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有一個鎮,比臺灣島還要大,只是人口有點少,還不到2000人

祖國寶島臺灣的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 但在中國有一個鎮比臺灣的面積還要大, 面積達到了4.7萬平方公里, 這個小鎮就是青海省格爾木市下轄的唐古喇山鎮。

說起唐古喇山鎮, 人們更熟悉的是它這樣一個稱號, 萬里長江第一鎮, 這是因為長江起源的沱沱河就在這座小鎮裡面。

唐古喇山鎮位於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全鎮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 這裡是進入西藏的必經之路。 唐古拉鎮北靠可哥西裡國家自然保護區, 北鄰玉樹州治多縣, 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由於青藏鐵路貫穿全鎮, 使得這裡成為青藏線上的一個重要網站。 歷史這裡多為無人區, 不過目前唐古喇山鎮絕大部分都沒人人跡, 官方統計人口約1900人, 一個人比臺灣面積還大的地方, 竟然人口如此少。

新中國成立前, 唐古喇山鎮是玉樹州治多縣的下轄地。 青藏公路修建後, 由於藏區還處於農奴制時期, 叛亂沒有被平息, 這對青藏公路的安全有著嚴重的威脅。 為了保護好這條大動脈, 1956年3月, 國家設立唐古喇山工作委員會, 這是一個縣級單位, 辦公場所就設置在唐古喇山。

1958年, 唐古喇山工作委員遷到了沱沱沿線, 就是今天的唐古喇山鎮所在的區域。

1964年, 國家撤銷唐古喇山工作委員會, 改設烏麗人民公社。 1980年7月, 青海省正式決定由格爾木市“代管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唐古喇山公社”, 也就是說這裡成為了格爾木市的一塊飛地。

之所以這樣是有原因的, 唐古喇山區域原來是隸屬玉樹州的。

由於這裡是無人區, 青藏公路修建後, 這裡這逐漸形成了一個集鎮, 同時唐古喇山鎮的公路在青海只連結到了格爾木, 因此將這個區域從玉樹州劃到了格爾木, 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近年來, 為了保護好長江源頭生態, 改善牧民群眾的生活條件,

並大力實施了牧民定居工程。 同時, 通過積極落實生態補償政策, 讓世代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走進了定居點, 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長江源的生態環境。 除此之外, 還通過禁牧搬遷等措施, 有效減輕了草原壓力, 源頭生態進入自然恢復的良好狀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