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像拍攝總結 人像寫真全流程分享,絕對值得收藏學習

來源轉載網路目錄:

1、與模特的溝通和道具準備

2、拍攝場地與時間的確定

3、拍攝器材的選擇

4、光線的選擇

5、模特的引導

6、構圖與背景

7、審美積累

8、注意細節

9、拍攝結束, 及時備份

10、總結

正文:

導語——應邀為色影無忌——她影像撰寫了一篇人像寫真前期拍攝流程的教程分享, 其實很早之前就有過寫此類教程的想法, 無奈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提筆, 正好借此機會進行一個總結。 網路上新手向的後期教程很多, 品質良莠不齊, 很多都會對攝影新手造成誤導, 將大部分的精力寄託於“化腐朽為神奇”的後期, 我想說, 攝影的關鍵恰恰在前期拍攝,

後期只是潤色, 沒有一個優秀的前期拍攝作為基礎, 再精湛的後期技術都是在做無用功。

從最初鍾愛糖水小清新到現在偏愛復古情緒類的人像風格, 一路走過彎路, 碰到過瓶頸, 技巧在提高, 審美在改變, 始終不變的是對攝影的這份執著與熱愛。 以下結合我所拍攝的一些人像作品, 分享我在人像攝影中前期拍攝的完整流程。

一、與模特的溝通和道具準備

1、溝通——每次拍攝前, 我會提前至少一周與模特溝通拍攝題材或者風格, 發幾組樣片給模特, 更直觀的傳達自己想要的拍攝效果, 同時, 模特也能提前把握拍攝效果。

2、服裝與妝容——在與模特溝通時, 我一般會同時確定拍攝的服裝與妝容, 鑒於我所偏愛的拍攝風格,

服裝一般以模特自己的衣服為准, 通常會選擇純色系, 吊帶, 長裙或者古著, 避免雜亂的圖案和顏色, 如果沒有適合主題的服裝, 就準備網購。 服裝尤其要早確定, 因為網購需要時間。 妝容的話, 沒有特殊拍攝題材, 比如古風類, 一般模特自己能搞定, 期間我會叮囑, 毛髮類, 如睫毛, 頭髮等一定要加倍注意, 如果處理不好, 後期會浪費不少時間。

下圖中我利用婚紗的頭紗, 營造出一種私房寫真中的性感。

器材: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16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160

3、道具——道具的點綴效果不容忽視, 如私房拍攝中的花兒、水果, 外景中的帽子、雨傘等, 根據拍攝題材準備相應道具, 為作品畫龍點睛。 尤其對於新手模特, 道具還能很好地緩解“手足無措”的尷尬。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50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320s ISO:500

器材:鏡頭:Sigma 50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320s ISO:5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500s ISO:1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500s ISO:100

下圖中, 我在拍攝現場找到了一個鐵鍬,

讓模特拿著它, 顯得俏皮可愛。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000s ISO:10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000s ISO:100

除此之外, 相機本身也可以使用一些道具來增加特殊效果。 比如鏡頭前套絲襪或絲巾, 或是在UV鏡上抹一層凡士林, 尤其在私房攝影中利用這些特殊效果, 會使你的照片變得柔和而朦朧, 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紅色紗巾

紅色紗巾

肉色絲襪,中間可開小口留作對焦

肉色絲襪,中間可開小口留作對焦

下圖便是在鏡頭前套了一層紅色紗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圍感與感染力。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40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400

注意這種紗巾或者絲襪一定要在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使用,否則不僅對焦極慢,而且效果太誇張,喧賓奪主,失去了點綴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與絲襪跟紗巾不同,絲襪與紗巾就是隔了一層紗,而凡士林更像後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圖層模式中的濾色,它會讓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層即可。還有,一定要抹在UV鏡上,空出鏡片中間的位置留作對焦。

凡士林

凡士林

有人會想,既然後期能做,為什麼還要前期這麼麻煩?首先,後期的柔焦效果會略顯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據你事先構思好的主題,配合著這些道具的運用來完成的,而不是沒頭緒的拿著相機拍一通,拍完以後後期再去構思風格。

下圖便是在UV鏡上抹了薄薄一層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夢幻呢?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60s ISO:32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60s ISO:320

二、拍攝場地與時間的確定

1、拍攝場地——根據拍攝題材確定場地,內景還是外景。內景的選擇一般會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藝復古或是時尚現代,民宿與酒店需要提前預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種選擇。外景的選擇就更為多樣,近的可以選當地的特色場景,遠的960萬平方公里任意挑選。

