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入關後強令漢人剃髮,竟然是漢人出的主意!

秦檜像

中國歷史上的漢奸、賣國賊層出不窮, 論知名度要數秦檜、吳三桂, 論可惡程度這個人就連秦檜、吳三桂也望塵莫及了。

此人就是原明朝官員孫之獬。

後人所立品評孫之獬刻石

孫之獬(1591—1647), 字龍拂, 山東省淄川(今淄博市博山區)人。 天啟二年(1622年), 孫之獬舉進士, 為庶起士, 繼為翰林院檢討。 天啟朝魏忠賢大權獨攬, 孫之獬自然要投靠。 天啟魏忠賢為了打擊東林黨人, 讓人纂修了《三朝要典》。

崇禎皇帝上臺後, 處理了魏忠賢, 廷臣請毀《三朝要典》, 孫之獬曾抱著《三朝要典》到太廟痛哭。 這一吵一鬧, 孫之獬被列入“逆案”, 開除公職趕回了老家。

攝政王多爾袞畫像

滿清入關後, 孫之獬鹹魚翻身, 被召入京城擔任禮部右侍郎。 孫之獬還真特“專業”,

把明朝的髮式與服式改了:他與家人奴僕剃頭, 留起了滿人那種小辮子, 服裝也改成滿裝。 滿清剛入主中原, 天下未定, 明朝降臣上朝時仍穿明朝服飾, 但滿、漢大臣各站一班, 以示區別與尊卑。 漢臣當中, 只有孫之獬 “標異而示親”, 動作超前剃了發留著個小辮子, 穿著滿臣的官服。 有一天孫之獬步入朝堂, 站班時徑直往滿族大臣行列。 滿族大臣自謂高人一等, 一看孫之獬是個“水貨”, 便將他趕了出去。 沒辦法, 孫之獬悻悻然朝漢班走, 漢臣故意擠在一起, 不讓他“插隊”, 弄得孫之獬十分狼狽。

強迫剃髮

孫之獬一怒之下, 上疏清廷讓所有漢人剃髮留辮, 聲稱“陛下平定中國, 萬事都應該以新朝建立而更新, 唯獨衣冠束髮之制, 仍從漢人之制, 此乃陛下從中國, 而非中國從陛下。 ”這主意正中多爾袞下懷, 便於順治二年(1645年)六月間下達“剃髮令”:清軍所到之處, 以10日為限, “文武軍民一律剃髮如滿族式樣, 不從者治以軍法”。

明清髮式變遷

王家楨《研堂見聞雜記》載:“有山東進士孫之獬, 陰為計, 首剃髮迎降, 以冀獨得歡心, 乃歸滿班, 則滿以為漢人也, 不受。 歸漢班, 則漢以為滿飾也, 不容。 於是羞憤上疏, 大略謂:‘陛下平定中國, 萬事鼎新, 而衣冠束髮之制, 獨存漢舊, 此乃陛下從中國, 非中國從陛下也。 ’於是削髮令下, 而中原之民, 無不人人思挺螳臂, 拒蛙鬥, 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清初各政權形

“剃髮令”嚴重傷害了漢人的感情,觸及了漢人幾千年的傳統理念。本來滿清入主中原後,很多漢都持接受的態度,“剃髮令”一下,適得其反,引發了漢人大規模的激烈抗爭。清軍佔領區流血無數,對清廷的統治也是個威脅,“剃髮令”出臺得確實不是時候,清廷也意識到孫之獬出的是個“餿主意”。後來孫之獬因為受人錢財賣官,遭到禦史彈劾,清廷也將孫之獬開除官職趕回老家,孫之獬無形中當了“出氣筒”。

雲南真武帝君銅像

在老家的孫之獬日子並不好過,正趕上謝遷率眾起義。孫之獬鼓動清廷“剃髮”,也成了老百姓的“出氣筒”。農民軍攻入淄川後,活捉了孫之獬,將其頭上刺孔插上毛髮,然後遊街示眾。“當其舉家同盡,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最後將孫之獬一家斬首市曹,暴屍通衢。孫之獬枉作小人,連累舉家老小。

清代官帽

孫之獬也算是為新主子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但朝廷沒有給予孫之獬任何旌表和撫恤,這就是做小人的下場。

清代官服

處處蜂起,江南百萬生靈,盡膏草野,皆之獬一言激之也。原其心,止起于貪慕富貴,一念無恥,遂釀荼毒無窮之禍。”

清初各政權形

“剃髮令”嚴重傷害了漢人的感情,觸及了漢人幾千年的傳統理念。本來滿清入主中原後,很多漢都持接受的態度,“剃髮令”一下,適得其反,引發了漢人大規模的激烈抗爭。清軍佔領區流血無數,對清廷的統治也是個威脅,“剃髮令”出臺得確實不是時候,清廷也意識到孫之獬出的是個“餿主意”。後來孫之獬因為受人錢財賣官,遭到禦史彈劾,清廷也將孫之獬開除官職趕回老家,孫之獬無形中當了“出氣筒”。

雲南真武帝君銅像

在老家的孫之獬日子並不好過,正趕上謝遷率眾起義。孫之獬鼓動清廷“剃髮”,也成了老百姓的“出氣筒”。農民軍攻入淄川後,活捉了孫之獬,將其頭上刺孔插上毛髮,然後遊街示眾。“當其舉家同盡,百口陵夷,恐聚十六州鐵鑄不成一錯也”,最後將孫之獬一家斬首市曹,暴屍通衢。孫之獬枉作小人,連累舉家老小。

清代官帽

孫之獬也算是為新主子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但朝廷沒有給予孫之獬任何旌表和撫恤,這就是做小人的下場。

清代官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