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過去老北京城的南北城,就是滿漢分界線!

北京分為南北城, 也叫內城外城, 北城為內城, 南城為外城。

說到北京南北城的分界線就必須提到北京的城門, 北京到底有多少座城門?也許您能說出來幾個, 但是要是讓您捋著裡九外七皇四門這個順序您未必能答得上來。

老北京城又叫四九城。 這裡面的四就是指的皇城的四個門, 和內城的九個門。

早先北京城並沒有內外城之分。 內城九門就是整個北京的版圖。 這外七門是明嘉靖年間因為害怕蒙古人和女真人而修築的。 在此之前並不存在。 出了前門就算外城了。

這也就是有了今天咱們所說的南城。 那北城自然就是指的明嘉靖年修建的內城城牆以北的區域了。 內城原本的形狀就像一個口字, 修建了外城之口北京形成了一個品字型。 上窄下寬。 北京的二環路基本就是按著北京內外城的走向修建的。

外城的七座城門分別是, 東便門,

西便門, 廣安門, 廣渠門, 左安門, 右安門。 還有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最南門-永定門。 位置上搞清楚了北京的南北城的分別。 咱們就該說說, 南城和北城的區別了。

清軍入關後, 一部分將領還是要求帶著戰利品回滿洲老家, 但攝政王多爾袞力排眾議, 要求遷都北京,

並請順治入關。 這樣滿洲大批人馬隨龍入關, 開始均均居住在北京, 後再派往各地打仗, 並駐防各地。

在北京, 為避免擾民, 而決定旗民分住。 八旗軍隊住北城, 民人住南城。 但北城原有的寺廟還保留。 後一些漢族做買賣的也有又遷入北城的。 但總體說北城由旗人居住, 不僅滿洲八旗, 還有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這樣也就形成北京南北城不同的文化特點, 南北城的老北京人也有著不同的性格和生活習慣。

當然說起北京的滿族, 不僅在內城, 在西郊還有外三營, 南郊則是圍獵場的八旗駐軍。 還有就是分散一些王爺墳守墳部隊, 包括守護明十三陵的八旗部隊。

北城更為重視文化和教育, 所以北京百年以上的中小學還有北京大學舊址等, 都是在北京的北城。

這和當年北京的規劃也有很大的關係, 就拿全國最好的大學北京大學為例。 原來就在位於南沙灘不遠的的五四大街上, 離故宮的東南角只有咫尺之遙。 現在北京大學那個地方是原來燕京大學的舊址。

除了大學。 北京最好的高中也集中在北城。 以北京四中為首, 實驗一中, 北京101中學, 這些都是中學裡面的最好的學校。 南城除了匯文中學, 還真數不出幾所來。

據不完全統計,不算大學,光百年以上的中小學就有七、八十所。

首批“百年學校”主要集中在東城和西城兩個老城區,以小學居多,少部分是中學,還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其中,東城區有11所,西城區有13所,海澱區有兩所,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密雲、延慶等區縣各有1所。

現在去後海,可以發現那裡有很多清朝王府、公主府等,過去王府比較分散,只是後海的保存的比較好。到了解放後,北城也是多以軍人,知識份子和各種權貴。這些人並不是北京的原住民。南方人居多。

所以北城也分佈著空軍大院,海軍大院,外交部大院等。大院裡的孩子父母也都是國家的軍政要員。這些人可以算是北京的“新移民”。

前門大柵欄,就是南北城交界地方,北城的商家少,更沒有戲園子等娛樂設施。而北城的富人多,有消費能力,所以老字型大小往往就開在剛進南城的大柵欄,還有就是再往南的天橋。

宣武那邊,還有很多外地人開動會館。所以南城的特色是商業發達。漢族人進京當官以及上京考試的人都住南城,漢族大臣也在南城購置房屋,所以南城的名人故居也很多。

這就形成不同於北城的南城文化。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

據不完全統計,不算大學,光百年以上的中小學就有七、八十所。

首批“百年學校”主要集中在東城和西城兩個老城區,以小學居多,少部分是中學,還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其中,東城區有11所,西城區有13所,海澱區有兩所,通州、順義、昌平、大興、懷柔、密雲、延慶等區縣各有1所。

現在去後海,可以發現那裡有很多清朝王府、公主府等,過去王府比較分散,只是後海的保存的比較好。到了解放後,北城也是多以軍人,知識份子和各種權貴。這些人並不是北京的原住民。南方人居多。

所以北城也分佈著空軍大院,海軍大院,外交部大院等。大院裡的孩子父母也都是國家的軍政要員。這些人可以算是北京的“新移民”。

前門大柵欄,就是南北城交界地方,北城的商家少,更沒有戲園子等娛樂設施。而北城的富人多,有消費能力,所以老字型大小往往就開在剛進南城的大柵欄,還有就是再往南的天橋。

宣武那邊,還有很多外地人開動會館。所以南城的特色是商業發達。漢族人進京當官以及上京考試的人都住南城,漢族大臣也在南城購置房屋,所以南城的名人故居也很多。

這就形成不同於北城的南城文化。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