軍在歐洲打敗德國法西斯後, 將從某路出兵殲滅日軍, 敵後遊擊隊又如何配合八路軍, 最後反攻勝利。

五華抗日醒獅隊當年以十分生動、形象、通俗的表演, 揭露了日本侵華的罪惡, 宣傳了“論持久戰”策略, 增強了人們抗戰必勝的信心, 至今仍在當地傳為話。

 【作者簡介】卓尚基, 中共黨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分會會員, 廣東省民俗學會會員, 廣東群眾文化學會會員, 文化幹部退休, 著有《長樂風情》, 《華城風采》, 主編《華城地方誌》(初稿)。 居華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