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我們幼時最愛吃的純天然“零食兒”,你永遠忘不掉!

我們幼時最愛吃的純天然“零食兒”, 你永遠忘不掉!‖百味中原

文‖張生麗

軟萌惺忪的春天, 打著春風的哈欠, 又一次醒來了。

枝頭冒出的嫩芽,

有的像嬰孩熟睡中攥緊了的小拳頭, 元氣十足地舉在藍天下, 有的像他們還眯著的毛乎乎的睡眼, 在陽光的溫暖裡, 或許下一秒鐘就睜了開來, 眉目清澈展露笑臉。

返青的麥田裡、河溝旁, 各種各樣的美滋味也都冒了出來, 柳穗兒、薺薺菜、麵條棵、米米蒿、茵陳、蒲公英、香椿頭……如繁星密佈, 數不勝數。

人是感覺的動物, 所有的記憶, 不外乎最初獲取的那些氣息、味道、聲色體觸。

於是就想起這個季節, 故鄉汝河灘裡的茅草根, 心中頓時泛起小清新的感覺, 這感覺源於童年味蕾的記憶, 那嚼在口裡的, 甜絲絲、脆生生、涼爽爽的滋味。

茅草根是鄉間隨處可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生長在路旁向陽草地或山坡上、河灘中, 根莖盤曲在泥土中, 匍匐橫走, 密被鱗片, 花穗形狀如長矛, 顏色潔白, 因此也叫白茅根。

它的根莖春、夏時節皆可以挖了來吃。 尤以初春的滋味最好、水分最多, 最為鮮嫩, 不但是鄉間孩子們的美食, 還是一味中藥, 有涼血止血, 清熱解毒的功效。

春天氣溫漸暖,

人很容易“上火”, 此時, 正是白茅根旺長之季, 採挖新鮮的茅草根煎水當茶喝, 是農家人世代相傳的一個防治瘟病的偏方。

記得小時候, 母親在鄉村中學任校長, 她以校為家, 常組織老師學生們勤工儉學, 植樹種蓖麻、拾糞摘棉花、給麥田捉瓢蟲、遛紅薯、上山殺仡針(荊棘)給學校菜園做籬笆。

每年一開春, 懂些藥理醫道的母親, 還一定要親自領著老師學生們, 到村東河灘或山坡上, 挖回來很多茅草根, 讓校工熬成一桶桶的涼茶, 放在每間教室門口, 桶蓋上放著一隻葫蘆瓢, 孩子們來上學時都要排隊舀著水喝, 好安全度過流感多發的春季。

凡在鄉間生活過的人, 不會不認得茅草根。 從地裡挖來曬乾後, 捆成小捆懸掛在房檐下、牆壁上, 一年四季, 誰有個頭疼腦熱、暴發火眼, 或流鼻血、小便不利的, 都拿它來泡茶或熬成水喝。 大人孩子有事沒事的, 抽取幾根, 放在嘴裡咀嚼, 它和農家的親密關係, 就像檳榔之於南方人、口香糖之于現代城市人。

茅草根不但根莖可以食用, 初生尚未開放的花序, 也是一種美味, 學名“白茅針”, 俗稱“茅芽”。

茅芽最適合抽取食用的季節是早春二月, 到了三月三, 抽出的茅芽就老了, 人不能食用, 只能喂牛吃。

初生的茅芽, 像一個個剛冒出頭的小筍子, 輕輕用力從草葉中間, 將它們抽采下來, 剝開了外面裹著的那層綠衣, 吃起來有一股青草的清香滋味,還濕潤著的毛毛團,像棉花糖,卻缺少些糖的甜蜜,食之雖淡然無味,但總也不舍唾棄。童年生活在農村,尚不能溫飽的70後們,想必忘不了這種“零食兒”吧。

在魯北平原,茅芽還被稱為“谷荻”,宋人蘇頌記載:“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六月采之。”

小時候,沒少去汝河灘挖茅草根,從鬆軟的的沙土地裡,可以直接用手薅出來,擦去沾染的泥土,或在清淩淩的河水中淘洗一下,放進嘴裡咀嚼,解渴又解饞,那甜滋滋的味道,從唇齒一直蔓延到心間,從童年一直回味到今天。

長大後遠離鄉間,走進大學校園,一個安靜的午後,在圖書館的書海中,卻驚喜地發現,童年熟識的那些野草野菜,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早已藏在書本裡,等待著我來開啟,再次重逢。