下面這張照片的選址便是一家文藝復古的酒店。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200s ISO:100

器材: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200s ISO:100

確定好拍攝地點之後,如果不熟悉,我會提前一到兩天去現場踩點。踩點既是為了保證拍攝品質,也可以提前熟悉環境,考慮機位,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

2、拍攝時間——外景一般選擇下午檔拍攝,夏天通常4點到太陽落山,這個時間段的光線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節則提前一到兩個小時,保證日落之前的那一個小時盡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題材,儘量選擇在晴天拍攝,有了充足的光線,才會有漂亮的光影,才會有通透的皮膚,膠片攝影更是如此。下圖便是在日落時分的拍攝,落日餘暉灑在鏡頭前,形成了夢幻的光暈。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0s ISO:1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0s ISO:100

內景拍攝的時間相對更自由,保證光線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門:1/400s ISO:10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門:1/400s ISO:100

三、拍攝器材

目前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V,鏡頭主要為EF 50mm f/1.2L USM與EF 35mm f/1.4LII USM兩個定焦,膠片機EOS3。

然而我並非器材黨,無論是專業單反還是微單,甚至是手機,無論是數碼還是膠片,一切能出優秀作品的器材都可以使用,除非特殊的場合,比如夜景人像需要高感或者體育攝影中需要高速連拍的情況,否則器材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我們的作品品質更應該依靠前期的拍攝想法,拍攝時對光影的把控,對模特的引導,後期的修圖思路等。

四、光線的選擇

很多時候,在一些攝影師眼裡,理念性的東西乏味空洞,虛無縹緲,乍看一無是處,但其實它是帶給你長足進步的基礎,是最有用的乾貨。

正如我在人像攝影之初,雖經常聽說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明白光線的重要性,但到實際拍攝的時候,卻極易忽視光線帶來的影響,至少不會考慮的那麼細緻,比如光線的方向性,順光平淡無奇,逆光或者側逆光更易帶來出彩的作品,不同方向的光線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光影變化跟作品感受。有光必有影,有了光影的對比之後照片才有質感跟立體感,畢竟人像攝影裡,誰都不希望人臉平的像一張紙。而光影的對比把控就需要長期拍攝經驗的積累,我也在不斷學習,讓我改變最多的是報了攝影班之後,老師們無一不強調光線的重要性,也致使我在每次的拍攝中重新審視前期對光線的運用。而在私房攝影裡,光影帶來的作用就更加明顯,這裡我很欣賞的攝影師是@柔7大神,私房人像中對光影的運用非常到位,也是我一直研究與學習的榜樣。

下圖中,陽光透過窗戶上的柵條照在模特身上,產生了美妙的光影,而且是利用手機拍攝,後期簡單修飾。其實利用百葉窗也能做到類似的光影效果,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道具來手動製造光影效果。我曾經帶過鳥籠,帶過三棱鏡,或是外景拍攝時利用樹葉的陰影。

手機:OPPO R11t 光圈:F1.7 快門:1/140s ISO:33

手機:OPPO R11t 光圈:F1.7 快門:1/140s ISO:33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門:1/500s ISO:16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門:1/500s ISO:160

五、模特的引導

1、眼神引導——除了對光線的運用以外,最讓我關注的便是模特的眼神。它就像是一張照片的靈魂,訴說著照片裡的故事。毫不誇張的說,一張眼神不到位的照片,縱然構圖與光影再完美,它也不會出彩,選片的時候也會被我刪選。而眼神的到位與否也是衡量一個模特表現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拍攝之前多與模特溝通,給她發一些優秀的樣片,告訴模特你想要表現的感覺,這個提前量相當重要!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25s ISO:400

拍攝時,我很少會讓模特直接看鏡頭,而是在抓拍過程中讓模特聽口令給眼神,以一種最自然放鬆的姿態面對鏡頭,拍完幾張便讓模特的眼睛離開鏡頭,避免眼神尷尬。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門:1/160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前與模特的溝通是傳達攝影師的拍攝意圖,而此時的溝通引導則是為了將你的拍攝意圖付諸實施。拍攝的前半個到一個小時,模特跟攝影師基本都處於熱身的狀態,不用追求此時的出片品質。拍攝中,我們可以放一些輕音樂讓模特放鬆,當模特與攝影師的節奏達到一致時,出片的速度跟品質會大大提升,而這個階段一般發生在拍攝的最後一個小時。

