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兩千五百年歷史中,蘇州城那些數不盡的名人

宋朝范成大《吳郡志》寫道:天上天堂, 地下蘇杭。 這段詞句至今也吸引著無數旅遊到訪蘇州。 儘管, 蘇州不像杭州是六朝古都, 但兩年五百年的歷史也為這座江南城市頻添了特別的歷史韻味。

今天, 就帶大家看下蘇州歷史上的名人。

吳王闔閭、孫武、伍子胥

最早出現蘇州的記錄, 是在中國古代商周時期, 周滅商後, 吳國國君壽夢去拜見了同宗的周天子, 得到了周天子的認可, 從吳侯上升到了吳王(壽夢與周天子都是姬姓)。

在這之後的吳國國君都是吳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闔閭。 闔閭本身並不是吳王儲君,

他是在刺殺了自己的堂弟之後, 得到了吳王的位置。 與傳統大家想的吳人生性偏軟不同, 闔閭尚武, 喜好上陣在沙場。 為了發展強國, 排除楚國與越國的威脅, 闔閭多次與楚國, 越國交戰, 尤其是在與當時的楚國交戰時, 獲得了巨大的勝利, 甚至迫得後者遷都。 闔閭之所以將吳國代入鼎盛時期, 還依仗了多位著名能幹的大臣。 其中, 最有名的當屬兵聖孫武與伍子胥。

吳王闔閭

如今, 蘇州著名的虎丘有一經典景點——劍池, 傳聞藏有吳王闔閭的墳墓以及大量的青銅劍。 另外, 在蘇州的穹窿山景區、虎丘景區可以尋到孫武當年的遺跡, 而在蘇州城, 伍子胥的地位也是相當之高, 因為他創造了蘇州的前身。

伍子胥以“相土嘗水, 法天象地”為原則, 用“其尊卑以天地為法象, 其交媾陰陽相配合”的思想進行實地調查, 觀察土壤性狀, 河泉水源與流域分合, 選定了蘇州城。 伍子胥將城的結構、位置座向與天象相呼應配合, “陰陽調和、四時順理、兩陽易時寒暑應氣”, 設“陸門八, 以象滅之八風;水門八,

以法地之八卦”。 將城牆四方各開二門, 納八方之風。 東方為婁、匠二門, 西為閭、胥二門, 南為盤、蛇二門, 北為齊、平二門。 至今, 蘇州還留有修復過的古城牆。

因為伍子胥的建設, 蘇州從古至今富裕發展, 因此, 蘇州人對伍子胥的感情非常深。 在蘇州, 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是用來紀念伍子胥, 而不是紀念屈原。

伍子胥

吳王夫差, 西施, 范蠡

吳王闔閭與他的大臣們強大了吳國, 隨著闔閭在一次與越國國君勾踐交戰過程中受傷去世, 他的兒子夫差成為了新的吳王。 他就是夫差。 吳王夫差與越王勾踐之間的恩恩怨怨, 大家並不陌生。 在最初的時候, 吳王夫差在名臣伍子胥的輔佐下, 致力於吳國發展。 繼承了父親尚武血液的夫差, 也將大量精力放在戰爭中, 然而, 在戰略上, 夫差選擇了一條並不明智的路線, 也導致了他最後的失敗。

他戰勝了越國, 對於唾手可得的越國, 他放虎歸山了勾踐, 得到了越國的美女西施, 將自己的精力投向遠處的齊國。 面對伍子胥的反復勸阻, 夫差選擇賜死伍子胥,

一意孤行。 最終, 夫差兵敗北方, 接著, 又連著被越國攻打, 夫差自刎身亡, 吳國滅亡。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成為著名成語, 而傳說在吳王夫差身旁的越國美人西施與范蠡遠走他鄉。

