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廢太子李忠曾是王皇后養子,他是如何被武則天害死的

李忠應該是唐太宗最喜歡的孫子, 他出生時, 他的父親李治剛剛當上太子, 唐太宗為李忠的出生而欣喜若狂, 在宮中設宴慶賀, 興奮地說:“朕初得此孫, 欲共同樂。 ”

但李忠的出身很低, 他的生母是一個出身低下的宮女, 她雖然生了皇長子卻沒有得到寵愛和封妃位, 一輩子都是宮女, 被稱為後宮劉氏。

劉氏生了皇長子。 連個才人都當不上。 母以子貴在劉氏身上根本體現不了。

母以子貴, 只能用在皇帝的寵妃身上, 一個出身低下又不受寵愛的宮女, 生了兒子也沒啥用處。

李治不喜歡李忠, 他愛的是蕭淑妃所生的雍王李素節。

雍王這個封號在唐朝很尊貴, 一般只給皇后的次子, 只是李治的髮妻王皇后無子, 所以這個封號就給了寵妃的兒子李素節。

李治不喜歡髮妻王皇后, 王皇后是端莊保守的名門閨秀, 雖然美麗嫻淑, 卻是個呆板的木美人, 不符合性格活潑的李治的審美觀。

漂亮潑辣的蕭淑妃恃寵生驕, 她想當皇后沒有成功, 就想讓自己的兒子雍王李素節當皇太子。

可是王皇后不同意,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是唐朝最尊貴的五姓七望之一, 她的家族和李氏皇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親戚關係。

王皇后的叔祖母是同安大長公主-----唐太宗的姑姑, 她的舅父柳奭不但是當朝宰相, 還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的朋友。

王皇后收養宮女劉氏的兒子李忠為養子, 劉氏也很滿意, 兒子跟著皇后, 自然比跟著自己強。

為了讓李忠當上太子, 王皇后決定接丈夫的情人----先帝的才人武則天入宮, 這時的武則天, 正在感業寺當尼姑。

李治很開心, 同意讓王皇后的養子李忠當太子, 算是利益交換了。

李忠這個宮女生的皇長子, 突然成為大唐帝國未來的繼承人, 好象錦繡前程已經鋪在面前, 但他還是最終未能當上皇帝。 因為武媚娘會成為武則天。

武媚娘本是唐太宗後宮的低等妾室, 在唐太宗駕崩時, 她按舊例隨無子妃嬪進入感業寺為尼姑,

據說她在侍候唐太宗病榻時, 和當時的太子李治暗生情愫。

當李治成為皇帝, 進寺燒香時, 武媚娘隔簾垂淚, 李治也跟著傷心落淚。 王皇后見此情景, 就把武媚娘接回宮來。 再次進宮來, 武媚娘連才人都不是, 只是王皇后身邊的一般宮女。

武媚娘對王皇后極盡恭維, 她待人親切, 宮裡的上上下下都喜歡她, 連王皇后都發自內心地在皇帝面前誇獎她。

進宮沒多久, 武媚娘就被封為昭儀。 昭儀乃九嬪之首, 地位僅在一後四妃之下。 武媚娘能得到這個地位, 已經算是一步登天。

蕭淑妃很快失寵了, 雍王素節也跟著一起失寵。 王皇后很開心。 可是好景不長, 武昭儀生了兒子, 就是李治的第五子李弘, 從此後她得意了, 對王皇后不再恭敬。

武媚娘年年生孩子,生完李弘還不到一年,又生了個女兒,王皇后去探望,武媚娘卻不在房內。

王皇后抱著小公主逗了一會兒就走了,誰知道小公主竟然暴斃,武昭儀哭泣著咬定是王皇后殺死的,李治也惡恨恨說是王皇后殺了他的女兒。但最終是證據不足,無法定王皇后的罪。

作為一個端莊謹慎的皇后,王皇后不會親自殺死一個小公主,要殺也要殺個皇子,殺個沒有即位可能性的公主,幹這種傻事有什麼用?

沒人相信王皇后會殺死小公主,只有李治相信。於是李治就想方設法廢掉王皇后。終於他給于給王皇后找到一個罪名,蠱術詛咒,不但廢掉了王皇后,連蕭淑妃也一起廢掉了。。

王皇后和蕭淑妃被關入太極宮,門窗緊閉,不見陽光清風,比監獄還苦。武媚娘終於當上了皇后。

不久之後,王皇后和蕭淑妃被武則天殘酷處死。

而李忠的命運也落入了穀底。

李忠看到養母慘死,就知道自己沒有好下場了。李忠上書要求辭去太子之位。這時武媚娘的第一個兒子李弘剛三歲,大臣許敬宗進言表示廢掉出身低下的太子李忠,改立新的嫡子李弘為太子。

於是李治就廢掉長子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李忠為梁王,立李弘為皇太子。

李忠被改封為為梁王,授予梁州都督,賜實封二千戶。同年,他又轉任房州都刺史。其實他是被押送去房州,他的處境就象一個囚犯了。

王皇后被殺時,李忠才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之後,他每天都活在恐懼中,夜夜都做惡夢,他害怕武媚娘來殺她。於是他私下穿女人衣服,晚上東躲西藏的,以防備刺客。