2、Pose引導——對於模特的Pose,我並不喜歡刻意的擺拍,所以我一般會讓模特在一個可把控的範圍內動起來,然後進行抓拍,這裡一定要注意,讓模特動起來並不是無規律的亂動,而是在你確定了光線方向,構圖及背景等之後,模特在此範圍內的微動。當然,在抓拍過程中遇到模特比較好看的瞬間,我也會讓模特擺拍一下,此時的效果會比你指導模特刻意擺拍自然的多。

下圖是讓模特低頭向上甩頭髮,利用相機的高速連拍抓到了這樣一張照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60s ISO:25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60s ISO:25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方45°方向輕推手中的雨傘,同樣利用高速連拍進行抓拍,當然需要嘗試很多次,但只要抓到一張,那便成功。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慢跑,然後聽口令回頭進行高速連拍抓拍,便得到這樣一張照片。這樣的抓拍廢片很多,往往是從幾十張照片裡挑選一張滿意的,但這就是數碼的優勢,不用心疼你的快門。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800s ISO:1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800s ISO:100

3、情緒引導——你的一組作品中一定會包含某種情緒,而眼神的表現一定是配合著這種情緒。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門:1/160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中,我們可以設定情境與場景,傷感或是快樂。假裝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無需臺詞,無須過分的表演,無需誇張的表情,攝影中的表演是一種情緒的展現,恰到好處即可。尤其在室內私房人像中,由於場地的局限性,不會有很多的環境來烘托氛圍,所以這就更加依賴模特情緒的表現。想像下,聽著音樂,幻想著一個情境,模特的情緒自然流露,眼神也隨之而來,Pose也會舒展自然,此時就趕緊按快門吧。

六、構圖與背景

除了光線與眼神這兩個我最關注的因素外,以下方面也是前期拍攝中必須要注意的地方,一幅出彩的作品,絕對是這些因素的綜合體。

1、構圖——在拍攝中,我很少採用對稱式的構圖,因為它讓我感到古板,不生動。當然,有很多對稱式構圖特別成功的作品,比如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將此用到了極致,對稱構圖的攝影作品也有很多。但對於我所偏愛的情緒私房而言,用的極少。我所常用的無非是大家熟知的三分法,對角線等。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門:1/250s ISO:16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門:1/250s ISO:1600

另外,不同視角與焦段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構圖方式,特寫,半身、全身像及環境人像所用到的構圖不盡相同,一組作品中將這些視角結合,會讓你的作品變得豐富。其實構圖並無特定的法則,一切能更好地表達作品意圖的構圖都應該被推崇。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些法則,而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麼。總之記住一條,去掉畫面中與主題無關的因素。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8 快門:1/250s ISO:12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8 快門:1/250s ISO:1200

從構圖引申出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二次裁剪,雖然這屬於後期的內容,但二次裁剪帶來的功效太神奇,別以為只有黑白才能拯救廢片,它的效果不亞於黑白。它能將全身變半身,半身變特寫,反之,也能將狹隘空間的環境人像變得更加大氣。

第二個引申——拼圖。拍攝的時候可以嘗試著順帶拍一些環境,或者小靜物,後期將人像與環境或者靜物拼接成一張照片,這樣的片子別有一番滋味,也能豐富你的作品。或者,當你覺得幾張片子平淡無奇時,試著將它們拼接起來看看效果吧。下圖中,將特寫與常規構圖的照片拼接,是常用的手法。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2、背景選擇——人像拍攝中,背景的選擇也相當重要。遊客照跟優質寫真照的很大差別就在於背景,其選擇要稍作考究,第一,選擇與拍攝主題相關的背景,第二,考慮色彩的搭配,撞色效果等。有人會覺得環境雜亂時利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即可,事實上,過分依賴大光圈的作品並不耐看。所以,背景的選擇一定是做減法,將不必要的元素去除,突出照片的主體或主題,保留與之相關的元素與色彩,尤其是在室內環境雜亂的私房中。不然,雜亂無章或者色彩搭配混亂的背景一定讓你的照片品質大打折扣。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s ISO:8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s ISO:800

七、審美積累

審美積累——以上都是在講拍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次成功的拍攝是建立在完整而周到的構思之上,即你的拍攝想法。而拍攝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審美積累,這裡便提到了人像拍攝中最重要卻最易被忽視的環節——審美的積累與提升。