如今, 在蘇州木瀆的靈岩山仍留有吳王夫差為西施建造的館娃宮遺址。

夫差

春秋戰國之後,漢朝裡,蘇州出過一個有名的臣子,叫朱買臣。他曾向漢武帝獻平定東越的計策,出任會稽太守,一年後,因平定東越叛亂的軍功升官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不過,由於他萬年與漢朝著名酷吏張湯之間有所恩怨,自殺的張湯死前特意留下字據,直接令漢武帝誅殺了朱買臣。

如今,在蘇州木瀆地區仍有路叫朱買臣路,用以紀念這位漢朝時期的名臣。

陸遜

春秋戰國之後,漢朝末期,蘇州又出了一位兵家名人,他就是東吳的陸遜。

作為三國晚期登場的陸遜,年紀輕輕就得到了孫權的青睞。說起來,東吳孫權非常走運,周瑜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將才代代,是孫權力保江東的主要原因。陸遜用計,使得蜀國最強戰將關羽敗走麥城,蜀國元氣大傷。接著,又在夷陵大勝蜀國,蜀國敗落。

在軍事上大獲全勝得陸遜,在政治也盡心盡力地輔佐孫權,只可惜,晚年得孫權花了大量得心思在繼承人上,導致東吳陣營內出現政治分立,陸遜雖沒有直接捲入,但卻受到多次牽連。最終,陸遜憂傷而亡。

陸遜

陸機、陸探微、張僧繇

三國之後的蘇州,仍舊出了很多名人。不過,一方水土的尚武氣息轉到了文學藝術上,知名大臣也多為文臣。這裡首先要提的就是陸遜的孫子陸機。

與其祖父一樣,陸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能人。他與自己的弟弟陸雲合稱“二陸”,“太康之英”,同時,又與顧榮、弟弟並稱“洛陽三俊”。雖然寫的是洛陽,但他也是蘇州人士。

陸機一生比較跌宕,曾捲入國西晉八王之亂。但是,這並不影響其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光詩歌,就留下了一百多首,賦有二十多篇。他的《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蹟,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平復帖

說完陸機,再看一位南北朝陸姓知名人士——陸探微,他與同是蘇州人的張僧繇,加上吳道子,顧愷之並稱為中國古代畫家四祖。

張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南北朝之後,中國進入了唐朝,雖後經歷了五代十國,但緊隨其後的宋朝,都是文人輩出的朝代。蘇州,這塊土地,不僅出了蘇州籍的文人雅士,著名文官,也有不少名人到蘇州任職生活。

白居易、張旭、范仲淹、范成大

白居易的名聲在外,可以說人盡皆知。他曾經也到過蘇州任刺史,在蘇州主持建設了蘇州虎丘山塘河堤。不過,白居易在蘇州的時間並不長,之後一年便生病了。生病好了後,白居易與劉禹錫去遊覽于揚州、楚州等地,在杭州刺史任內,白居易又修建著名的白堤,可謂是建堤達人。後人也把蘇州的山塘河堤與杭州那座堤岸並稱為白堤,用來紀念白居易對蘇州做出的貢獻。

再來說說同是唐朝的張旭,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被稱為”草聖”。

《草書心經》

張旭最初是常熟尉,後來官至金吾長史。他有一個嗜好就是喝酒,非但喝酒,而且經常喝醉,喝醉了就寫字。這點與李白有的一比。因此,歷史上也將張勳草書,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同時,又把他納入文人界能喝酒的人群,稱為“飲中八仙”,其他七個人包括了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焦遂。

簡單地說了張旭,兩位範姓人物在蘇州也是非常有名。那就是范仲淹與范成大。

范仲淹是宋朝著名文臣,他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到今天。范仲淹家原是名門,其祖上是唐朝的宰相,他的父親壽命不長,其母親改嫁給了一位姓朱的人,所以,范仲淹還曾經叫過朱說。經過自己的苦讀,范仲淹做過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不過,因為他始終秉公直言,所以常常遭到貶斥。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在做參知政事的時候,上疏朝廷(名為《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不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曆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潁州,范仲淹最後在去潁州的途中逝世,去世之後,范仲淹被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蘇州火車站南廣場的范仲淹雕像

