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清算血債:代表中國懲惡的法官,他的據理力爭改變判決結果

經公眾號“文史e家”(ID:WarriorSalon)授權轉載

從1946年3月到1948年12月, 中國法官梅汝璈和來自其他國家的同行們在東京, 一起盡心竭力地工作, 出色地完成了對戰犯的國際審判任務。 在長達兩年半的審判過程中, 梅汝璈始終堅持法律原則, 有禮有節, 在“法官席位之爭”、“起草判決書”和“堅持死刑處罰”等關鍵時刻, 以中國人的堅定、智慧維護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 贏得了世界的讚賞與尊重。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在其法官辦公室的留影

天降大任

1946年3月20日, 梅汝璈肩負祖國重托, 受命擔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 赴東京參與對日本侵略者的正義審判。

早在1945年12月底, 中國國民政府接到駐日盟軍統帥總部關於參加審判的通知後, 即指示外交部和司法部遴選派往東京的外交、司法人員。 兩部官員接到指令後, 即從全國範圍內挑選外交與法律方面的精英人才。

最後, 他們選定參加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中國代表團的成員是:法官梅汝璈, 檢察官向哲浚, 顧問吳學義, 擔任助理的法律專家、歷史學家裘劭恒、方福樞、楊壽林、劉子健等。

當時, 梅汝璈是國民政府立法院委員兼外交委員會主席, 向哲浚是上海特區法院首席檢察官。 此外還有倪征燠、吳學義、鄂森、桂裕。 倪征燠為首席顧問, 還有多名精通英、日語言的翻譯人員等。 代表團多數是法律專家、著名律師或精通外語的學者, 陣容強大。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先生

臨行前, 梅汝璈向新聞界慷慨陳詞:

審判日本戰犯是人道正義的勝利, 我有幸受國人之托, 作為莊嚴的國際法庭法官, 決勉力依法行事, 不負政府與國人屬望。

當日各大媒體紛紛在顯著位置刊出消息:

清算血債——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官梅汝璈今飛東京。

席位旗序之爭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 由庭長、澳大利亞法官韋伯與10個盟國的各一名法官組成審判庭。 商討法官座次時, 中國法官梅汝璈建議,

按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國順序排列最為合理, 中國應是第二。 庭長有意使美、英排在一、二位, 英國法官也垂涎第二把交椅。 雙方各持己見, 難以統一。 梅汝璈以調侃的口吻道:“如果各位不贊成我的建議, 就以體重為標準, 重的居中, 輕的居旁。 ”法官們忍俊不禁, 庭長笑著說:“建議很好, 可惜只適用於拳擊賽。 ”開庭演習時, 庭長宣佈法官入場順序:美、英、中、蘇、法……

梅汝璈脫下法官袍, 正色而言:“我的建議在同人中少有異議, 為何不被採納?要求付諸表決, 否則不參加預演, 回國提請辭職!”詞強理直, 庭長只好同意表決。 表決結果, 梅汝璈的建議獲得通過, 法官座次以美、中、英、蘇、法……的順序排列, 中國坐在第二位。

▲梅汝璈(前排右二)與其他法官合影

當11位對日參戰國的法官穿著法袍莊嚴地坐在審判席上等待預演開始時, 法官之間又因國旗位置發生了爭執。 這時候, 審判席後面插著參戰國國旗, 美國國旗插在第一位, 中國國旗插在第二位。 梅汝璈馬上向庭長韋伯提出:“中國國旗應插在第一位。 ”美國法官克萊墨十分傲慢地說:“為什麼?” 梅汝璈當即用流利的英語闡述了中國軍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所作出的貢獻與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代價。

他說:

殘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戰爭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傷痕累累,幾千萬亡靈沉冤九泉。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我國軍民傷亡逾3500萬人,擊斃擊傷日寇達130多萬,占日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總數的70%。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正是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力。

隨即,中美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幾番唇槍舌劍,美方理屈詞窮,最終做出讓步,中國國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國國旗移至第二位。

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國際會議以來國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誌。所以,當中國國旗剛剛插在第一位,國內新聞媒介就立即刊發了這一重大新聞,有的報紙還及時刊出“號外”。

起草判決書

5月3日,對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的審判正式開始。在判決書的書寫問題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凜然正氣和愛國之心為中國人爭得了榮譽和尊嚴,爭取到由中國法官負責起草判決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當時,有人主張判決書統一書寫,但梅汝璈認為,有關日本侵華罪行的部分,中國人受害最深,中國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因此,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

