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誰曾妙手彌補 “兩個中央”裂隙?

川康邊境, 紅軍遭遇百年未有的嚴寒。 比風雪更令張國燾寒徹入骨的是黨內軍內驟然陡增的懷疑和反對。

首先, 是與陝北紅一方面軍大戰連捷的鮮明對比。 紅一方面軍9月單獨北上後, 一路斬關奪隘, 11月初進入陝北蘇區, 與徐海東、劉志丹領導的紅十五軍團會合, 在直羅鎮殲敵一個師, 然後揮師東征入晉, 消滅閻錫山部隊5000餘人, 擴充新兵8000余人, 總兵力由分手時不到1萬人猛增一倍。

徐向前興沖沖地來找張國燾:“中央紅軍在直羅鎮打了大勝仗, 咱們出個捷報, 發給部隊, 鼓舞鼓舞士氣吧!”

張國燾冷冷地看著徐向前,

撇撇嘴:“消滅敵人一個師有什麼了不起, 用不著宣傳。 ”

徐向前碰了一鼻子灰, 轉身就走, 心裡直冒火星。

張國燾最重要的助手——陳昌浩開始懷疑南下路線的正確性。 他不同意向戰士們封鎖消息, 下令在紅四方面軍的《紅星》報上公佈直羅鎮大捷的消息。

紅四方面軍將士竊竊私語:

“張總政委不是說, 北上不拖死也會凍死, 至多剩下幾個中央委員到陝北嗎, 怎麼他們全軍都到了陝北?”

“我們南下吃了大虧, 看來還是毛澤東計高一籌。 ”

“我們也應該北上!”

不滿的情緒令軍事將領膽子也壯了, 軍中出現了紅四軍軍長許世友咆哮總部事件。

在南下作戰中, 紅四軍損失慘重。 據朱德回憶, “因為張國燾那不正確的辦法, 扯上扯下損失了部隊有三分之一以上,

譬如四軍、三十軍一兩萬人, 損失到剩下四五千人。 有些是打仗死的, 有些是困難中逃跑了”。

情緒低落的許世友來到任家壩方面軍總部, 詢問下一步行動計畫。

張國燾非常敏感:“世友同志是不是有情緒呀?勝負乃兵家常事, 不要太在意一時一地的得失。 ”

陳昌浩回答:“有行動自然會下命令, 問這麼多幹!”

許世友被嗆得火起, 聲音陡提八度:“成天呆在這個死地方, 走又不走, 打又不打, 想幹嘛?你們是怎麼指揮的!”

軍事上的不滿還引發了對另立中央的懷疑。 團隊的政工幹部問第八十八師政委鄭維山:“基層連隊戰士提問這樣做是否符合黨章, 怎麼回答?”

鄭維山避開話題, 然後他請教軍政委李先念:“張國燾成立個中央,

怎麼比我們成立支部還簡單?”李先念無可奈何地搖搖頭。

他又找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我們現在有黨中央, 為什麼還要另立中央呢?一國不能有二主嘛!”陳昌浩無言以對。

……

這正是張國燾擔心的事情。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擊破, 如果將帥離心、官兵逆反, 那離瓦解就不遠了。

更令張國燾不安的是, 共產國際這時也插手干預了。

1936年1月1日, 毛澤東給朱德發來一封電報, 裡面有這樣一段話:“國際除派林育英同志來外, 又有閻紅彥同志續來。 據雲, 中國黨在國際有很高地位, 被稱為除蘇聯外之第一黨, 中國黨已完成了布爾什維克化, 全蘇聯全世界都稱讚我們的長征。 ”

共產國際來人了?巨大的驚疑湧上張國燾的心頭。 這是他最畏懼也是最沒有把握的事情。

為什麼手握雄兵、強橫無忌的張國燾如此畏懼共產國際?一直冷眼旁觀的徐向前有段精彩的分析:

張國燾雖然掛起了分裂黨的偽中央招牌, 但一直不敢對外公開宣佈, 據我觀察, 他是做賊心虛, 騎虎難下。

張國燾的“中央”, 完全是自封的, 並不合法。 既未按黨規黨法, 經民主選舉產生, 又未向共產國際報告, 得到批准。 那時, 中國共產黨是隸屬共產國際的支部之一, 一切重大問題的決定, 必須經過共產國際認可, 方能生效。 張國燾是老資格的政治局委員, 當然更明白這一點。 他深怕公開打出另立“中央”的旗號後, 一旦被史達林和共產國際否決, 局面將不堪收拾。

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半個月後, 林育英正式致電張國燾:

請轉四方面軍張國燾同志:

共產國際派我來解決一、四方面軍的問題, 我已會著毛澤東同志, 詢問一、四方面軍通電甚少, 國際甚望與一、三軍團建立直接的關係。 我已帶有密碼與國際通電, 兄如有電交國際, 弟可代轉。 再者, 我經過世界七次大會, 對中國問題有詳細新的意見, 準備將我所知道的向兄轉達。

林育英

16日9時

張國燾接到電報後, 第一反應是全面“揭露”和“攻擊”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所謂“機會主義”錯誤。 他列舉了六大“罪狀”:

