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航空公司公眾開放日揭秘——為啥飛機餐“不起飛”更好吃

“航食的廚師只會做航空餐嗎?”、“飛機餐食為什麼‘上天’後就沒那麼美味?”3月28日, 在南航公眾開放日, 22名公眾代表現場瞭解航空餐生產加工製作, 親自品嘗來自航食大廚之手的各色美食。 據瞭解, 杏鮑菇牛肉粒、回鍋肉、腰果雞丁、海味全家福等, 既接地氣又極具個性化的熱食即將在網上訂餐系統上線。

“挪威蟹肉配風乾番茄、煙熏鴨胸配香橙風乾火腿、薩拉米配北海道北極貝、鹵水牛腱肉配煙熏三文魚……”當天,

22名公眾代表走進南航大連航空食品公司參加“第三屆陽光南航公眾開放日”活動。 航食開放日共設置了三個區域:特色餐食展區、現場演示區和品嘗區。 熱乎乎的麵條、精緻的冷餐、甜美的西點, 幾十種航空餐食精品一亮相, 引來公眾代表紛紛拿起手機拍照。

“由於其特殊性, 航空餐食烹飪過程非常嚴格。 ”大連航食行政總廚趙棟告訴記者, 以大碗面為例, 別看僅是一碗麵條, 它想“上天”卻經過了2年的研發、2000多次試驗, 在生產過程中, 僅是麵條的烹飪就需要嚴格經過十幾個步驟才能完成。 而大碗面從加工到入口不能超過6小時時限, “這樣的‘短命’正是為了確保它高端的品質和絕佳的口感。 ”趙棟說,

目前大碗面在南航公務艙配全中餐的航線上配備, 另外, 考慮到航空飛行安全和旅客的生命安全, 很多美味的原料被“禁止登機”。 比如帶鋒利骨刺、易氧化變質、具有刺激性氣味和易產氣的原料都是禁止使用的。 不同的航線, 航食公司也會根據航班時刻和飛行時長來制定餐別。

“為什麼在這裡吃到的飛機餐和在飛機吃到的味道不一樣?”現場, 有公眾代表提問。 據介紹, 在選擇受限的食物面前, 人們因為高空飛行而導致味覺中對甜味和鹹味的感知程度下降, 所以, 旅客會感覺沒什麼食欲。 此外, 為確保餐食品質和航班正點, 餐食必須在短時間快速製作完畢, 同時要嚴格控制生產的環境溫度、加熱溫度、冷卻和冷藏溫度。

餐食在旅客食用前經過了加熱、速冷、儲存、運輸、機上二次加熱這一系列過程, 導致餐食的色香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正因如此, 航空餐“不起飛”更好吃。

據瞭解, 近期一些接地氣又具個性化的菜品將在南航網上訂餐系統上線, 其中包括杏鮑菇牛肉粒、回鍋肉、腰果雞丁和海味全家福。 安玉 淩興東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齊媛媛(攝影:王有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