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擴張史,最初的時候面積只有北京大小

【嶄露頭角】

莫斯科首次現身編年史是在1147年, 締造者應為羅斯托夫-蘇茲達爾大公長手尤裡(“長手”是指他野心極大, 觸手伸的遠)。 此後百餘載, 莫斯科默默無聞, 14世紀初方嶄露頭角。 當時莫斯科所屬的羅斯各公國處蒙古金帳汗國的控制之下, 金帳汗國以“巴思哈”(鎮守官)監視賦稅完納和對蒙古的忠誠, 後此任務被委託給羅斯王公代管。 而莫斯科公國, 正是借助蒙古貴族的支持發展起來的。

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時(1325至1340年), 其利用蒙古人的軍隊和刀劍嚴厲鎮壓羅斯各地反抗蒙古統治的起義, 真可謂用羅斯人的骸骨為自己鋪平了雄厚的政治資本, 1328年, 金帳汗冊封伊凡一世為“弗拉基米爾及全羅斯大公”。 此後該頭銜幾乎被莫斯科大公所壟斷。

【反抗蒙古】

14世紀後半葉, 金帳汗國在愈演愈烈的內訌中日趨衰落。 1360年起, 二十年間汗位易手25次, 僅1361年便更替6次,

至馬麥汗登位時方暫時平息。 此時面對已難以有效控制的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東北羅斯聯合體, 馬麥汗決定動用武力, 1380年夏率重兵溯頓河而上, 直指莫斯科。 而早已秣馬厲兵的莫斯科大公德米特裡在8.30率軍自科洛姆納渡奧卡河, 9.6抵頓河上游。 8日雙方戰於頓河以西庫利科沃原野, 這裡河流縱橫, 叢林密佈, 極大限制了蒙古騎兵的機動能力。 此役, 馬麥汗慘敗, 這是羅斯人擺脫蒙古統治的一次有決定意義的重大勝利。 而領導和指揮此次戰役的德米特裡亦獲得了“頓河英雄”的光榮稱號。

【大發展階段】

此後莫斯科公國逐漸走上了統一羅斯為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歷程。

瓦西裡一世時(1389至1425年在位)——拓展至伏爾加河和北德維納河流域。

瓦西裡二世時(1425至1462年在位), 莫斯科公國爆發了延續二十多年的宮廷大內鬥。 這是封邑王公對莫斯科大公中央集權的野蠻挑戰, 為首的是瓦西裡二世的叔父尤裡·德米特裡耶維奇。 叔侄相爭, 莫斯科數易其主, 瓦西裡甚至被剜掉雙眼(“失明大公”綽號的由來)。

然客觀上卻促進了莫斯科中央集權的歷程, 自此大公繼承不再按照長幼齒序, 而是父子相承。

伊凡三世時(1462至1505年在位)是莫斯科公國大發展階段, 內外雙線均高歌猛進。

內部肅清了主要敵手諾夫哥羅德和特維爾:1478年解散諾夫哥羅德議會, 廢除其市長,

由大公直接統治;1485年以特維爾勾結波蘭為藉口圍困之, 王公外逃異域, 貴族出面投降。 外部則爭雄波蘭立陶宛, 奪占了原西南羅斯的奧卡河上游和傑斯納河流域。

【徹底擺脫蒙古統治】

而要說伊凡三世最大的功勳, 當然是助力莫斯科公國徹底擺脫蒙古的統治。 1480年夏,金帳汗阿合馬計畫聯合波蘭立陶宛國王凱西米爾四世圍攻莫斯科,然在莫斯科西南烏格河,阿合馬自夏徂冬等待援軍,始終未到,又聽聞克裡米亞汗進攻其後方,遂回撤班師。伊凡三世雖對這場戰爭曾缺乏必勝信心,甚至一度逃離,然其最終不戰而勝,終結了蒙古貴族統治羅斯200多年的歷史。

【統一羅斯】

伊凡三世後,未竟之業由其子瓦西裡三世(1505至1533年在位)完成。隨著普斯科夫於1510年、被立陶宛佔據的斯摩棱斯克於1514年,梁贊於1521年先後併入公國版圖,羅斯大地三百餘年兄弟鬩牆,兵禍連接的分裂割據狀態終告終結,取而代之的就是初步實現了中央集權化的莫斯科國。

隨後莫斯科推行急劇的擴張政策,其目標一是通過陸地蠶食逐步擴展領土,二是爭奪出海口。三個多世紀後終締造了橫跨歐亞的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1480年夏,金帳汗阿合馬計畫聯合波蘭立陶宛國王凱西米爾四世圍攻莫斯科,然在莫斯科西南烏格河,阿合馬自夏徂冬等待援軍,始終未到,又聽聞克裡米亞汗進攻其後方,遂回撤班師。伊凡三世雖對這場戰爭曾缺乏必勝信心,甚至一度逃離,然其最終不戰而勝,終結了蒙古貴族統治羅斯200多年的歷史。

【統一羅斯】

伊凡三世後,未竟之業由其子瓦西裡三世(1505至1533年在位)完成。隨著普斯科夫於1510年、被立陶宛佔據的斯摩棱斯克於1514年,梁贊於1521年先後併入公國版圖,羅斯大地三百餘年兄弟鬩牆,兵禍連接的分裂割據狀態終告終結,取而代之的就是初步實現了中央集權化的莫斯科國。

隨後莫斯科推行急劇的擴張政策,其目標一是通過陸地蠶食逐步擴展領土,二是爭奪出海口。三個多世紀後終締造了橫跨歐亞的幅員遼闊的大帝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