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成吉思汗後裔部落,被沙俄統治,堅決率部東歸,名留青史

說起蒙古族, 大家第一反映就是馬背上的名族, 滿臉大鬍子, 英勇好戰。 今天我們要介紹一下土爾扈特部, 它也是清代厄魯特蒙古四部之一, “土爾扈特”一詞有“強大”、“強盛”的意思。 在17世紀初﹐其首領和其他兩個部落的首領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其他部落的牧民西遷至伏爾加河下游地區。 但歷史原因使他們後來分成了兩大部分, 一部分在1771年, 因不堪沙俄的野蠻統治, 由渥巴錫汗的率領, 東歸故國;而另一部分在伏爾加河西岸, 遭到了俄國女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的軍隊的包圍而沒能東歸祖國, 後來被稱為卡爾梅克人(突厥語意為留下來的人)。

俄國人變著花樣地控制他們, 先設立了卡爾梅克管理處, 並派出大批員警, 嚴格控制他們, 甚至還處死了鼓動東歸的卡爾梅克人首領。 在俄國的地位一降再降, 幾乎喪失了所有汗國的權力, 甚至不被允許依照自己的《衛拉特法典》處理事情,

卡爾梅克人幾乎被逼到了絕境。

但是, 卡爾梅克人沒有放棄反抗。 終於, 十月革命爆發, 他們參加了蘇俄紅軍, 組建了卡爾梅克騎兵團(蒙古騎兵團), 為保衛年輕的蘇維埃政權浴血奮戰。 1920年, 卡爾梅克又建立了卡爾梅克自治州,

15年後, 升級為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這一切似乎都向著好的方向進行。

但隨後的命運無常, 首先是蘇俄農業集體化中, 視馬匹為生命的卡爾梅克人不願上交牧馬, 被史達林殘酷鎮壓。 然後是二戰的爆發, 卡爾梅克兩萬多子弟組成騎兵團參加了著名的基輔保衛戰,

浴血奮戰, 試圖用無數人民的鮮血改變命運, 奪得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無奈蘇軍全線崩潰, 德軍組建了卡爾梅克偽政府, 並強迫幾萬名身強力壯的卡爾梅克人加入德軍。 這一舉動無疑是給全體卡爾梅克族人扣上了通敵罪的大帽子, 蘇軍取得勝利返回國內後, 撤銷了卡爾梅克自治共和國, 全民族不分老少被遷移到中亞、西伯利亞等地。

但是, 卡爾梅克人不屈不撓, 成千上萬的人起訴, 要求給予平反。 終於歷經15年才平反了這起冤案, 大多數人得以返回伏爾加河兩岸, 重新建立了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如今卡爾梅克人按照自己的法制和意願生活著, 時間仿佛抹去了他們身上的累累傷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