首先,如果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如何能構思出一組優質的拍攝,保證出片的品質?再者,拍完出片後,若是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又怎能保證正確的修片思路?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多看其他攝影師的優秀作品,多看多思考,將它變成你的一日三餐,不斷提升自己的美學素養,不斷豐富攝影作品的形式、內容和內涵。

這裡推薦的圖片網站有很多,國內的如POCO,圖蟲,CNU,LOFTER等,國外的如500px,flickr等比較知名的網站。

事實上,無論攝影的哪個領域,審美都是一切優秀作品誕生的前提與基礎。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八、注意細節

這裡我要提到一個影響作品品質的關鍵因素——細節,細節成就完美。比如,為了營造髮絲的動感,我會在拍攝中開一台電扇,不用太大,風量足夠讓髮絲飄動即可,一旦髮絲舞動,整張照片就有了生氣。你不會想像,我會在外景拍攝時,啟動汽車,利用車載逆變器來啟動一台電扇,目的就是為了那舞動的一縷髮絲;又如,在私房拍攝中,我常會用水將模特的頭髮打濕,營造一種居家又性感的味道。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在拍攝過程中,我會特別注意模特的髮型、服裝及妝容。拍攝時,模特的碎發很有可能散的到處都是,這會給你後期浪費很多時間,所以一定要及時提醒模特梳理頭髮。服裝的整理同樣如此。妝容方面,及時提醒模特補妝,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妝容易化的時候,這樣做同樣會給你後期的皮膚處理省下時間。

一個細節的影響或許很小,當所有的細節你都注意到了,那作品還會差嗎?

九、拍攝結束,及時備份

當你拍攝完成,關了相機,那絕不意味著此次前期拍攝的結束。回到家第一時間將片子拷貝到電腦,注意是複製拷貝,而非剪切拷貝,拷貝完成後也別忙刪除相機裡的照片,可以在下次拍攝之前再格式化存儲卡,格式化之前也請簡單流覽下相機裡的照片,這樣能夠避免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

此處有過一次慘痛的教訓——拍攝完成並沒有第一時間拷貝到電腦或硬碟,第二天拍攝之前直接格式化了存儲卡,手按下去的那一刻才體會到生無可戀。沒辦法,只能重新約模特拍攝,而這種做法的負面影響極大,既浪費了時間跟人力,還會讓模特對你失去信任,最關鍵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會讓你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十、總結

每次拍攝完成,坐到電腦前選片時你會發現,很多照片如果當時稍換個視角會更出色,或者此時你有了更好的想法,然而攝影就是不完美的藝術,正因為它的不完美才促使我們不斷的追求完美,不斷的進步。每次拍攝完成後,都要認真的去總結,在下一次的拍攝中改善上一次的不完美,那樣才會帶來質的變化。以上所有分享都是我人像攝影前期拍攝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如果用心去看並付諸於實際拍攝中,我相信定會給你帶來幫助。

最後我想說,一切的不足可以歸結為——你拍的太少,說的太多了!

提升作品的感染力。

紅色紗巾

紅色紗巾

肉色絲襪,中間可開小口留作對焦

肉色絲襪,中間可開小口留作對焦

下圖便是在鏡頭前套了一層紅色紗巾的效果,增加了照片的氛圍感與感染力。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40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光圈:F1.6 快門:1/125s ISO:400

注意這種紗巾或者絲襪一定要在光線比較好的情況下使用,否則不僅對焦極慢,而且效果太誇張,喧賓奪主,失去了點綴的效果。

凡士林的效果與絲襪跟紗巾不同,絲襪與紗巾就是隔了一層紗,而凡士林更像後期柔焦的效果或者圖層模式中的濾色,它會讓高光溢出,所以只要抹上薄薄的一層即可。還有,一定要抹在UV鏡上,空出鏡片中間的位置留作對焦。

凡士林

凡士林

有人會想,既然後期能做,為什麼還要前期這麼麻煩?首先,後期的柔焦效果會略顯生硬,其次你的作品一定是根據你事先構思好的主題,配合著這些道具的運用來完成的,而不是沒頭緒的拿著相機拍一通,拍完以後後期再去構思風格。

下圖便是在UV鏡上抹了薄薄一層凡士林的效果,是不是很夢幻呢?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60s ISO:32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60s ISO:320

