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伯溫竟然早就算定,朱元璋孫子會被他兒子整垮

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的太子朱標的兒子, 建文帝朱允炆, 算是個比較悲催的人物。 咱記得當年的歷史教科書上寫的是, 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 南京城被燕王朱棣攻破之後, 下落不明。 有說是宮中起火被燒死, 有說是逃了出去。 後來又學到鄭和下西洋, 說之所以跑那麼遠, 一個目的, 就是到海外去尋找建文帝。

朱允炆到底有沒有死, 到現在, 都還是個懸案。 以致於咱搜索他的名字之時, 都只寫他生於1377年, 卒年, 則未寫。 也就是, 未採信他死于南京大火之說。

既然生死不明, 後世文人們, 也就有了發揮的好素材。

今讀到一篇明朝人王泌所寫的《東朝紀》, 對建文帝未死之事, 描繪得活靈活現, 細節描寫很是出彩, 仿佛他親見一般。

他說, “建文國破時, 削髮披緇, 騎而逸”。 這就是說, 建文帝, 做了和尚。 而且, 還知道他在哪裡做和尚。

哪個地方呢?或是湖南的某寺, 或是湖北武當山。 反正, 就是在湘楚之地。 天下寺廟那麼多, 他為何青睞兩湖?其實, 咱覺得是沒啥理由的。 逃命嘛, 嘀嘀嘀嘀騎馬跑出南京城, 那就是任馬而行, 馬死而止, 哪管到了何處?這, 有得選擇麼?

網路配圖

四十餘年過去, 他也六十多啦, 老啦。 人說, 葉落歸根。 害慘自己的叔叔朱棣也死了好多年了。 他覺得, 此時出山, 應該沒什麼生命危險了。

接下來的故事, 其實有些俗氣。 尋親的, 大抵如此。 無非人們問他, 為何你此刻又出來呀?有何為證啊?

電視裡, 咱們見得多的, 是滴血驗親。 兩顆血珠, 在碗中的水裡, 融合成一體, 然後, 失散的兄弟姐妹父子母女抱頭痛哭我終於找到你啦這麼多年你到哪裡去啦我對不起你啊……

建文帝被當地官員送到了北京,

也要找個方法來驗啊。 不過不是滴血, 而是找人來認。 來來去去好多老臣老太監, 就沒一個認識他的。 畢竟, 他離開之時, 還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小夥子呢, 現在已是鬚髮皆白啦——哦, 和尚沒頭髮——也可能有, 高僧嘛, 對於剃髮之事, 是淡然的。 所以我們看到的少林寺那些老和尚, 好多都是板寸頭。

他問, 吳誠還在嗎?

幸好, 這個老太監還在。 老太監見了老和尚, 老和尚說, 你還記得當年嗎?你服侍我吃飯, 我賞你一塊肉吃, 但你兩手不得空, 我就擲於地上, 你伏地以口食之……說句實話, 這種場景, 我都不好意思描繪了, 皇上面前, 太監哪有尊嚴哦。 反正, 吳誠一下記起了往事, 心慟不已。 說, 這就是當年的建文帝啊。 然後, 他果然就被養于宮中佛堂, 達成了“歸體父母側”的願望。

這還不是離奇的, 更難讓人相信的, 還在後面呢。

原來, 早在朱元璋未死之前, 就問過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劉基劉伯溫, 我這長孫, 做皇帝, 能做多久啊?劉基說, 皇太孫骨氣不凡, 非富貴可久拘也。 這是啥意思?意思是做不久嗎?朱元璋再問,

劉基不答, 一再逼問, 才講了, 如果出家, 可成仙, 若當皇帝, 四五年, 天下紛亂。 朱元璋便講, 既如此, 令他出家, 讓朱棣做皇帝怎樣?劉基說, 這樣於禮不符, 會為後人所笑啊。

咋辦?

最後還是做了皇帝, 但給他預備了一個鐵盒, 內“藏度牒、緇衣、剃刀”, 告訴朱允炆,危急時刻,可以啟用,能保平安……是不是想起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啊?

講到此,咱覺得,這故事,前面一半,還比較靠譜,到了朱元璋和劉基這,就近乎妖言了。若朱元璋真曉得後有此事,必然要麼令朱允炆出家,要麼把朱棣殺掉。畢竟,為保皇位,為後代們長遠計,他已殺掉很多大臣,不再乎多殺一個兒子或放逐一個孫子。因為這種叔侄爭位對大明朝造成的傷害,相較起來,重得太多了。

告訴朱允炆,危急時刻,可以啟用,能保平安……是不是想起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啊?

講到此,咱覺得,這故事,前面一半,還比較靠譜,到了朱元璋和劉基這,就近乎妖言了。若朱元璋真曉得後有此事,必然要麼令朱允炆出家,要麼把朱棣殺掉。畢竟,為保皇位,為後代們長遠計,他已殺掉很多大臣,不再乎多殺一個兒子或放逐一個孫子。因為這種叔侄爭位對大明朝造成的傷害,相較起來,重得太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