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深度|從中國香蕉上市第一股看產業發展五大趨勢

行業觀察

對於深度調整期的我國香蕉產業, 中國香蕉第一股、有行業風向標之稱的天地人在海南的堅守和其對自己發展道路的自信, 值得行業人思考。 而從其年報成績、商業模式、經營情況、戰略目標等方面, 我們也不難看出香蕉產業發展的幾個方向。

文/南方農村報 農財網香蕉通記者 李金璽

圖/潘瀟

趨勢一:散戶退出, 規模戶邁向多元化種植

在2015-2016年行業整體低迷的大背景下, 廣西、雲南等地部分散戶或棄種、或改種, 還有一部分規模公司或基地堅守行業, 不懼陣痛, 他們逐漸分散種植風險, 開始實現多元化種植。

過去, 天地人以香蕉為主打產品, 主營收入90%以上來源於香蕉, 產業過分集中, 產品較為單一, 存在較大的潛在風險, 如病蟲害爆發、市場行情波動、海南颱風等。

自2015年登陸新三板以來, 海南天地人進行產業、產品結構的深度調整。 在保持香蕉產業優勢的前提下,

戰略性地發展特種香蕉、紅龍果、鳳梨、熱帶柚、牛油果等高附加值的品種, 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以2017年為例, 天地人新調產的紅龍果、鳳梨、熱帶柚、牛油果等高附加值的品種在原有的基礎上, 鳳梨擴種至5910畝、熱帶柚2000畝。 今年上半年, 天地人鳳梨、火龍果的對營收貢獻已經超過1000萬, 兩者銷售收入占上半年營業收入接近40%。

海南天地人通過新品種的規模化種植, 降低香蕉單一品種的市場和自然災害的風險, 不斷提升新種植品種在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占比。

與海南天地人類似, 在枯萎病的侵襲和行情接連低迷的情況下, 我國一些有實力的香蕉公司正開始逐漸擺脫香蕉單一種植的風險, 走多元化種植道路。

像廣西金穗, 今年開闢了幾千畝的火龍果;廣西金牛建大、廣西佳聯瀛等公司也都在柑橘等方面進行著有益嘗試。

趨勢二:呵護土壤, 從掠奪開發回歸健康種植

這幾年香蕉產業瘋狂擴種, 而枯萎病也不斷蔓延。 掠奪式開發的短視行為已讓許多人驚醒。

“再也不能重蹈覆轍, 香蕉產業應該回歸理性, 重視土壤養護, 回歸健康種植。 ”已經成為共識。

海南天地人副總裁趙軍曾指出, 現在香蕉產業面臨的問題從深層次上看並不是敗在了香蕉枯萎病上, 而是敗在了我們過去發展過於注重眼前階段性利益, 而沒有從深層次去認識一個作物, 從深層次去認識土壤, 這是產業目前走彎路的一個根本原因。

作為海南香蕉第一大戶, 在海南香蕉產業不斷衰退情況下, 天地人之所以在枯萎病高發的海南島屹立不倒, 最關鍵之一就在於其香蕉枯萎病防控技術, 其核心就是對土壤的養護。

天地人注重氮磷鉀以及各種微量元素的均衡, 通過使用生物有機肥, 建立有益生物種群,

公司各基地枯萎病發病率低於3%, 並成功實現了同一地塊, 不輪作、不換苗, 連續豐產多年。 天地人的和雅香蕉基地目前已經種了16年香蕉, 連續留芽16造, 可謂一個“奇跡”。 這個基地裡也會有巴拿馬病, 但是它卻可以自我修復。 “這得益於其有機值超過3%, PH值超過6, 土壤的透氣性、有機值和有益菌較高, 土地隨處一挖都有蚯蚓。 ”

從海南放眼全國香蕉產區, 在經歷了盲目擴種的教訓後, 這兩年許多香蕉人對土壤保護意識逐漸增強。 在廣西大基地裡, 對於改善土壤的肥料特別是有機肥的使用量越來越大、比例也越來越高。 花生麩(餅)、羊糞及菌肥成為新型熱門農資。

