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以後再也買不到燃油車了

86和BRZ停售的沉痛還未平息, 雙積分的落地又讓人倒吸一口冷氣, “政策”已經成為車企們最怕的關鍵字。 原本以為燃油車停售還只是歐盟國家的叫囂, 近日工信部卻“揚言”要制定燃油車的停售時間表, 雖然車說君用“不現實”安慰自己, 但滿大街的電機聲, 畫面依然太美不敢想像。

對於豐田來說, 情懷不能當飯吃也是無奈的事情, 儘管86的名號打的再響, 在中國的銷量也是平淡無奇, 畢竟, 並不是每家都有兩輛車。 另外, 中國的CAFC一出, 也正是和86說再見的最好時機, 既保證了車企的利益, 有有了合適的理由, 這麼來看, 停售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於一眾海外車企來說, 在中國賣車, 就要按照中國的規矩來, 因此, 符合國家要求的車型是必須的, 按照新能源的占比和油耗消耗水準來說, 豪華品牌們就要顫抖了, 就連一向講究性能和效率的德國人也有些蒙圈, 4.0V8的自吸剛淘汰, 3.0雙增壓就要完蛋麼?費勁巴力的把兩個缸換成了兩個“蝸牛”, 你還要我怎樣?

到這, 車說君突然明白了etron這種“假混動”出現的意義, 的確能給車企的平均油耗降下不少。 現今, 在雙積分的政策中, 銷量也有嚴格的控制, 節能減排確實是玩真的。 不知道下一步, BBA會用什麼辦法提升銷量。 不過, 在政策確鑿開始實行之前, 48V電氣系統和混動技術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豪華品牌暫且不論, 如果說技術儲備, 相信它們毫不遜色。 但相比更有優勢的本地品牌, 它們有著更快的響應。 縱觀去年電車的銷量, 前五名分別是比亞迪, 吉利, 北汽, 眾泰和奇瑞。 今年隨著共用經濟的“爆炸”, 這幾家榜單上的車企也都get到了額外的buff。 按照積分演算法, 這些車企已然成為“人民幣玩家”一樣的存在。 反觀福特旗下的幾個品牌, 新能源車型的積分基本為0。

不過, 在自主品牌爭先“玩電”的情況下, 合資大佬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大眾的eGolf, 本田的Clarity, 都會逐漸引進中國市場, 中國特供電車一定會成為下一個市場關鍵字。 沒有引擎聲的小鋼炮將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也會成為知乎的熱門話題。

哦對了, 最讓車說君鬱悶的還有某些媒體老師那令人窒息的觀點:“沒做好電車, 還想做大排量V8…”該說什麼好呢?本身電車就是後起的技術,屬於全新的領域,如果想要更好的產品力,並不是“雲造車”就可以達到的。以現在自主的電車水準來看,也只是售價和政策在幫忙罷了。對於無辜的讀者們來說,歪曲認知並不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手段,軟硬實力的提升才是自主品牌驕傲的根本。

還想做大排量V8…”該說什麼好呢?本身電車就是後起的技術,屬於全新的領域,如果想要更好的產品力,並不是“雲造車”就可以達到的。以現在自主的電車水準來看,也只是售價和政策在幫忙罷了。對於無辜的讀者們來說,歪曲認知並不是“彎道超車”的最佳手段,軟硬實力的提升才是自主品牌驕傲的根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