另一位范姓大臣就是范成大,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曾奉命出使金邦,堅強不屈,不辱使命,幾乎被殺。他還在出使金途中所作行詩,表達了渴望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主義思想。在仕途之後,范成大歸隱蘇州的石湖,建造亭台樓榭,遍栽花木,有千岩觀、天鏡閣、盟鷗亭、玉雪坡、農圃堂。宋孝宗題"石湖",也是蘇州的大宅子。

宋朝之後,明清時期是蘇州文人才子鼎盛時期。

江南四大才子、沈周、馮夢龍、金聖歎

唐伯虎的畫

唐伯虎的書法

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經常出現在各種各種影視劇中,其中,以唐寅,也就是唐伯虎最為有名。

唐寅起初的時候字伯虎,後來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唐伯虎的前半生可謂十分跌宕,二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妻子先後去世,仕途上又屢次不順。也因為如此,他的後半生才更多地投在創作上。畫風別致,書法清秀,堪稱一絕。至今,他的畫作在世界拍賣市場仍舊佔據了極其高價的地位。除了博物館等處保留的唐寅畫作之外,不少畫作在拍賣會上拍出。1990年唐伯虎《月泉圖》拍賣,最終成交價是5600萬美元,《古木竹石》、《雨中竹》以及畫軸《葛長庚圖》分別以1000萬、2800萬和6500萬美元價格拍出,1991年的《春風酒盞圖》成交價為7200萬美元。當然,最貴的一幅還是1989年的時候《山靜日長圖》,在佳士得所拍賣,價值五億美元。

祝允明,也叫祝枝山,他天生比人多一個手指,但他的手卻是非常靈活。祝允明的書法出神入化,其代表作為《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祝允明為人豁達、樂觀。這或許與他家七代為官,相對家境寬鬆有關。他與唐伯虎的關係特別好,長了十多歲,像是一位哥哥一樣在唐伯虎人生遭遇低谷的時候幫助他。

文征明文學上的老師是吳寬,書法老師是李應禎,畫畫則是師承著名的沈周,文征明的畫兼顧各種,有蘭竹、也有人物花卉,不過最精通的還是山水。因此,也和老師沈週一起創立了至今仍舊在中國繪畫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吳門畫派。他的作品,例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遊圖》、《靈岩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現在多為蘇州景點。

四大才子中,徐禎卿最為低調,這也和他英年早逝有關。徐禎卿以詩詞文章見長,代表作《迪功集》、《迪功外集》、《談藝錄》。

上面提到的沈周,可以說是四大才子的師父輩的人物,與文征明共創了吳門畫派。他的著名作品有《廬山高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與文征明不同,沈周的畫兼顧了南北特色,所以可以看到不少北方景色為主題的畫作。沈周高夀,畫作不斷,《煙江疊嶂圖》就是其在82歲的時候所畫,可見其畫畫之心未老。

說完幾位書法畫家,再說說馮夢龍,他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稱為“三言”。這三言與明代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又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經典代表。

金聖歎呢,也是在文學上有造詣的人,不過,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文學批評上。他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以及各種唐詩都有評點。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文學批評家。

回顧整個蘇州古代歷史,一共有狀元人數為47人。到了現代,蘇州又孕育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人數為110人。在蘇州,有專門一個的名人館,紀念這些名人,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到那兒一訪。教育學家葉聖陶,著名設計師貝聿銘,社會學家費孝通,兩彈一星創造者之一的王淦昌,諾貝爾物理學獎吳健雄,體育健兒孫晉芳,文學作家范小青、蘇童,編劇李少紅等等。

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蘇州人的身影,同時也有更多新蘇州人的身影。

夫差

春秋戰國之後,漢朝裡,蘇州出過一個有名的臣子,叫朱買臣。他曾向漢武帝獻平定東越的計策,出任會稽太守,一年後,因平定東越叛亂的軍功升官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不過,由於他萬年與漢朝著名酷吏張湯之間有所恩怨,自殺的張湯死前特意留下字據,直接令漢武帝誅殺了朱買臣。