可以預見的是, 在廣西和雲南枯萎病不斷蔓延的當下, 在不久的未來, 這些注重呵護土壤的香蕉公司或基地,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今後,誰先關注和保育好土地,誰先掌握好了抗病品種的栽培技術,誰就是贏家。”

趨勢三:打造品牌,與下游果商深度聯合

縱觀國內香蕉產業發展,盤子好像做的很大,但其實國內香蕉整體的市場影響力還不足。近幾年,我國香蕉產業在技術越來越成熟、基地設施也逐漸健全。但在銷售環節,仍然還未改變地頭交易困境,品牌延續和品牌建設處於初級階段。

從2016年開始,天地人對銷售模式進行變革,從地頭銷售轉為嘗試對接下游終端品牌果商。目前,天地人已經和像百果園、都樂、鮮豐、長沙綠葉等知名果商建立合作。天地人通過精細化管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借助品牌果商力量,打造高端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獲得更大的品牌溢價。

在行銷過程中,根據自身香蕉高品質的特性,在行銷上定位高端市場。同時,採取差異化行銷戰略,實施“讓開大路,佔領兩廂”戰略,銷售區域選擇避開北上廣等一線,以及進口香蕉到岸港口的城市,開拓西部地區如陝西、甘肅、寧夏、新疆、西藏的省區市場,形成自己的優勢市場;其次與進口蕉打“空間差”,與國內其他高端蕉打“時間差”,與低端蕉打“價格差”,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以“空間換時間”,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以“時間換空間”。

在廣西或老撾等規模化公司裡面,像廣西金穗、廣西佳聯瀛、廣西金牛建大公司等正加強與上海佳農、北京永信恒昌等下游果商公司聯合,分工合作,強強聯合,打造國有香蕉品牌。

這或許也是未來國內香蕉品牌打造的一個方向。

趨勢四:打通農資供應鏈,實現有機結合

延伸產業鏈,天地人將種苗、種植、銷售與加工有機結合。今年,天地人計畫落地實施的臨高熱帶水果健康種苗產業園項目,進入種苗領域。

而之前,天地人依託十七年來積累的熱帶水果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將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管理變成生產力,進行技術和管理輸出,在廣西和老撾很多基地的技術或植保服務都是來源於天地人團隊。

天地人從一個單純的種植企業發展成一個農業服務型公司,打造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提升天地人品牌的影響力和溢價能力。

實際上,在我國現在的規模化香蕉公司裡,像廣西金穗早已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發展,他們將項目與旅遊、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部分香蕉公司通過全產業鏈的打造,降低了運營成本,多節點增加利潤來源,獲得更大利潤率。這也是我國規模化香蕉公司的一個發展方向。

趨勢五:農業4.0,機械化到智慧生產

在本期半年報中,天地人首次提出了“從農業2.0向農業4.0發展”。

農業4.0是以物聯網、大資料、移動互聯、雲計算技術為支撐和手段的一種現代農業形態,是智慧農業,是繼傳統農業、機械化農業、資訊化(自動化)農業之後進步到更高階段的產物。

從1.0的體力和蓄力勞動農業到2.0的機械化農業,再到3.0的資訊化(自動化)農業,最後達到現代農業的最高階段4.0,這充分展現了現代農業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天地人報告顯示,公司商業模式正逐步從單一香蕉種植模式,逐步向以品種、技術領先,以產品的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為發展方向,三產融合,平臺搭建,從農業2.0向農業4.0發展。

“隨著國家系列政策的下發,特別是土地‘三權分置’政策的推出,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的農業時代已經到來。為公司從農業2.0向4.0進發創造了政策背景;從公司戰略層面看,公司十七年的積澱,為農業從2.0到4.0奠定了基礎;公司產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則提供了產業支撐。”徐詠梅告訴記者,香蕉產業插上農業4.0的翅膀,或將在現代智慧農業領域取得廣闊空間。

徐詠梅認為,“新零售”、“新農人”是時代發展趨勢,香蕉人要告別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善用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思維和工具,互聯網+農業,線上線下結合,使農業做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現代農業。

.....................................................
本文系農財網香蕉通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作者: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金璽
今日編輯:趙飄飄
這些注重呵護土壤的香蕉公司或基地,將會是最後的勝利者。“今後,誰先關注和保育好土地,誰先掌握好了抗病品種的栽培技術,誰就是贏家。”