二、拍攝場地與時間的確定

1、拍攝場地——根據拍攝題材確定場地,內景還是外景。內景的選擇一般會是民宿、酒店或者工作室的棚子,文藝復古或是時尚現代,民宿與酒店需要提前預定,租用工作室的棚子也是一種選擇。外景的選擇就更為多樣,近的可以選當地的特色場景,遠的960萬平方公里任意挑選。

下面這張照片的選址便是一家文藝復古的酒店。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200s ISO:100

器材: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200s ISO:100

確定好拍攝地點之後,如果不熟悉,我會提前一到兩天去現場踩點。踩點既是為了保證拍攝品質,也可以提前熟悉環境,考慮機位,畢竟時間是最寶貴的!

2、拍攝時間——外景一般選擇下午檔拍攝,夏天通常4點到太陽落山,這個時間段的光線柔和,光影更具魅力,其他季節則提前一到兩個小時,保證日落之前的那一個小時盡情出片。如果不是特殊題材,儘量選擇在晴天拍攝,有了充足的光線,才會有漂亮的光影,才會有通透的皮膚,膠片攝影更是如此。下圖便是在日落時分的拍攝,落日餘暉灑在鏡頭前,形成了夢幻的光暈。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0s ISO:1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0s ISO:100

內景拍攝的時間相對更自由,保證光線的方向是你想要的效果即可。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門:1/400s ISO:100

器材: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8 快門:1/400s ISO:100

三、拍攝器材

目前我使用的器材是佳能EOS 5D Mark IV,鏡頭主要為EF 50mm f/1.2L USM與EF 35mm f/1.4LII USM兩個定焦,膠片機EOS3。

然而我並非器材黨,無論是專業單反還是微單,甚至是手機,無論是數碼還是膠片,一切能出優秀作品的器材都可以使用,除非特殊的場合,比如夜景人像需要高感或者體育攝影中需要高速連拍的情況,否則器材的影響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我們的作品品質更應該依靠前期的拍攝想法,拍攝時對光影的把控,對模特的引導,後期的修圖思路等。

四、光線的選擇

很多時候,在一些攝影師眼裡,理念性的東西乏味空洞,虛無縹緲,乍看一無是處,但其實它是帶給你長足進步的基礎,是最有用的乾貨。

正如我在人像攝影之初,雖經常聽說攝影是光影的藝術,也明白光線的重要性,但到實際拍攝的時候,卻極易忽視光線帶來的影響,至少不會考慮的那麼細緻,比如光線的方向性,順光平淡無奇,逆光或者側逆光更易帶來出彩的作品,不同方向的光線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光影變化跟作品感受。有光必有影,有了光影的對比之後照片才有質感跟立體感,畢竟人像攝影裡,誰都不希望人臉平的像一張紙。而光影的對比把控就需要長期拍攝經驗的積累,我也在不斷學習,讓我改變最多的是報了攝影班之後,老師們無一不強調光線的重要性,也致使我在每次的拍攝中重新審視前期對光線的運用。而在私房攝影裡,光影帶來的作用就更加明顯,這裡我很欣賞的攝影師是@柔7大神,私房人像中對光影的運用非常到位,也是我一直研究與學習的榜樣。

下圖中,陽光透過窗戶上的柵條照在模特身上,產生了美妙的光影,而且是利用手機拍攝,後期簡單修飾。其實利用百葉窗也能做到類似的光影效果,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隨身攜帶一些小道具來手動製造光影效果。我曾經帶過鳥籠,帶過三棱鏡,或是外景拍攝時利用樹葉的陰影。

手機:OPPO R11t 光圈:F1.7 快門:1/140s ISO:33

手機:OPPO R11t 光圈:F1.7 快門:1/140s ISO:33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門:1/500s ISO:16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8 快門:1/500s ISO:160

五、模特的引導

1、眼神引導——除了對光線的運用以外,最讓我關注的便是模特的眼神。它就像是一張照片的靈魂,訴說著照片裡的故事。毫不誇張的說,一張眼神不到位的照片,縱然構圖與光影再完美,它也不會出彩,選片的時候也會被我刪選。而眼神的到位與否也是衡量一個模特表現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拍攝之前多與模特溝通,給她發一些優秀的樣片,告訴模特你想要表現的感覺,這個提前量相當重要!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2 快門:1/125s ISO:400