人在孤獨無助時喜歡算命,李忠學會了占卜,做了惡夢,他就自己給自己算算吉凶。

此時的李忠精神方面已經出了問題,一個弱小的孩子被狠心的父親和繼母嚇成這樣。

沒過多久,李忠被他身邊的侍女阿劉揭發行為不軌,告到武媚娘那裡,其實阿劉就是武媚娘派到李忠身邊的細作,來監視李忠的。

顯慶五年,李忠被廢為庶人,徙居黔州,囚禁在他的叔叔李承乾過去所住的宅子裡。這時李忠才不過十八歲,還沒有娶妻。在別人娶妻生子的年紀,他被他的父皇李治廢為庶人,形如囚犯。

而此時李忠的父皇李治和武媚娘以及他們的孩子,在皇宮裡和一起享受著至尊富貴和天倫之樂,很幸福,很快樂。

後來連囚犯的日子也不讓李忠過了,李治和武媚娘鬧彆扭,他想讓上官儀起草詔書廢掉武媚娘的皇后之位,詔書還沒有寫好,武媚娘趕到了,大發雷霆,李治嚇壞了,說是上官儀讓他廢後的,他並沒有這樣意思。

於是武媚娘給上官儀安了一個罪名就是謀反,而主謀就是李忠。李忠和京城的上官儀遠隔千里,怎麼可能一起謀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狠心皇帝李治明知道長子李忠是冤枉的,他卻不管。他有了有了新歡,髮妻和孩子的生死都不在他的心上,都應該成為他和新歡的犧牲品。

廢太子李忠被殺時才二十一歲,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孩子,就這樣被他的父親下旨處死。

李治和武則天那驚世駭俗的愛情,不但犧牲了髮妻和舊愛,也犧牲了他的長子李忠。

李忠若是不被王皇后收養,不當太子,也許還能多活幾十年,娶妻生子,等到武則天當皇帝時再殺掉他。有時身份低下的人走了好運,並非是好運,沒有那個福氣,好事也要變成壞事。

武媚娘年年生孩子,生完李弘還不到一年,又生了個女兒,王皇后去探望,武媚娘卻不在房內。

王皇后抱著小公主逗了一會兒就走了,誰知道小公主竟然暴斃,武昭儀哭泣著咬定是王皇后殺死的,李治也惡恨恨說是王皇后殺了他的女兒。但最終是證據不足,無法定王皇后的罪。

作為一個端莊謹慎的皇后,王皇后不會親自殺死一個小公主,要殺也要殺個皇子,殺個沒有即位可能性的公主,幹這種傻事有什麼用?

沒人相信王皇后會殺死小公主,只有李治相信。於是李治就想方設法廢掉王皇后。終於他給于給王皇后找到一個罪名,蠱術詛咒,不但廢掉了王皇后,連蕭淑妃也一起廢掉了。。

王皇后和蕭淑妃被關入太極宮,門窗緊閉,不見陽光清風,比監獄還苦。武媚娘終於當上了皇后。

不久之後,王皇后和蕭淑妃被武則天殘酷處死。

而李忠的命運也落入了穀底。

李忠看到養母慘死,就知道自己沒有好下場了。李忠上書要求辭去太子之位。這時武媚娘的第一個兒子李弘剛三歲,大臣許敬宗進言表示廢掉出身低下的太子李忠,改立新的嫡子李弘為太子。

於是李治就廢掉長子李忠的太子之位,改封李忠為梁王,立李弘為皇太子。

李忠被改封為為梁王,授予梁州都督,賜實封二千戶。同年,他又轉任房州都刺史。其實他是被押送去房州,他的處境就象一個囚犯了。

王皇后被殺時,李忠才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之後,他每天都活在恐懼中,夜夜都做惡夢,他害怕武媚娘來殺她。於是他私下穿女人衣服,晚上東躲西藏的,以防備刺客。

人在孤獨無助時喜歡算命,李忠學會了占卜,做了惡夢,他就自己給自己算算吉凶。

此時的李忠精神方面已經出了問題,一個弱小的孩子被狠心的父親和繼母嚇成這樣。

沒過多久,李忠被他身邊的侍女阿劉揭發行為不軌,告到武媚娘那裡,其實阿劉就是武媚娘派到李忠身邊的細作,來監視李忠的。

顯慶五年,李忠被廢為庶人,徙居黔州,囚禁在他的叔叔李承乾過去所住的宅子裡。這時李忠才不過十八歲,還沒有娶妻。在別人娶妻生子的年紀,他被他的父皇李治廢為庶人,形如囚犯。

而此時李忠的父皇李治和武媚娘以及他們的孩子,在皇宮裡和一起享受著至尊富貴和天倫之樂,很幸福,很快樂。

後來連囚犯的日子也不讓李忠過了,李治和武媚娘鬧彆扭,他想讓上官儀起草詔書廢掉武媚娘的皇后之位,詔書還沒有寫好,武媚娘趕到了,大發雷霆,李治嚇壞了,說是上官儀讓他廢後的,他並沒有這樣意思。

於是武媚娘給上官儀安了一個罪名就是謀反,而主謀就是李忠。李忠和京城的上官儀遠隔千里,怎麼可能一起謀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狠心皇帝李治明知道長子李忠是冤枉的,他卻不管。他有了有了新歡,髮妻和孩子的生死都不在他的心上,都應該成為他和新歡的犧牲品。

廢太子李忠被殺時才二十一歲,沒有結過婚,也沒有孩子,就這樣被他的父親下旨處死。

李治和武則天那驚世駭俗的愛情,不但犧牲了髮妻和舊愛,也犧牲了他的長子李忠。

李忠若是不被王皇后收養,不當太子,也許還能多活幾十年,娶妻生子,等到武則天當皇帝時再殺掉他。有時身份低下的人走了好運,並非是好運,沒有那個福氣,好事也要變成壞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