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冬天的 你知道宋朝人如何保溫食物嗎?

大冬天的, 古人喝酒, 一般都是喝溫酒。 我們在章回小說經常看到:客官進了酒店, 會給店小二打個招呼:“小二, 溫一壺酒來, 上兩斤熟牛肉。 ”大口吃肉, 大碗喝酒, 很是愜意。 溫酒時, 可以在炭爐上燙熱。 但在喝的時候, 也容易涼下來。 怎麼辦?宋朝人發明了一種既可燙酒又能保溫的器皿, 叫做“注子溫碗”。

鎮江登雲山南宋墓曾出土一個南宋酒器——景德鎮窯青白釉注子溫碗。 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這個酒器中間為注子, 即盛酒的酒壺;注子四周還有一個溫碗, 只要將溫碗放滿熱水, 就能使注子中的酒保持一定的溫度。

見下圖。

網路配圖

宋人還發明了一種有保溫作用的器皿, 用於盛食物, 叫做“孔明碗”, 由兩碗相套而成, 兩碗間留空, 外碗底有一圓孔, 可注入沸水, 使碗內食物保持溫度, 這樣, 在大冬天吃飯, 擺在桌上的飯菜就不會那麼容易變冷。 下圖就是“孔明碗”了。

你一定同意, 在寒冷的冬天, 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茶湯, 絕對是一種享受。 《東京夢華錄》說, “冬月雖大風雪陰雨, 亦有夜市”, 賣各種小吃:“紅絲水晶膾、煎肝臓、蛤蜊、螃蟹、胡桃、澤州餳、奇豆、鵝梨、石榴、査子、榲桲、糍糕、團子、鹽豉湯之類”, “至三更, 方有提瓶賣茶者, 蓋都人公私榮幹, 夜深方歸也”。 這些“提瓶人”之所以到了三更才出門做生意, 是因為下半夜, 辦公事私事的人下班歸回了, 他們通常都會買一碗熱茶喝, 暖暖身子, 所以生意很好。

網路配圖

我們完全可以想像, “提瓶人”所賣的茶湯, 一定是熱騰騰的, 否則, 在“風雪陰雨”的大冬天, 誰又會掏錢買一碗冷茶來喝?換言之, 宋代應該已經出現了保溫瓶。 南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就畫了一個提茶瓶賣茶水的市井女子, 從圖像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來, 她手中的茶瓶是可以保溫的。

網路配圖

大冬天的, 躺在被窩裡也覺得冷, 古代又沒有集中供暖, 也沒有空調。 怎麼辦?別怕, 古人發明了取暖器。 黃庭堅有一首詩寫道:“千錢買腳婆, 夜夜睡天明。 ”說的就是宋代家庭常見的一種取暖器, 叫做“腳婆”, 又叫“湯婆子”, 類似今日的熱水袋, 可以放進被窩裡暖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