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行攝德國科隆:捕捉羅馬時代的迴響

科隆是德國最古老的大城市, 它建城於羅馬時代。 現在, 它已經成為德國人口第四多的城市, 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 亦是德國內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科隆是萊茵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 與北京是姐妹城市。 一次機緣巧合的機會, 我來到了這座城市。

科隆是一座有歷史的城市, 也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歐洲城市, 雖然二戰時被摧毀的很嚴重, 但是新建的科隆城還能能嗅到古典的味道。 科隆的街道非常狹窄, 所以建築基本都是見縫插針, 密集程度相當高。 我這次使用的是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標準變焦鏡頭, 這個時候它24mm的廣角就發揮出了優勢。 這支鏡頭不僅具備非常高的畫質表現, 同時因其優秀的光學結構, 還能很好的控制畸變。

塗鴉體驗了一個城市年輕人的文化, 所以我在科隆隨處可見這種塗鴉和廣告。 就連立交橋的橋墩也不放過!我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正好在立交橋下, 雖然光線不是很好, 但是我們有F2.8大光圈的加持, 保證了通光量。 光線再昏暗, 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科隆的老城門, 和大教堂一樣, 也是為數不多的老建築, 城門邊上的雕像手持劍盾, 遠眺的遠方, 似乎在訴說著一場還未完成的戰鬥, 留給人們更深的深思。

如果你以為定焦才是掃街的專利, 那你就錯了。 其實接觸攝影的時間長了, 難免會被問到究竟什麼鏡頭才是黃金焦段的鏡頭,

對此我個人覺得我手裡攜帶的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就算一支。 這支鏡頭要小廣角有小廣角, 有小長焦也有小長焦, 中間還兼具了35mm和50mm這些常用的焦段, 所以掃街自然也沒有問題。 在街道這種複雜的拍攝條件下, 豐富的黃金焦段能夠最大程度上捕捉有趣的瞬間。

霍亨索倫橋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跨越萊茵河的橋樑,無論是坐火車還是步行,我們都能在橋頭看見一個騎馬的雕像,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德意志帝國首任皇帝威廉一世的銅制騎馬雕塑。這個雕像在德國應該是非常常見的。

說起科隆就不得不提大教堂,二戰時期英美空軍轟炸科隆,據說就是以這座大教堂為參照,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已經無法考證,而且這座大教堂的修建幾經波折,差不多用時六百多年,所以當我看到這座建了六百多年的哥特式的建築時,心中湧現的是激動和感慨。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它是由全歐洲兩座以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與南北向的橫廊交會于聖壇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近可收,遠可攻,拍攝這樣的建築無論在拍攝建築全貌時、還是在拍攝建築細節上都表現很棒。

此次科隆之旅,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給我帶來的畫質以及色彩表現都非常的驚豔,能完全滿足我的行攝需求。

霍亨索倫橋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跨越萊茵河的橋樑,無論是坐火車還是步行,我們都能在橋頭看見一個騎馬的雕像,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德意志帝國首任皇帝威廉一世的銅制騎馬雕塑。這個雕像在德國應該是非常常見的。

說起科隆就不得不提大教堂,二戰時期英美空軍轟炸科隆,據說就是以這座大教堂為參照,但是事實是不是這樣,已經無法考證,而且這座大教堂的修建幾經波折,差不多用時六百多年,所以當我看到這座建了六百多年的哥特式的建築時,心中湧現的是激動和感慨。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它是由全歐洲兩座以最高塔為主門、內部以十字形平面為主體的建築群。一般教堂的長廊,多為東西向三進,與南北向的橫廊交會于聖壇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為罕見的五進建築,內部空間挑高又加寬。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近可收,遠可攻,拍攝這樣的建築無論在拍攝建築全貌時、還是在拍攝建築細節上都表現很棒。

此次科隆之旅,佳能EF 24-70mm f/2.8L II USM給我帶來的畫質以及色彩表現都非常的驚豔,能完全滿足我的行攝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