(甲)將五次“圍剿”估計為決定勝負的戰爭, 在受一挫折的條件下, 必然成為失敗主義的嚴重右傾。

(乙)防禦路線代替進攻路線。

(丙)在過去福建和北方事變中, 和全國抗日反蔣運動中, 都因錯誤策略放棄無產階級領導的爭取。

(丁)機械的瞭解鞏固根據地,因此不能學習四次“圍剿”在鄂豫皖紅軍在強大敵力壓迫下退出蘇區的教訓。

(戊)忽視川陝蘇區和整個川、陝、甘的革命局勢,因此對川陝赤區的沒有幫助和指導,影響到蘇、紅在西北的發展,過低估計少數民族的革命作用,對革命在西北首先勝利的可能表示懷疑。

(己)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放棄向南發展,懼怕反攻敵人。後來又將黨北進攻的路線曲解成為向北逃跑,最後走到分裂党和紅軍。

張國燾自稱“黨中央”,以此試探林育英和共產國際的反應。

8天后,他等到了林育英第二份電報,明確指出:

國燾、朱德同志:

甲、共產國際完全同意於中國黨中央的政治路線。並認為中共在共產國際隊伍中,除聯共外是屬於第一位。中國革命已成為世界革命偉大因素,中國紅軍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紅軍的萬里長征是勝利的。

乙、兄處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屬代表團。兄等與中央的原則上爭論可提交國際解決。

林育英

這封電報最引人注目的有兩點:第一,通篇電報都是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用的是明確甚至是命令語氣;第二,電報明確把陝北稱為中央,把一方面軍稱為中央紅軍,把張國燾及他的第二中央稱為“兄處”。這表明,在共產國際眼裡,至少在共產國際特使林育英眼裡,陝北是正統,張國燾是不被承認的“冒牌”。

為了讓張國燾好下臺,張聞天代表陝北方面表示張國燾等可以在取消第二中央的前提下成立西南局,暫時與中央保持橫的關係。

林育英

張國燾意識到自己輸了,但是不甘心輸得連塊遮羞布都不剩,他還力求與毛澤東打成平手,於是在“急謀黨內統一”的旗號下,提出兩個方案:一是由共產國際、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和爭執雙方一起商量,重組新的政治局;二是爭執雙方均直屬代表團,陝北稱西北局,川康稱西南局。

見張國燾仍然幻想與中央分庭抗禮,林育英對他的提議沒有立即答覆。

張國燾不僅在林育英那裡遭受冷落,在紅四方面軍也倍受孤立。

在林育英公開表態支援陝北方面後,陳昌浩也轉變了態度,表示服從共產國際的決定。徐向前等高級將領群起做工作,主張先取消這邊的“中央”,其他分歧問題,待日後坐下來可以慢慢解決。

都因錯誤策略放棄無產階級領導的爭取。

(丁)機械的瞭解鞏固根據地,因此不能學習四次“圍剿”在鄂豫皖紅軍在強大敵力壓迫下退出蘇區的教訓。

(戊)忽視川陝蘇區和整個川、陝、甘的革命局勢,因此對川陝赤區的沒有幫助和指導,影響到蘇、紅在西北的發展,過低估計少數民族的革命作用,對革命在西北首先勝利的可能表示懷疑。

(己)一、四方面軍會合後,放棄向南發展,懼怕反攻敵人。後來又將黨北進攻的路線曲解成為向北逃跑,最後走到分裂党和紅軍。

張國燾自稱“黨中央”,以此試探林育英和共產國際的反應。

8天后,他等到了林育英第二份電報,明確指出:

國燾、朱德同志:

甲、共產國際完全同意於中國黨中央的政治路線。並認為中共在共產國際隊伍中,除聯共外是屬於第一位。中國革命已成為世界革命偉大因素,中國紅軍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中央紅軍的萬里長征是勝利的。

乙、兄處可即成立西南局,直屬代表團。兄等與中央的原則上爭論可提交國際解決。

林育英

這封電報最引人注目的有兩點:第一,通篇電報都是傳達共產國際的指示,用的是明確甚至是命令語氣;第二,電報明確把陝北稱為中央,把一方面軍稱為中央紅軍,把張國燾及他的第二中央稱為“兄處”。這表明,在共產國際眼裡,至少在共產國際特使林育英眼裡,陝北是正統,張國燾是不被承認的“冒牌”。

為了讓張國燾好下臺,張聞天代表陝北方面表示張國燾等可以在取消第二中央的前提下成立西南局,暫時與中央保持橫的關係。

林育英

張國燾意識到自己輸了,但是不甘心輸得連塊遮羞布都不剩,他還力求與毛澤東打成平手,於是在“急謀黨內統一”的旗號下,提出兩個方案:一是由共產國際、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和爭執雙方一起商量,重組新的政治局;二是爭執雙方均直屬代表團,陝北稱西北局,川康稱西南局。

見張國燾仍然幻想與中央分庭抗禮,林育英對他的提議沒有立即答覆。

張國燾不僅在林育英那裡遭受冷落,在紅四方面軍也倍受孤立。

在林育英公開表態支援陝北方面後,陳昌浩也轉變了態度,表示服從共產國際的決定。徐向前等高級將領群起做工作,主張先取消這邊的“中央”,其他分歧問題,待日後坐下來可以慢慢解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