經過他的交涉,這次歷史性審判形成的長達90余萬字的國際刑事判決書,包含了梅汝璈代表4億多受害中國人民寫下的10多萬字。他帶領中國代表團通力合作,在長達300多頁的初稿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一次法官會上,梅汝璈慷慨陳詞:

由法庭掌握的大量證據,可以看出,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比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單純用毒氣屠殺,更加慘絕人寰。砍頭、劈腦、切腹、挖心、水溺、火燒、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刺穿陰戶或肛門等等。對此種種人類文明史罕見之暴行,我建議,在判決書中應該單設一章加以說明。

由於梅汝璈的努力,國際法庭終於將日本戰犯矢口否認的南京大屠殺寫進了判決書。但在最後量刑時,各國法官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力主嚴懲戰犯

庭長韋伯主張將戰犯流放到荒島上,印度法官則建議應寬宏大量,無罪開釋日本戰犯,來自已經廢除死刑而且沒有遭受日本侵略踐踏國家的法官也不贊成死刑,而美國法官僅僅堅持對發動太平洋戰爭和虐待美軍俘虜的戰犯處以死刑。

梅汝璈主張對日寇首惡必須處以死刑。在他的據理力爭下,11名法官就死刑問題進行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將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7名戰犯判處絞刑。

▲遠東軍事法庭開庭審理戰犯

對於那場歷史審判,日本國內也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梅汝璈的一段話,或許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戰爭和歷史: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28名甲級戰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東條英機等7名主要甲級戰犯被判死刑。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梅汝璈全程參加了這次審判,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美國法官克萊墨十分傲慢地說:“為什麼?” 梅汝璈當即用流利的英語闡述了中國軍民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直到1945年8月15日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所作出的貢獻與付出的巨大犧牲和代價。

他說:

殘暴的日本法西斯分子在侵略戰爭中犯下了滔天罪行,深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傷痕累累,幾千萬亡靈沉冤九泉。為抗擊日本侵略者,我國軍民傷亡逾3500萬人,擊斃擊傷日寇達130多萬,占日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傷亡總數的70%。事實充分證明,中國正是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力。

隨即,中美雙方展開激烈的爭論。幾番唇槍舌劍,美方理屈詞窮,最終做出讓步,中國國旗插在了第一位,美國國旗移至第二位。

這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國際會議以來國旗插在首位的第一次! 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一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標誌。所以,當中國國旗剛剛插在第一位,國內新聞媒介就立即刊發了這一重大新聞,有的報紙還及時刊出“號外”。

起草判決書

5月3日,對東條英機等日本戰犯的審判正式開始。在判決書的書寫問題上,梅汝璈再次以其凜然正氣和愛國之心為中國人爭得了榮譽和尊嚴,爭取到由中國法官負責起草判決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當時,有人主張判決書統一書寫,但梅汝璈認為,有關日本侵華罪行的部分,中國人受害最深,中國人最明白自己的痛苦,中國人最有發言權,因此,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

經過他的交涉,這次歷史性審判形成的長達90余萬字的國際刑事判決書,包含了梅汝璈代表4億多受害中國人民寫下的10多萬字。他帶領中國代表團通力合作,在長達300多頁的初稿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在一次法官會上,梅汝璈慷慨陳詞:

由法庭掌握的大量證據,可以看出,日寇在南京的暴行,比德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單純用毒氣屠殺,更加慘絕人寰。砍頭、劈腦、切腹、挖心、水溺、火燒、砍去四肢、割下生殖器、刺穿陰戶或肛門等等。對此種種人類文明史罕見之暴行,我建議,在判決書中應該單設一章加以說明。

由於梅汝璈的努力,國際法庭終於將日本戰犯矢口否認的南京大屠殺寫進了判決書。但在最後量刑時,各國法官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力主嚴懲戰犯

庭長韋伯主張將戰犯流放到荒島上,印度法官則建議應寬宏大量,無罪開釋日本戰犯,來自已經廢除死刑而且沒有遭受日本侵略踐踏國家的法官也不贊成死刑,而美國法官僅僅堅持對發動太平洋戰爭和虐待美軍俘虜的戰犯處以死刑。

梅汝璈主張對日寇首惡必須處以死刑。在他的據理力爭下,11名法官就死刑問題進行表決,結果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將南京大屠殺的罪魁禍首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7名戰犯判處絞刑。

▲遠東軍事法庭開庭審理戰犯

對於那場歷史審判,日本國內也許有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梅汝璈的一段話,或許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戰爭和歷史:

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於把日本軍國主義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

28名甲級戰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東條英機等7名主要甲級戰犯被判死刑。作為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梅汝璈全程參加了這次審判,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