趨勢三:打造品牌,與下游果商深度聯合

縱觀國內香蕉產業發展,盤子好像做的很大,但其實國內香蕉整體的市場影響力還不足。近幾年,我國香蕉產業在技術越來越成熟、基地設施也逐漸健全。但在銷售環節,仍然還未改變地頭交易困境,品牌延續和品牌建設處於初級階段。

從2016年開始,天地人對銷售模式進行變革,從地頭銷售轉為嘗試對接下游終端品牌果商。目前,天地人已經和像百果園、都樂、鮮豐、長沙綠葉等知名果商建立合作。天地人通過精細化管理,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借助品牌果商力量,打造高端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從而獲得更大的品牌溢價。

在行銷過程中,根據自身香蕉高品質的特性,在行銷上定位高端市場。同時,採取差異化行銷戰略,實施“讓開大路,佔領兩廂”戰略,銷售區域選擇避開北上廣等一線,以及進口香蕉到岸港口的城市,開拓西部地區如陝西、甘肅、寧夏、新疆、西藏的省區市場,形成自己的優勢市場;其次與進口蕉打“空間差”,與國內其他高端蕉打“時間差”,與低端蕉打“價格差”,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以“空間換時間”,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以“時間換空間”。

在廣西或老撾等規模化公司裡面,像廣西金穗、廣西佳聯瀛、廣西金牛建大公司等正加強與上海佳農、北京永信恒昌等下游果商公司聯合,分工合作,強強聯合,打造國有香蕉品牌。

這或許也是未來國內香蕉品牌打造的一個方向。

趨勢四:打通農資供應鏈,實現有機結合

延伸產業鏈,天地人將種苗、種植、銷售與加工有機結合。今年,天地人計畫落地實施的臨高熱帶水果健康種苗產業園項目,進入種苗領域。

而之前,天地人依託十七年來積累的熱帶水果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將多年積累的技術和管理變成生產力,進行技術和管理輸出,在廣西和老撾很多基地的技術或植保服務都是來源於天地人團隊。

天地人從一個單純的種植企業發展成一個農業服務型公司,打造出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提升天地人品牌的影響力和溢價能力。

實際上,在我國現在的規模化香蕉公司裡,像廣西金穗早已實現了全產業鏈的發展,他們將項目與旅遊、觀光、休閒、採摘體驗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部分香蕉公司通過全產業鏈的打造,降低了運營成本,多節點增加利潤來源,獲得更大利潤率。這也是我國規模化香蕉公司的一個發展方向。

趨勢五:農業4.0,機械化到智慧生產

在本期半年報中,天地人首次提出了“從農業2.0向農業4.0發展”。

農業4.0是以物聯網、大資料、移動互聯、雲計算技術為支撐和手段的一種現代農業形態,是智慧農業,是繼傳統農業、機械化農業、資訊化(自動化)農業之後進步到更高階段的產物。

從1.0的體力和蓄力勞動農業到2.0的機械化農業,再到3.0的資訊化(自動化)農業,最後達到現代農業的最高階段4.0,這充分展現了現代農業發展歷程和未來趨勢。

天地人報告顯示,公司商業模式正逐步從單一香蕉種植模式,逐步向以品種、技術領先,以產品的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為發展方向,三產融合,平臺搭建,從農業2.0向農業4.0發展。

“隨著國家系列政策的下發,特別是土地‘三權分置’政策的推出,現代農業和適度規模的農業時代已經到來。為公司從農業2.0向4.0進發創造了政策背景;從公司戰略層面看,公司十七年的積澱,為農業從2.0到4.0奠定了基礎;公司產業、產品結構的調整,則提供了產業支撐。”徐詠梅告訴記者,香蕉產業插上農業4.0的翅膀,或將在現代智慧農業領域取得廣闊空間。

徐詠梅認為,“新零售”、“新農人”是時代發展趨勢,香蕉人要告別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善用現代農業、智慧農業的思維和工具,互聯網+農業,線上線下結合,使農業做到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三產融合”,農業文化旅遊“三位一體”的現代農業。

.....................................................
本文系農財網香蕉通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注明:作者:南方農村報記者 李金璽
今日編輯:趙飄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