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項羽入關中後,為何不定都咸陽,而是定都彭城?這個成語一言道破

話說項羽在鴻門宴上捉放劉邦後, 隨及帶領四十萬革命軍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咸陽。 隨及項羽當機立斷, 下令做了三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大事。

第一件事:大屠殺。 項羽下令殺死了已經歸降的秦王子嬰, 殺光了秦朝宗族, 殺死了秦朝老將舊臣, 殺死了許許多多無辜的人。 一時間, 咸陽城內橫屍遍野, 慘不忍睹, 血流成河, 觸目驚心。

第二件事:大掠奪。 項羽縱容部下強取豪奪, 肆無忌憚地霸佔宮女和民女。 一時間, 咸陽城內人心惶惶, 雞飛狗跳。

第三件事:大縱火。 在大屠殺和大掠奪的同時, 項羽還放縱手下四處放火, 焚毀了秦國的宮殿, 甚至連秦始皇一手打造的絕世阿房宮也沒能倖免於難。 熊熊大火, 三月不熄;絕世宮樓, 步步坍塌。

對項羽來說, 火燒阿房宮極大地滿足了自己的復仇心和虛榮心, 然而, 正是這一把火, 卻燒出了不和諧。

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和火燒阿房宮的殘暴行徑與暴秦的所作所為如出一轍, 因此, 他在人們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從“神”變成了人見人怕, 鬼見鬼愁的“魔”。

據說, 如果孩子晚上啼哭, 大人只要說一句“項羽來了”, 孩子的哭聲便會戛然而止, 屢試不爽。

總之, 幹了這三件大惡事, 項羽已是惡名遠揚,

這也為他日後楚漢爭霸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項羽燒了阿房宮, 表明他根本不想在關中建都稱王。 這時, 謀士韓生猜想項羽是想建都老家彭城, 於是便來勸阻。

“其實您不用去遠方, 好地方就在身旁。 ”韓生娓娓道來, “關中地勢一分為二。 內裡一馬平川, 土地肥沃, 水源豐富, 四季分明, 適宜耕牧, 糧草充足。 週邊四處山河險阻, 關隘眾多, 易守難攻, 是建立霸業的好地方。 戰國時, 秦國之所以強大, 就是因為有關中做腹地。 天時不如地利, 大王如能像兵法中所說的那樣, 應勢而謀, 順勢而為, 建都關中, 定可雄霸天下, 四海降服。 ”

應該說, 韓生的分析很透徹, 如果項羽真的選擇了在關中建都, 那麼劉邦日後想反攻就比登天還難。 然而, 出人意料的是, 項羽一口回絕了他的建議。

“古人說得好, 葉落歸根, 況且如今我成就了這番大業, 富貴不還鄉, 猶如錦衣夜行, 別人看不見, 有什麼意思!”

韓生見項羽如此迂腐, 如此不懂政治, 連連搖頭歎息。 雖然當著項羽的面他不敢發牢騷, 但一出了門,

就肆無忌憚地自言自語道:“世人都說楚國人像獼猴, 喜歡花帽子。 今日一見, 果真如此。 ”

此話一出, 韓生就後悔了。 不過世上沒有後悔藥, 很快就有人把他的話告訴了項羽。

項羽一聽, 怒不可遏, 馬上命人架起一口大油鍋, 把韓生抓來扔進鍋裡煉油了。

韓生是可憐的、無辜的,被打入了十八層“油海”。也正是因為他逞一時口舌之快,留下了“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算是為後人留下了一點文化遺產。

韓生是可憐的、無辜的,被打入了十八層“油海”。也正是因為他逞一時口舌之快,留下了“沐猴而冠”這個成語,算是為後人留下了一點文化遺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