如今,在蘇州木瀆地區仍有路叫朱買臣路,用以紀念這位漢朝時期的名臣。

陸遜

春秋戰國之後,漢朝末期,蘇州又出了一位兵家名人,他就是東吳的陸遜。

作為三國晚期登場的陸遜,年紀輕輕就得到了孫權的青睞。說起來,東吳孫權非常走運,周瑜之後有呂蒙,呂蒙之後有陸遜,將才代代,是孫權力保江東的主要原因。陸遜用計,使得蜀國最強戰將關羽敗走麥城,蜀國元氣大傷。接著,又在夷陵大勝蜀國,蜀國敗落。

在軍事上大獲全勝得陸遜,在政治也盡心盡力地輔佐孫權,只可惜,晚年得孫權花了大量得心思在繼承人上,導致東吳陣營內出現政治分立,陸遜雖沒有直接捲入,但卻受到多次牽連。最終,陸遜憂傷而亡。

陸遜

陸機、陸探微、張僧繇

三國之後的蘇州,仍舊出了很多名人。不過,一方水土的尚武氣息轉到了文學藝術上,知名大臣也多為文臣。這裡首先要提的就是陸遜的孫子陸機。

與其祖父一樣,陸機是一位能文能武的能人。他與自己的弟弟陸雲合稱“二陸”,“太康之英”,同時,又與顧榮、弟弟並稱“洛陽三俊”。雖然寫的是洛陽,但他也是蘇州人士。

陸機一生比較跌宕,曾捲入國西晉八王之亂。但是,這並不影響其在文學藝術上的造詣。光詩歌,就留下了一百多首,賦有二十多篇。他的《平復帖》是中國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法書真跡,也是歷史上第一件流傳有序的法帖墨蹟,有“法帖之祖”的美譽,被評為九大“鎮國之寶”。

平復帖

說完陸機,再看一位南北朝陸姓知名人士——陸探微,他與同是蘇州人的張僧繇,加上吳道子,顧愷之並稱為中國古代畫家四祖。

張僧繇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

南北朝之後,中國進入了唐朝,雖後經歷了五代十國,但緊隨其後的宋朝,都是文人輩出的朝代。蘇州,這塊土地,不僅出了蘇州籍的文人雅士,著名文官,也有不少名人到蘇州任職生活。

白居易、張旭、范仲淹、范成大

白居易的名聲在外,可以說人盡皆知。他曾經也到過蘇州任刺史,在蘇州主持建設了蘇州虎丘山塘河堤。不過,白居易在蘇州的時間並不長,之後一年便生病了。生病好了後,白居易與劉禹錫去遊覽于揚州、楚州等地,在杭州刺史任內,白居易又修建著名的白堤,可謂是建堤達人。後人也把蘇州的山塘河堤與杭州那座堤岸並稱為白堤,用來紀念白居易對蘇州做出的貢獻。

再來說說同是唐朝的張旭,他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被稱為”草聖”。

《草書心經》

張旭最初是常熟尉,後來官至金吾長史。他有一個嗜好就是喝酒,非但喝酒,而且經常喝醉,喝醉了就寫字。這點與李白有的一比。因此,歷史上也將張勳草書,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同時,又把他納入文人界能喝酒的人群,稱為“飲中八仙”,其他七個人包括了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焦遂。

簡單地說了張旭,兩位範姓人物在蘇州也是非常有名。那就是范仲淹與范成大。

范仲淹是宋朝著名文臣,他的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流傳到今天。范仲淹家原是名門,其祖上是唐朝的宰相,他的父親壽命不長,其母親改嫁給了一位姓朱的人,所以,范仲淹還曾經叫過朱說。經過自己的苦讀,范仲淹做過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不過,因為他始終秉公直言,所以常常遭到貶斥。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在做參知政事的時候,上疏朝廷(名為《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十項改革措施。不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貶出京,曆知邠州、鄧州、杭州、青州,潁州,范仲淹最後在去潁州的途中逝世,去世之後,范仲淹被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諡號“文正”,世稱範文正公。

