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春秋與戰國是憑什麼來劃分的?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春秋:成為霸主, 尊王攘夷, 號令天下。 除了小的不能再小的諸侯, 基本沒什麼滅國戰。

戰國:擴大地盤, 消滅敵國, 最後百余諸侯只剩七雄爭霸。

西元前475年究竟出了什麼重要事件, 大家都把它作為一個歷史時期的分界時間?

一般史學界以三家分晉, 田氏代齊為春秋戰國分界線。

關於春秋戰國斷代, 歷來說法不一:或以《春秋》絕筆之年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為春秋下限, 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為戰國始年, 或以周貞定王元年(前468年)為戰國始年, 等等。

殖民時代的端與結束:

春秋:大殖民時代剛開始, 到處都是原始森林, 出門就迷路, 所以水路是最可靠最重要的交通方式。

遠征的目的是統一思想, 順便掠奪人口, 各諸侯自己國家內部的荒地都沒有開發好, 沒興趣要遙遠的土地。

這一時期的策略是專著發展、增加人口。

看齊桓公就知道, 他把一些被滅的小國在自己國內給封地, 讓他們安居。 要是開發好的地盤, 那還不拆遷打架什麼的。 其實這事的本質是搶人, 春秋時期, 人比地貴。

戰國:大殖民時代基本結束, 人口大爆炸已經發生, 全中國有數百萬職業軍隊(不生產、專業打仗)。

這一時期的策略是遠交近攻, 目的是擴大地盤。

這一時期, 地比人貴。

土地制度和地主階層:其實從春秋時期齊桓公的管仲改革開始, 分封制的土地制度就開始變化, 只不過這個變化沒有觸及土地所有制。

到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確立土地私有制, 地主這個階層開始出現,

意味著官僚這個階層開始出現, 官僚的目的是大地主, 從而產生了影響之後一千年的世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