拍攝時,我很少會讓模特直接看鏡頭,而是在抓拍過程中讓模特聽口令給眼神,以一種最自然放鬆的姿態面對鏡頭,拍完幾張便讓模特的眼睛離開鏡頭,避免眼神尷尬。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門:1/160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2.0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前與模特的溝通是傳達攝影師的拍攝意圖,而此時的溝通引導則是為了將你的拍攝意圖付諸實施。拍攝的前半個到一個小時,模特跟攝影師基本都處於熱身的狀態,不用追求此時的出片品質。拍攝中,我們可以放一些輕音樂讓模特放鬆,當模特與攝影師的節奏達到一致時,出片的速度跟品質會大大提升,而這個階段一般發生在拍攝的最後一個小時。

2、Pose引導——對於模特的Pose,我並不喜歡刻意的擺拍,所以我一般會讓模特在一個可把控的範圍內動起來,然後進行抓拍,這裡一定要注意,讓模特動起來並不是無規律的亂動,而是在你確定了光線方向,構圖及背景等之後,模特在此範圍內的微動。當然,在抓拍過程中遇到模特比較好看的瞬間,我也會讓模特擺拍一下,此時的效果會比你指導模特刻意擺拍自然的多。

下圖是讓模特低頭向上甩頭髮,利用相機的高速連拍抓到了這樣一張照片。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60s ISO:25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6 快門:1/160s ISO:25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方45°方向輕推手中的雨傘,同樣利用高速連拍進行抓拍,當然需要嘗試很多次,但只要抓到一張,那便成功。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下圖是讓模特往前慢跑,然後聽口令回頭進行高速連拍抓拍,便得到這樣一張照片。這樣的抓拍廢片很多,往往是從幾十張照片裡挑選一張滿意的,但這就是數碼的優勢,不用心疼你的快門。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800s ISO:1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800s ISO:100

3、情緒引導——你的一組作品中一定會包含某種情緒,而眼神的表現一定是配合著這種情緒。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門:1/160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1.4 快門:1/160s ISO:400

拍攝中,我們可以設定情境與場景,傷感或是快樂。假裝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無需臺詞,無須過分的表演,無需誇張的表情,攝影中的表演是一種情緒的展現,恰到好處即可。尤其在室內私房人像中,由於場地的局限性,不會有很多的環境來烘托氛圍,所以這就更加依賴模特情緒的表現。想像下,聽著音樂,幻想著一個情境,模特的情緒自然流露,眼神也隨之而來,Pose也會舒展自然,此時就趕緊按快門吧。

六、構圖與背景

除了光線與眼神這兩個我最關注的因素外,以下方面也是前期拍攝中必須要注意的地方,一幅出彩的作品,絕對是這些因素的綜合體。

1、構圖——在拍攝中,我很少採用對稱式的構圖,因為它讓我感到古板,不生動。當然,有很多對稱式構圖特別成功的作品,比如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將此用到了極致,對稱構圖的攝影作品也有很多。但對於我所偏愛的情緒私房而言,用的極少。我所常用的無非是大家熟知的三分法,對角線等。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門:1/250s ISO:16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35mm f/1.4LII USM 光圈:F2.5 快門:1/250s ISO:1600

另外,不同視角與焦段的變化會帶來不同的構圖方式,特寫,半身、全身像及環境人像所用到的構圖不盡相同,一組作品中將這些視角結合,會讓你的作品變得豐富。其實構圖並無特定的法則,一切能更好地表達作品意圖的構圖都應該被推崇。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知道這些法則,而是從來沒有思考過照片的主體、表達的主題是什麼。總之記住一條,去掉畫面中與主題無關的因素。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8 快門:1/250s ISO:12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1.8 快門:1/250s ISO:1200

從構圖引申出的一個重要手段是二次裁剪,雖然這屬於後期的內容,但二次裁剪帶來的功效太神奇,別以為只有黑白才能拯救廢片,它的效果不亞於黑白。它能將全身變半身,半身變特寫,反之,也能將狹隘空間的環境人像變得更加大氣。

