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內蒙古發現的千年公主墓 她死時年僅18歲 同墓合葬的卻是舅舅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 在歷史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很多民族, 但也有很多神秘消失,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民族就是契丹族。

契丹族在我國的歷史上一度非常活躍, 其起源主要應說道兩條河。 一條是被稱為“黃水”、“潢河”的西拉木倫河, 另一條是稱為“土河”的老哈河, 這個民族就興起於這兩個流域。

相傳很久之前有一個在天上耐不住寂寞, 就乘著牛車從黃水往下走。 而一位仙人也正好騎著白馬從土河向下走。 在兩條河交匯的地方, 兩人相遇相攜相戀, 之後生下了八個兒子, 繁衍而成八個部落。

契丹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的史料, 後來的歷代都有關於這個民族的記載。 唐末時期, 著名的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 之後遼太宗改國號為遼。

中原的宋朝時期, 北方各族崛起, 面臨的強大敵人包括遼、金、西夏、蒙古。 而這幾個政權也互有爭鬥, 遼國最終滅亡。

奇怪的是遼國滅亡後, 這個民族漸漸地竟神秘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很大可能是契丹人隨著滅國之後都漸漸融入了其他民族中。

關於契丹歷史的研究, 尤其是考古發現和材料, 一直很少。 直到1986年, 內蒙古自治區的奈曼旗一個施工現場發現了幾塊看起來就很具有歷史氣息的青磚。

經專家考察鑒定, 果然在下面發現了一座古墓。

這座古墓距今已經1000多年, 從其龐大的規模來看, 其中埋葬的必定是身份顯貴的王侯級人物。 根據墓葬的墓誌銘, 專家得知, 這座墓的墓主人就是遼代的陳國公主。

在當時, 考古界還從未發現過這樣一座大型的、保存比較完整的遼代大型貴族墓葬。 雖然其規模比一般的帝王墓葬有點差距, 但是其在考古界所占的地位甚至完全能等同於一座帝王陵墓。

在墓室中有兩具並排停放的屍骨, 一男一女, 女性當然就是墓主人陳國公主。 而通過記載可以得知, 另一具男性屍骨想必就是她的丈夫蕭紹矩。

值得一提的是, 那個時候, 人們並沒有近親結婚的概念,

反而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性婚姻方向都是固定的:皇族基本上只和蕭氏結親。 而公主的駙馬, 論輩分來說應該是她的舅舅, 36歲時因病而死。

通過墓誌銘和翻閱資料我們能得知, 這位身份尊貴的公主死時年僅18歲, 和丈夫死于同一年。 為什麼兩人在同一年都因病去世呢, 到底會是什麼樣的病造成了這樣的後果, 這在現在還是個謎, 很多人猜測這和近親結婚導致的先天缺陷有關。

這座遼代墓葬中除了眾多極具研究價值的玉器、琥珀、玻璃器皿能文物外, 歷經千年仍然色彩鮮豔的精美壁畫也是極其震撼人心的。 而除這些之外, 屍體身上的裝飾才是這古墓中最大的亮點。

公主夫妻二人的屍骸並排躺著,

乍一看上去好像活人在睡覺。 這是因為他們的臉上都帶著栩栩如生的黃金面具, 此外通身罩著銀線編制而成的網格衣。

整座墓葬奢華程度自不必說, 而更重要的是出土的文物為研究契丹文明帶來的巨大的研究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