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何蘋果格力能長久維持巔峰?品牌塑造和產品過硬值得彩電業學習

Popo||撰稿

蘋果要發佈iPhone 8的消息早就在朋友圈刷爆, 而9月13日淩晨蘋果出其不意地推出iPhone X, 更讓蘋果粉傾心不已。

一款新品發佈能聚焦全球消費電子迷的眼光, 這個品牌的巔峰狀態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值得我們反思的是, 這種情形為何在電視領域難上演?是品牌影響力不夠, 還是市場話語權不夠?

8、X的發佈, 吸引全球目光

電視缺少強大的“粉絲效應”

這幾年有個很火的詞, 叫粉絲經濟。 在這之前, 我們對品牌號召力比較熟悉。 即對某個品牌持續著迷, 成為該品牌的老用戶, 這樣的老用戶越多, 基本就是某品牌最成功標準之一了。

如果再加上產品過硬, 那麼越來越多的粉絲變成品牌老用戶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比如蘋果能維持這麼多年的巔峰狀態, 一方面與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同時不斷吸引新粉有關聯;另一方面也與其穩定的產品品質有直接關係。

看看電視產業呢?卻找不出這樣的品牌。 無論是索尼三星, 還是強調粉絲經濟的小米和樂視, 他們都很難形成廣範圍的粉絲效應, 在一定的市場內形成自己的一些優勢。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難理解, 由於這幾十年的彩電市場, 時刻都存活著超過50家的品牌, 而每個時代引領行業發展的企業又不一樣, 誰都措施過機遇, 所以導致這些品牌都走過彎路, 以至於沒有形成長久持續的競爭力。

粉絲經濟

比如在CRT時代, 索尼贏得了市場, 並創造了特麗瓏(Trinitron )畫質調校技術, 應該說開了一個好頭, 但在轉型平板的時候, 由於固守CRT思維, 讓其錯失了好機遇, 被三星和LG反超。 雖然其靠獨特的畫質調校技術還能贏得一方市場, 但在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面板方面卻沒有話語權, 液晶倚仗三星, OLED依靠LGD。 由於品牌沒有強悍到讓面板廠商不得不與其合作, 同時對新技術又不敢大筆投入(三進三出OLED), 造成了索尼的影響力沒有持續性, 一度有段時間是巨虧消沉甚至被數次傳言要出售電視業務。

而三星雖為平板技術的主推者,

早期憑藉貫通全產業鏈的優勢, 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其他廠商當時難複製的優勢。 但隨著時代的進步, 在內容方面卻落後了。 由於樂視小米前兩年發動, 後來大部分國內彩電廠商參與的彩電內容建設, 已經讓海量內容成為彩電買賣的標配, 而三星卻沒有跟上“軟硬結合”節怕, 也面臨新的難題。

很多品牌也不值得消費者著迷

如果說品牌方面沒有持續表現外, 在產品穩定性方面也是很大的問題, 這與蘋果相對穩定的手機品質相比, 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我們看看凡是單品王的市場, 首要條件是這個品牌的產品品質很過硬。 比如在空調市場一枝獨秀的格力, 在產品品質上確實要領先其他品牌一大截。

這個一直強調技術的品牌, 牢牢佔據市場第一, 並超過第二名美的十幾個點的份額, 而在淨利潤上與集空調、冰箱、洗衣機、小家電及廚電於一身的美的、海爾相差不大。 這不是單憑降價或促銷就能換來的成績, 而是通過技術和品質形成的穩定的品牌銷量。

格力也是一個典型

客觀講,電視市場缺少這樣的品牌。現在海信、TCL等國內龍頭彩電企業正在努力,比如海信一直在技術和內容方面的投入,並開始一些成效,不斷發佈一些新技術,期待用新技術新產品影響全球消費者;而TCL貫通面板整機的產業鏈優勢正在形成,並有望發力半導體領域。

相比之下,三星、索尼等外資品牌並沒有更多新技術出來,比如索尼依舊憑藉畫質調校技術吸引它的粉絲,而在中低端產品上品質的不穩定(有部分是代工造成)導致在很多公開平臺上,對索尼三星表示失望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這種情況發生,與它們給消費者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極不匹配,也讓它們的品牌受損。結果就是造成了新增粉不夠多,而老粉也有流失的跡象。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蘋果、格力雖然名氣大,但並沒有濫用品牌,而是一如既往地為消費者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而經過時間檢驗,這些產品又是可靠的,這是它們巔峰狀態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現階段有不少彩電廠商,因為欠缺技術沉澱,又缺少上游面板或更上游晶片半導體的研發實力,更傾向於採用賺快錢的方式來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而正是這樣,也造成了目光短視,讓其先前積累的優勢並不能延續、持久。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格力也是一個典型

客觀講,電視市場缺少這樣的品牌。現在海信、TCL等國內龍頭彩電企業正在努力,比如海信一直在技術和內容方面的投入,並開始一些成效,不斷發佈一些新技術,期待用新技術新產品影響全球消費者;而TCL貫通面板整機的產業鏈優勢正在形成,並有望發力半導體領域。

相比之下,三星、索尼等外資品牌並沒有更多新技術出來,比如索尼依舊憑藉畫質調校技術吸引它的粉絲,而在中低端產品上品質的不穩定(有部分是代工造成)導致在很多公開平臺上,對索尼三星表示失望的消費者並不在少數。這種情況發生,與它們給消費者心目中的高大上形象極不匹配,也讓它們的品牌受損。結果就是造成了新增粉不夠多,而老粉也有流失的跡象。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蘋果、格力雖然名氣大,但並沒有濫用品牌,而是一如既往地為消費者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而經過時間檢驗,這些產品又是可靠的,這是它們巔峰狀態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根本原因。

相比之下,現階段有不少彩電廠商,因為欠缺技術沉澱,又缺少上游面板或更上游晶片半導體的研發實力,更傾向於採用賺快錢的方式來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而正是這樣,也造成了目光短視,讓其先前積累的優勢並不能延續、持久。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