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太宗為什麼要選身體不好的李治當太子?

那些血與火的歲月, 陰謀與陽謀交織的佈局, 那些貞觀盛世的鏗鏘之音。 英雄總有老的時候, 盛宴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刻。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盛世, 鞏固了大唐王朝基業, 在晚年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難解的政治困局之中。 這個困局就是“接班人問題”。 在進行權力統治時, 當然得為大唐子孫鋪好路, 選好合適的接班人。 那麼這時誰會是太宗的接班人?

網路配圖

在中國封建社會裡, 皇位的繼承是採取嫡長子繼承制的。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 所以, 他是當然的太子, 在理論上是日後大唐的接班人。

網路配圖

可是, 隨著兒子們慢慢長大, 李世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在幾個兒子中, 他更加喜歡魏王李泰, 原因是李泰愛好文學, 更有治國之才, 而太子李承乾則脾氣暴躁。 李世民對魏王李泰的偏愛使得魏王党形成, 威脅到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 於是, 太子党和魏王黨開始在貞觀後期展開鬥爭。

網路配圖

在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中, 李世民的第五個兒子齊王李祐突然於貞觀十七年謀反, 這場叛亂很快就被平息了, 可是在隨後的審查中, 竟然查出太子的謀反計畫。 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竟然謀反, 這事對李世民的心理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最後, 李世民處死了參與謀反的大臣, 將太子李承乾貶為庶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