蘇州火車站南廣場的范仲淹雕像

另一位范姓大臣就是范成大,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曾奉命出使金邦,堅強不屈,不辱使命,幾乎被殺。他還在出使金途中所作行詩,表達了渴望國家統一的強烈愛國主義思想。在仕途之後,范成大歸隱蘇州的石湖,建造亭台樓榭,遍栽花木,有千岩觀、天鏡閣、盟鷗亭、玉雪坡、農圃堂。宋孝宗題"石湖",也是蘇州的大宅子。

宋朝之後,明清時期是蘇州文人才子鼎盛時期。

江南四大才子、沈周、馮夢龍、金聖歎

唐伯虎的畫

唐伯虎的書法

江南四大才子: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經常出現在各種各種影視劇中,其中,以唐寅,也就是唐伯虎最為有名。

唐寅起初的時候字伯虎,後來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唐伯虎的前半生可謂十分跌宕,二十五歲的時候父母妻子先後去世,仕途上又屢次不順。也因為如此,他的後半生才更多地投在創作上。畫風別致,書法清秀,堪稱一絕。至今,他的畫作在世界拍賣市場仍舊佔據了極其高價的地位。除了博物館等處保留的唐寅畫作之外,不少畫作在拍賣會上拍出。1990年唐伯虎《月泉圖》拍賣,最終成交價是5600萬美元,《古木竹石》、《雨中竹》以及畫軸《葛長庚圖》分別以1000萬、2800萬和6500萬美元價格拍出,1991年的《春風酒盞圖》成交價為7200萬美元。當然,最貴的一幅還是1989年的時候《山靜日長圖》,在佳士得所拍賣,價值五億美元。

祝允明,也叫祝枝山,他天生比人多一個手指,但他的手卻是非常靈活。祝允明的書法出神入化,其代表作為《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祝允明為人豁達、樂觀。這或許與他家七代為官,相對家境寬鬆有關。他與唐伯虎的關係特別好,長了十多歲,像是一位哥哥一樣在唐伯虎人生遭遇低谷的時候幫助他。

文征明文學上的老師是吳寬,書法老師是李應禎,畫畫則是師承著名的沈周,文征明的畫兼顧各種,有蘭竹、也有人物花卉,不過最精通的還是山水。因此,也和老師沈週一起創立了至今仍舊在中國繪畫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吳門畫派。他的作品,例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遊圖》、《靈岩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現在多為蘇州景點。

四大才子中,徐禎卿最為低調,這也和他英年早逝有關。徐禎卿以詩詞文章見長,代表作《迪功集》、《迪功外集》、《談藝錄》。

上面提到的沈周,可以說是四大才子的師父輩的人物,與文征明共創了吳門畫派。他的著名作品有《廬山高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與文征明不同,沈周的畫兼顧了南北特色,所以可以看到不少北方景色為主題的畫作。沈周高夀,畫作不斷,《煙江疊嶂圖》就是其在82歲的時候所畫,可見其畫畫之心未老。

說完幾位書法畫家,再說說馮夢龍,他最有名的作品為《喻世明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古今小說》)、《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稱為“三言”。這三言與明代淩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又合稱“三言兩拍”,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經典代表。

金聖歎呢,也是在文學上有造詣的人,不過,他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文學批評上。他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以及各種唐詩都有評點。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文學批評家。

回顧整個蘇州古代歷史,一共有狀元人數為47人。到了現代,蘇州又孕育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的人數為110人。在蘇州,有專門一個的名人館,紀念這些名人,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到那兒一訪。教育學家葉聖陶,著名設計師貝聿銘,社會學家費孝通,兩彈一星創造者之一的王淦昌,諾貝爾物理學獎吳健雄,體育健兒孫晉芳,文學作家范小青、蘇童,編劇李少紅等等。

在各行各業中,都有蘇州人的身影,同時也有更多新蘇州人的身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