第二個引申——拼圖。拍攝的時候可以嘗試著順帶拍一些環境,或者小靜物,後期將人像與環境或者靜物拼接成一張照片,這樣的片子別有一番滋味,也能豐富你的作品。或者,當你覺得幾張片子平淡無奇時,試著將它們拼接起來看看效果吧。下圖中,將特寫與常規構圖的照片拼接,是常用的手法。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2、背景選擇——人像拍攝中,背景的選擇也相當重要。遊客照跟優質寫真照的很大差別就在於背景,其選擇要稍作考究,第一,選擇與拍攝主題相關的背景,第二,考慮色彩的搭配,撞色效果等。有人會覺得環境雜亂時利用大光圈虛化背景即可,事實上,過分依賴大光圈的作品並不耐看。所以,背景的選擇一定是做減法,將不必要的元素去除,突出照片的主體或主題,保留與之相關的元素與色彩,尤其是在室內環境雜亂的私房中。不然,雜亂無章或者色彩搭配混亂的背景一定讓你的照片品質大打折扣。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s ISO:800

器材:Nikon D750 鏡頭:Sigma 35mm f/1.4ART 光圈:F2.2 快門:1/100s ISO:800

七、審美積累

審美積累——以上都是在講拍攝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然而,一次成功的拍攝是建立在完整而周到的構思之上,即你的拍攝想法。而拍攝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相當長時間的審美積累,這裡便提到了人像拍攝中最重要卻最易被忽視的環節——審美的積累與提升。

首先,如果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如何能構思出一組優質的拍攝,保證出片的品質?再者,拍完出片後,若是沒有足夠的審美,你又怎能保證正確的修片思路?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多看其他攝影師的優秀作品,多看多思考,將它變成你的一日三餐,不斷提升自己的美學素養,不斷豐富攝影作品的形式、內容和內涵。

這裡推薦的圖片網站有很多,國內的如POCO,圖蟲,CNU,LOFTER等,國外的如500px,flickr等比較知名的網站。

事實上,無論攝影的哪個領域,審美都是一切優秀作品誕生的前提與基礎。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25s ISO:400

八、注意細節

這裡我要提到一個影響作品品質的關鍵因素——細節,細節成就完美。比如,為了營造髮絲的動感,我會在拍攝中開一台電扇,不用太大,風量足夠讓髮絲飄動即可,一旦髮絲舞動,整張照片就有了生氣。你不會想像,我會在外景拍攝時,啟動汽車,利用車載逆變器來啟動一台電扇,目的就是為了那舞動的一縷髮絲;又如,在私房拍攝中,我常會用水將模特的頭髮打濕,營造一種居家又性感的味道。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EOS 5D Mark IV 鏡頭:EF 50mm f/1.2L USM 光圈:F1.4 快門:1/1000s ISO:100

在拍攝過程中,我會特別注意模特的髮型、服裝及妝容。拍攝時,模特的碎發很有可能散的到處都是,這會給你後期浪費很多時間,所以一定要及時提醒模特梳理頭髮。服裝的整理同樣如此。妝容方面,及時提醒模特補妝,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妝容易化的時候,這樣做同樣會給你後期的皮膚處理省下時間。

一個細節的影響或許很小,當所有的細節你都注意到了,那作品還會差嗎?

九、拍攝結束,及時備份

當你拍攝完成,關了相機,那絕不意味著此次前期拍攝的結束。回到家第一時間將片子拷貝到電腦,注意是複製拷貝,而非剪切拷貝,拷貝完成後也別忙刪除相機裡的照片,可以在下次拍攝之前再格式化存儲卡,格式化之前也請簡單流覽下相機裡的照片,這樣能夠避免一些意外情況的發生。

此處有過一次慘痛的教訓——拍攝完成並沒有第一時間拷貝到電腦或硬碟,第二天拍攝之前直接格式化了存儲卡,手按下去的那一刻才體會到生無可戀。沒辦法,只能重新約模特拍攝,而這種做法的負面影響極大,既浪費了時間跟人力,還會讓模特對你失去信任,最關鍵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會讓你有重新來過的機會!

十、總結

每次拍攝完成,坐到電腦前選片時你會發現,很多照片如果當時稍換個視角會更出色,或者此時你有了更好的想法,然而攝影就是不完美的藝術,正因為它的不完美才促使我們不斷的追求完美,不斷的進步。每次拍攝完成後,都要認真的去總結,在下一次的拍攝中改善上一次的不完美,那樣才會帶來質的變化。以上所有分享都是我人像攝影前期拍攝過程中的經驗總結,如果用心去看並付諸於實際拍攝中,我相信定會給你帶來幫助。

最後我想說,一切的不足可以歸結為——你拍的太少,說的太多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