這本書就是《詩經》,已經有2000多歲的它,不但是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尤其裡面提到的很多花草野菜,至今還是人們口中的美食美味。

大自然的無私饋贈,和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傳統優秀文化一樣,綿綿不絕傳承至今。

詩經裡有幾處白茅的身影,比如《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有女懷春,起士誘之”。

白茅在古代是潔白、柔順的象徵,祭祀時常用來墊托或包裹祭品,這首愛情詩裡,年輕的獵人就是用白茅包裹著獵獲的野鹿來討好少女,表示自己的傾慕之意。

初生的白茅,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荑(ti)”,因其白皙而柔嫩,被用來形容美人的纖纖玉手,《詩經·衛風·碩人》中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想來這最貼地氣的茅草根,一定也是白居易詩中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離離原上草吧,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假如歷史是一條古道,那無數的平民百姓,一定就是千秋百代、榮枯蔓延不絕的茅草根。

甜甜的茅草根,讓我在書裡又咀嚼出來許多美妙的味道。如果說嚼得菜根香,則百事可做,那嚼得草根香者,則必能安怡樂道,不染浮躁。

寫到這裡,停筆從書桌前抬頭,看窗外花紅柳綠、鶯燕熱鬧,這春天是如此美好,遙想故鄉大地豐饒。好想暫且推開案頭書卷,飛奔回故鄉的田野上,那一片青青的河邊草,才是此刻我心最嚮往的地方。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張生麗,70後 ,一個生活在鄭州的法律人,一個喜文好靜的閱讀者。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吃起來有一股青草的清香滋味,還濕潤著的毛毛團,像棉花糖,卻缺少些糖的甜蜜,食之雖淡然無味,但總也不舍唾棄。童年生活在農村,尚不能溫飽的70後們,想必忘不了這種“零食兒”吧。

在魯北平原,茅芽還被稱為“谷荻”,宋人蘇頌記載:“處處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亦可啖,甚益小兒。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潔白,六月采之。”

小時候,沒少去汝河灘挖茅草根,從鬆軟的的沙土地裡,可以直接用手薅出來,擦去沾染的泥土,或在清淩淩的河水中淘洗一下,放進嘴裡咀嚼,解渴又解饞,那甜滋滋的味道,從唇齒一直蔓延到心間,從童年一直回味到今天。

長大後遠離鄉間,走進大學校園,一個安靜的午後,在圖書館的書海中,卻驚喜地發現,童年熟識的那些野草野菜,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早已藏在書本裡,等待著我來開啟,再次重逢。

這本書就是《詩經》,已經有2000多歲的它,不但是第一部詩歌總集,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尤其裡面提到的很多花草野菜,至今還是人們口中的美食美味。

大自然的無私饋贈,和祖先遺留給我們的傳統優秀文化一樣,綿綿不絕傳承至今。

詩經裡有幾處白茅的身影,比如《詩經·召南·野有死麕》中,“野有死麕(jūn),白茅包之;有女懷春,起士誘之”。

白茅在古代是潔白、柔順的象徵,祭祀時常用來墊托或包裹祭品,這首愛情詩裡,年輕的獵人就是用白茅包裹著獵獲的野鹿來討好少女,表示自己的傾慕之意。

初生的白茅,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荑(ti)”,因其白皙而柔嫩,被用來形容美人的纖纖玉手,《詩經·衛風·碩人》中有“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想來這最貼地氣的茅草根,一定也是白居易詩中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離離原上草吧,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假如歷史是一條古道,那無數的平民百姓,一定就是千秋百代、榮枯蔓延不絕的茅草根。

甜甜的茅草根,讓我在書裡又咀嚼出來許多美妙的味道。如果說嚼得菜根香,則百事可做,那嚼得草根香者,則必能安怡樂道,不染浮躁。

寫到這裡,停筆從書桌前抬頭,看窗外花紅柳綠、鶯燕熱鬧,這春天是如此美好,遙想故鄉大地豐饒。好想暫且推開案頭書卷,飛奔回故鄉的田野上,那一片青青的河邊草,才是此刻我心最嚮往的地方。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攝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張生麗,70後 ,一個生活在鄭州的法律人,一個喜文好靜的閱讀者。

“百味中原”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hnxc126@126.com 。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