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甘穀有多大?甘穀有什麼?看完這條微信就知道了!

甘谷圈子

平時跟朋友聊天的時候

說到甘穀, 居然沒聽過

你怎麼能沒聽過我華夏第一縣——“大甘穀”?

...

什麼華夏第一縣?

那些沒來過甘谷的朋友

有次忍不住問了

為什麼一定要聽過你們甘穀?

甘谷, 古稱冀, 周莊王九年(西元前688年), 建冀縣,

迄今有兩千七百餘年, 為全國縣治肇始之地, 有“ 華夏第一縣 ”之稱。

首先, 我給你比劃比劃

它的面積

大概有那麼大!

大概有那麼大!

那究竟有多大?

你看下去就知道了!

▼▼▼

甘穀雖然只是一個縣, 但土地面積1572.6平方千米

然後我們再把眼光放遠一點

在世界緯度上

我們驚奇的發現, 甘穀如此之大!

不好意思

甘穀的面積實在不是她的強項

讓我們看看她的歷史吧

夏、商時期, 甘穀縣屬雍州。

秦武公十年(西元前688年), 伐冀戎,置冀縣為甘穀縣之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全國分三十六郡,本地仍為冀縣,屬隴西郡。

漢初沿秦制,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年),分隴西郡為天水郡,設縣十六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東漢靈帝建甯元年(168年),涼州刺史治冀縣,冀為涼州治。

三國晉魏時(220年),涼州移治武威,甘谷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雍州之隴西五郡,涼州金城郡,梁州陰平凡七郡,置秦州,治冀。

泰始三年(267年),秦州遷置上邽為天水郡,冀屬之。

永嘉元年(307年),廢冀。

北朝後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將冀縣改為當亭縣,屬天水郡。

北朝北周時(557年),改當亭縣為冀城縣,後又併入黃瓜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黃瓜縣為冀城縣,屬天水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為伏羌縣,屬秦州天水郡中督都府。是年以伏羌及渭州之隴西置伏州治永寧縣。

武德八年(625年),伏州廢,縣還故屬(秦州)。

武德九年(626年),析治鹽泉縣,貞觀元年(627年)更名夷賓,三年省,並入伏羌。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所佔領。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置伏羌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升為伏羌城。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改為伏羌縣,明、清兩代沿用。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縣為甘穀縣。

1949年8月5日,甘谷縣解放,縣委、縣政府設於城內東大街。

1958年甘谷縣併入武山縣,1962年1月分治,恢復了甘穀縣。

再來說說甘穀的歷史人物吧

伏羲、石作蜀、姜維、尹夫人、鞏建豐、潘欽嶽

......

太多了

......

什麼伏羲?薑維好像聽過。。。

伏羲都不知道!

歷史人物太多

直接上圖了

有關更多甘穀的歷史知識

好像是去年12.下旬有篇文章,補補課吧

接著講

這樣的甘穀

有多少個鄉?有多少個學校?

有多少歷史名勝?

盛產多少特產?

這些您知道嗎?

甘穀這麼大,卻不知道有些啥?

相信我,看完你會感歎:

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甘穀!

甘穀的鄉鎮

截止2016年,甘穀縣轄10鎮5鄉:大像山鎮、新興鎮、磐安鎮、六峰鎮、安遠鎮、大石鎮、禮辛鎮、大莊鎮、武家河鎮、金山鎮、西坪鄉、八裡灣鄉、白家灣鄉、謝家灣鄉、古坡鄉。

甘穀的名勝古跡

全國第四大室外佛在甘穀

甘肅八大古鎮我們有兩個

而且

有個永甯古鎮在清康熙53年地震時蒸發了

那在漢朝起就是西北重鎮了

看來我真的是幼稚了

甘穀須仰視才可見啊

一把辛酸淚啊

要不是唐朝後期遷都洛陽

我大甘穀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啊

我們除了窮

啥都有

不信你看

甘穀特產與美食

甘谷的學校甘穀的六所高中

看完這個

以後再有人問你甘穀有什麼好玩的

外地的朋友要是來甘穀

下高速往縣城走有個合泰商行

下面有詳細地址

可以歇歇腳

茶水免費

伐冀戎,置冀縣為甘穀縣之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西元前221年),全國分三十六郡,本地仍為冀縣,屬隴西郡。

漢初沿秦制,漢武帝元鼎三年(西元前114年),分隴西郡為天水郡,設縣十六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東漢靈帝建甯元年(168年),涼州刺史治冀縣,冀為涼州治。

三國晉魏時(220年),涼州移治武威,甘谷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雍州之隴西五郡,涼州金城郡,梁州陰平凡七郡,置秦州,治冀。

泰始三年(267年),秦州遷置上邽為天水郡,冀屬之。

永嘉元年(307年),廢冀。

北朝後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將冀縣改為當亭縣,屬天水郡。

北朝北周時(557年),改當亭縣為冀城縣,後又併入黃瓜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黃瓜縣為冀城縣,屬天水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為伏羌縣,屬秦州天水郡中督都府。是年以伏羌及渭州之隴西置伏州治永寧縣。

武德八年(625年),伏州廢,縣還故屬(秦州)。

武德九年(626年),析治鹽泉縣,貞觀元年(627年)更名夷賓,三年省,並入伏羌。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所佔領。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置伏羌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升為伏羌城。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改為伏羌縣,明、清兩代沿用。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縣為甘穀縣。

1949年8月5日,甘谷縣解放,縣委、縣政府設於城內東大街。

1958年甘谷縣併入武山縣,1962年1月分治,恢復了甘穀縣。

再來說說甘穀的歷史人物吧

伏羲、石作蜀、姜維、尹夫人、鞏建豐、潘欽嶽

......

太多了

......

什麼伏羲?薑維好像聽過。。。

伏羲都不知道!

歷史人物太多

直接上圖了

有關更多甘穀的歷史知識

好像是去年12.下旬有篇文章,補補課吧

接著講

這樣的甘穀

有多少個鄉?有多少個學校?

有多少歷史名勝?

盛產多少特產?

這些您知道嗎?

甘穀這麼大,卻不知道有些啥?

相信我,看完你會感歎:

沒想到你竟然是這樣的甘穀!

甘穀的鄉鎮

截止2016年,甘穀縣轄10鎮5鄉:大像山鎮、新興鎮、磐安鎮、六峰鎮、安遠鎮、大石鎮、禮辛鎮、大莊鎮、武家河鎮、金山鎮、西坪鄉、八裡灣鄉、白家灣鄉、謝家灣鄉、古坡鄉。

甘穀的名勝古跡

全國第四大室外佛在甘穀

甘肅八大古鎮我們有兩個

而且

有個永甯古鎮在清康熙53年地震時蒸發了

那在漢朝起就是西北重鎮了

看來我真的是幼稚了

甘穀須仰視才可見啊

一把辛酸淚啊

要不是唐朝後期遷都洛陽

我大甘穀怎麼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啊

我們除了窮

啥都有

不信你看

甘穀特產與美食

甘谷的學校甘穀的六所高中

看完這個

以後再有人問你甘穀有什麼好玩的

外地的朋友要是來甘穀

下高速往縣城走有個合泰商行

下面有詳細地址

可以歇歇腳

茶水免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