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睡眠不足嚴重影響我們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源於睡眠不足

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 一種旨在治療失眠的線上治療方案也可以降低焦慮和抑鬱水準。

睡眠問題在心理健康存在狀況(包括焦慮和抑鬱)的群體中很常見。 根據一直以來的許多研究, 睡眠問題通常被認為是這些狀況的症狀。 但這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一些心理健康狀況可能源於睡眠不足。

這項研究的領導者、牛津大學臨床心理學教授Daniel Freeman在報告中提到:“我們的睡眠情況可能在我們的心理健康中發揮作用, 如果你能夠調整睡眠, 你就可以在解決各種心理和情緒問題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 ”

研究

這項新研究在9月6日於「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發表, 研究包括超過3700名失眠的英國大學生(平均年齡24歲)。 所有被試在研究開始時填寫關於睡眠和其他精神健康狀況的調查問卷, 包括偏執、幻覺、焦慮和抑鬱症等狀況, 然後在治療結束後三到十周後再次進行問卷調查。

十二周後, 被試最後一次填寫問卷。

被試被隨機分配到治療組或對照組。 治療組的被試參加了線上認知行為治療(CBT)計畫。 CBT側重於人們思考的方式, 並説明他們挑戰自己的想法和信念;CBT-I是CBT中專門用於治療失眠的方法, 被認為是針對失眠人士的“一線”治療方法。 對照組被試沒有接受CBT。

CBT涉及六個20分鐘的部分, 被試被要求持續記錄睡眠日記, 練習某些行為技巧, 並瞭解健康睡眠。 CBT根據來自睡眠日記的資料, 會針對每個被試量身定制對其的睡眠建議。

失眠與抑鬱、焦慮

研究人員發現, 10周後, 治療組的被試報告失眠、幻覺減少, 且偏執經歷少於對照組。 另外, 與對照組相比, 治療組人群抑鬱和焦慮水準顯著降低, 心理健康和感知功能(人們每天認為他們運作情況的良好程度)得到改善。 進一步的分析則顯示, 60%的偏執水準下降與改善睡眠有關。 進一步的分析則顯示, 60%的偏執水準下降與改善睡眠有關。

研究結果表明, 睡眠在心理健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醫生應該將改善睡眠作為治療心理問題的重要任務。

失眠是導致心理問題原因中的一環

Freeman表示:“很久以來, 失眠都被認為微不足道——只是其他心理健康狀況的症狀, 但對於許多人來說, 失眠恰恰是導致心理問題複雜原因中的一環。 ”

同時, 這項研究存在局限性。

許多被試沒有完成整個項目, 所以目前尚不清楚這些發現是否適用於更多群體。 只有一半的被試完成了兩個療程, 且只有18%的人完成了六個部分中的全部, 而被試的自我報告症狀也可能存在問題。

研究人員指出, 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瞭解CBT線上治療的持續效果。

小智專欄

小智是關注睡眠、抑鬱症、焦慮症和壓力, 致力於採用心理智慧黑科技的手段快速減壓助眠, 生物回饋, 干預治療。 同時也愛好一些趣味心理哦~

大家如果有什麼相關的問題, 歡迎在評論中提出哦, 小智會為您回答並摘取典型問題為大家科學解答。

編譯:張槿唐 天使智心

關注“天使智心”,走進心理智慧科技的新世界。

編譯:張槿唐 天使智心

關注“天使智心”,走進心理智慧科技的新世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