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變革戶籍制度方能消除“假結婚”亂象

近日, 央視記者調查發現, 上海某仲介因有上海市戶籍, 通過與客戶結婚再離婚的方式規避限購政策, 讓客戶順利買到房, 自己坐收6萬元到8萬元不等的報酬。

婚姻本是神聖的, 可在上述案例中卻淪為赤裸裸的交易。 據記者調查, 該名仲介已同4名客戶結過婚, 在當地民政局因此成了“熟客”。 借“假結婚”來買房在“業內”早不算什麼稀罕事, 隨著北京、上海等城市限購政策的出臺, 不具本地戶籍的購房者一律被拒之門外, 他們的購房欲望讓黑心仲介有機可乘。 2015年便有媒體調查指出, 在許多城市, “假結婚”已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

除了購房, 北京等城市買車搖號、孩子上學念書都需要本市戶籍, 而位於產業鏈中端的仲介, 一方面給這些人介紹擁有戶籍的結婚物件, 一方面也擔保交易安全。

與某些農村拆遷前夕出現集體離婚風潮一樣, “假結婚”的氾濫成災與法律、政策存在漏洞有直接關係。 如案例所顯示, 具備上海市戶籍的仲介, 無論與結婚物件之間是否有真情實感, 從登記到離婚各環節在法律程式上都無可挑剔。 有律師表示, 此種做法存在欺詐風險。 的確, 不少仲介在結婚後不肯離婚, 要求分割共同財產, 最終大撈了一筆。 況且認定欺詐的前提是雙方有一方提出申訴, 在實際“假結婚”操作中, 購房者已事先應允給仲介一定報酬,

只要仲介順從地在購房後離婚, 購房者便不會提出訴訟請求、再掀風波。 沿此思路, 要整治“假結婚”亂象, 有關部門必須加大打擊和監管的力度與水準。 “力度”是指監管部門必須主動發現問題, 杜絕此類交易輕易發生;“水準”是指監管部門必須及時填補限購政策在法律層面上的漏洞。 事實上, 這項工作也一直在進行, 不過效果並不理想, 不甚理想說白了是因為辦理“假結婚”的雙方常常你情我願, 一些人為了順利買房、購車、給孩子上戶口, 更是幾近瘋狂地尋找能提供“假結婚”服務的仲介, 他們甘願包庇仲介, 這就讓“假結婚”變得相對隱蔽, 監管部門要想事前防範, 往往力不從心。

儘管存在風險, 許多人依然對“假結婚”趨之若鶩,

這說到底還是因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戶籍是稀缺之物, 太吸引人。 經濟學上, 貨幣被視為一切商品的等價交換物, 為此有人信奉“金錢能買到一切”, 大城市的戶籍如今則扮演著既類似於貨幣又與之大不相同的角色。 戶籍是一個人享受城市最優服務的先決條件, 擁有戶籍, 你便能購買住房、車輛和擁有城市中一系列資源。 反之, 戶籍也成為限制一部分人購房、購車和享受城市資源的關鍵性制約因素。 如果戶籍不是制約買房、孩子入學等的決定性因素, 我們也就看不到那些為拿到戶籍而無所不用其極的現象了。 當然, 國家戶籍政策的各項限制性規定、城市購房同戶籍捆綁在一起的事實是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不可能想當然地說改變就改變, 不過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假結婚”黑市交易的成因相當複雜, 畢竟它與人們一系列基本權利訴求緊密相連, 要徹底消除“假結婚”亂象, 除了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彌補所存在的法律漏洞外, 最終仍要仰賴國家戶籍制度的變革。

“假結婚”在法律程式上雖能瞞天過海, 可畢竟缺乏安全保障, 消費者必須抱著理性態度, 遵守法律, 不參與“假結婚”交易。 對於漫長的人生而言, 大城市的房子、學位、戶口等並非一切, 切勿因執念太深而亂了心智、誤入歧途。 ■路中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