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變成了“小黃人”?治療新生兒黃疸需用科學方法

剛出生的新生兒十分脆弱, 不少疾病都會乘虛而入, 纏上寶寶, 其中就有新生兒黃疸。 那麼, 新生兒黃疸出現的原因是什麼?發現寶寶出現新生兒黃疸後, 家長該怎麼做?民間流傳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方法到底有沒有用?

揚州蘇北人民醫院為黃疸患兒進行換血手術

據華聲線上報導, 新生兒黃疸是因為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異常, 引起血液中膽紅素提高, 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 分為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等, 是新生兒較常出現的臨床問題。 此外, 據《南京日報》報導, 新生兒肝炎、新生兒溶血、母乳性黃疸、遺傳性疾病等均可引起新生兒黃疸。

華聲線上介紹, 如果家長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症狀, 一定要及時請教醫生, 對新生兒進行相應治療。 對於逾期不退、黃疸逐漸加重或黃疸退後復發的患兒, 家長應特別注意並及時就醫。 當寶寶出現黃染時,

家長還需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呼吸、大便顏色等情況, 以便及早判斷新生兒是否是出現病理性黃疸, 如果屬於病理性黃疸, 家長應儘早帶新生兒去醫院進行治療, 而不是自行處理。

據《南京日報》報導, 治療黃疸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藍光治療。 然而當新生兒出現黃疸時, 不少人聽信民間偏方, 認為通過曬太陽就能讓新生兒的病情有所好轉, 此外, 民間還流傳著通過給新生兒喂白水、糖水、葡萄糖等來退黃的說法。 那麼, 這些民間偏方靠譜嗎?事實並非如此, 據《揚子晚報》報導, 不可盲目相信民間或網上流傳的退黃辦法。 就拿曬太陽來說, 事實上, 能夠分解膽紅素的是特定波長的光, 也就是醫院專門用於黃疸照射的藍光,

而太陽光則是各種波長光的集合體, 其中有助於退黃的光少之又少, 所以, 給寶寶曬太陽並不會緩解黃疸, 反而可能使陽光中較強的紫外線對寶寶的皮膚、眼睛造成刺激。

新生兒黃疸不容忽視, 關愛寶寶也要用科學方法, 切不可盲目行動, 使新生兒受到二次傷害。 (王琳)

本文由天津市寶坻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耿明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黎明、張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