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為何蘋果不再引領創新

今天淩晨, 蘋果在例行的年度發佈會上發力, 我們看到了傳說中的全面屏iPhoneX, 看到了了被命名為iPhone8系列的iPhone7S, 看到了新的iWatch和Apple TV。 相比前幾年發佈會的索然無味, 今年iPhoneX還是令人眼前一亮。

全面屏加劉海的設計獨樹一幟, 人臉3d識別解鎖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相比前幾年只是升級下處理器, 做個微創新, 今年的蘋果要積極的多, 可謂竭盡全力。

但是資本市場卻沒有認同蘋果的創新, 發佈會後蘋果股價反而小跌。 媒體評論也是毀譽參半。 在市場上, 新品或許可以給蘋果帶來反彈, 但是在技術上, 蘋果已經失去領先。

一、新瓶裝舊酒的創新

今年蘋果的新品的創新點有幾個的。 首先是新款的A11處理器, 蘋果把處理器的核心數量增加到6個, 四個大核在重度應用和跑分中會有顯著提升。 小核心保持兩個, 性能提升幅度不大。

相比前幾年蘋果A系列處理器改善微架構,

翻倍的性能提升。 如今蘋果增加核心數提升性能的做法很想前幾年安卓手機從兩核心進化到四核心八核心十核心。 這種性能提升需要App對多核心的支持, 遠不如提升單核心性能來的實惠。 蘋果的創新方式開始複製前幾年的安卓手機, 說明蘋果的處理器改進已經碰到了天花板。

蘋果iPhoneX最大的創新是全面屏。 全面屏技術最早是夏普的方案。 如果蘋果在2016年拿出來確實會驚豔。 而到了2017年9月, 小米mix已經買了一年, 第二代的小米mix2已經發佈。 三星的全面屏已經上市幾個月, vivo, 金立的全面屏都在路上, 蘋果的這個劉海全螢幕就比較尷尬了。

蘋果還有一個重大創新人臉識別, 這個在手機上算新技術, 但是在電腦上已經是十幾年前艾爾莎的技術了,

手機長期用單攝像頭人臉識別解鎖作為輔助, 而且準確率不低, 蘋果用單攝像頭替代home鍵解鎖也沒有太大問題, 蘋果的紅外3d人臉識別, 更像是個噱頭和賣點。

二、創新為何枯竭

應該說蘋果在2007年發佈iPhone時, 是劃時代的, 多點觸摸是以前沒有的。 處理器和螢幕也是當時最好的。

但是經過10年的發展, 整個電子工業都在創新, 廠商也拼命使用最新的成果。 蘋果除了自己研發的處理器, 已經失去了引領創新的可能。

一項新技術出來, 會有眾多廠家評估這項技術能不能用於手機, 如何使用。 蘋果一年一款新品。 其他廠商一年多款, 多個項目推進。

於是我們在小米mix上看到對全面屏的探索, 在華為麒麟970上看到寒武紀的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模組,

在三星上看到虹膜識別, 實用不實用的都有人探索, 蘋果自然就無法引領創新了, 畢竟蘋果只是個集成商。

三、市場或有起色

雖然蘋果已經無法引領創新, 但是iPhoneX的市場前景還是不錯的。 在iPhone6之後, 蘋果終於做出來外觀上的顯著不同, 價格上的上浮空間。

在2015年以後, 手機體驗逐漸同質化, 蘋果和中性能的千元機體驗差別不大。 用戶感覺不到蘋果開啟App快多少, 感覺不到拍照好多少。 所以新品的品牌和外觀很重要, 三星s8的反彈驗證了全面屏對銷量的促進。

蘋果iPhoneX的意義在於外觀的顯著不同可以告訴別人你買了新款iPhone, 高達8000多元的售價告訴別人你為這個新款iPhone花了不少錢。 展示作用就能讓iPhoneX有不錯的銷量,

外觀變化不大的iPhone8則會讓沒有來得及更換iPhone7的用戶掏錢。 所以iPhone未來一段的銷售情況會有所反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